{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2种肾病新药补体抑制剂,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肾脏病大会上,两种新型的补体抑制剂——Avacopan、Iptacopan(尚未在国内上市,还没有中文名字),展现出了治疗肾病的效果:二者均使尿蛋白显著下降。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

Iptacopan是什么药?

我原来介绍过两次Iptacopan。第一次是前年,当时它刚在治疗C3肾病的2期试验获得成功;另一次是去年,当时它在治疗IgA肾病的2期试验中期分析里显示出了疗效(尿蛋白降低23%)。

而这次大会上,揭示了Iptacopan治疗IgA肾病的完整2期试验,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尿蛋白下降了40%.

上次中期分析是用药3个月、尿蛋白降幅(23%),可见后续3个月的效果更进了一步。

目前,Iptacopan正在进行3期试验——上市前的最后一项试验。

Iptacopan的上市审批之路非常顺畅,接连拿到欧洲药管局的「优先药品」资格和「孤儿药」资格,不出意外的话,3期试验完成后就可以获批上市。

再说另外一种新药:Avacopan

去年,这个药已经在日本和美国上市了,用于治疗安卡(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造成肾损害)。

当时我没有介绍它,因为那很难说是一个好消息。

安卡血管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Avacopan虽然取得了疗效,但效果有限。在美国药监局审批投票时,各专家产生巨大分歧,最终以累积票数29票赞成、25票反对的弱优势,勉强通过,获得一个“辅助治疗”的资格。

也难为这药了,安卡肾病与其它肾病相比,难治性和危害性均是顶级,不是普通药物能压制住的。

但在本次大会上,Avacopan展现出的治疗C3肾病的效果很不错。

可能有肾友不知道,啥是C3肾病?

咱们做肾穿刺,观察免疫复合物,如果以补体C3为主,就是C3肾病。(同理,以IgA为主,就是IgA肾病)。

整体上看,C3肾病比IgA肾病更加严重。

IgA肾病的严重程度,约是所有肾病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C3肾病的严重程度高于肾友们的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新药Avacopan仍然显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尿蛋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上升。

尿蛋白变化如图:

蓝线是对照组,黄线是Avacopan,用药8周后,黄线尿蛋白降低了30%-40%.

肾功能变化如图:

左图是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的情况下,右图是滤过率小于60的情况下。无论哪个肾损害程度,黄线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呈上升趋势。

而且,试验用药半年后,重复肾穿刺,发现病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C3肾病很难治,即使上猛药,显效率也很低,肾友常陷入无药可治的绝境。这次,Avacopan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两个药,尿蛋白降幅都在30%-40%左右。虽然单靠它们可能达不到让尿蛋白达标(0.5克以下),但治疗轻症,或是作为重症的一种辅助药物,都很好使。

面对顽固性蛋白尿,我们有很多优异的治疗方案,使其下降。有时候尿蛋白降到零点几克后,离达标就差这一点,就能保障肾脏安全。新药三四成的尿蛋白降幅,很可能就是完成达标的临门一脚。

你发现了没?上述两项新成果,都是补体抑制剂。还有试验中的OMS,也是走的补体途径。

从近几年的新药发展来看,有一个明显的趋势:

补体抑制剂正在崛起

可能有部分肾友不知道啥是补体——它是导致肾炎发生的最后一环。

肾炎是从哪来的?有3步:

最开始,是遗传、感染、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肾毒性物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干扰人体合成蛋白质,合成了一些异常的蛋白质。

然后,免疫系统就把这些异常的蛋白质视作外来入侵物,派出抗体发起攻击(结合),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最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肾脏,引来免疫系统的终极追兵——补体,补体发起的战争(免疫炎症),破坏了肾脏。

C3就是一种补体,C就是补体的英文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z/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