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北京长生月报年89月号总第2

主管:中国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产业基金主办:长生医疗集团总编:于治洲

主编:吕丽丽柳晓峰美编:柳晓峰

出版:9月26日   

  我于年12月参加工作,工作单位是牡丹江木工机械厂。在单位担任过三车间钳工、三车间团支部书记、总务处团支部书记。也曾在单位多次获得厂团委一、二、三等功证书、黑龙江省青工五小发明一等奖(获奖信息刊登在黑龙江省科技报上)。

  在牡丹江木工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驻成都、兰州、西安办事处工作了近10年,年因患肾病在西安市四医大手术。后因国企改制公司解体,自己在西安市开了全兴木工机械销售公司,再因病返回牡丹江,又开了前店后厂,直到年3月病重入院,4月开始透析。

  简略地叙述过往,只想告诉大家,我健康的时候也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过、奋斗过,不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族,现在因病受困心真有不甘。

  我在年5月1日结婚,完成了人生旅途的又一件大事。家庭和睦,女儿聪慧。妻子和我在同一单位,年下岗打工,我们原本幸福富裕的家庭,因我因病致贫。年一次意外,我瘫痪卧床近四年,也是这年妻辞职全职照顾我。我们家也再添困境。

  医院是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医院住了近四年的院,胡红波主任和她的医护团队给了我最好的治疗和护理。年是我病情最严重的时候,过敏特别严重,记得有一周,透析三次过敏三次抢救三次。那一年胡红波主任、梁君医生等医护人员一次又一次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是他们让大家看到了今天的我。

  年8月我可以不用轮椅和拐杖在室内行走,我终于生活能够自理了。也是那年因为血压严重偏低透析用的漏又闭死了,我开始了在颈部插入长期透析管,管与皮肤间大面积长时间溃烂,每次透析换药非常繁琐,感谢于百灵等医生护士两年多的辛苦付出和精心细致的呵护。

  感谢的话语很轻,无法表达我生命里的那份最真的感动;感谢的话语很轻,也无法表达我和家人此刻的心情;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呵护着我生命的长度,我也见证了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成长壮大。这里成为我和无数透析患者的治疗首选,胡红波主任和她的医护团队正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优秀品质。于百灵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0位--医院李跃勇:

不向命运低头

李跃勇,54岁,透龄16年。年自觉不适,活动后极累,医院检查住院,1个月后转肾内科住院,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左侧手臂内瘘两次闭瘘,换右手臂内瘘,2-3个月开始应用至今已7年。赵春芳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44位--医院赵正坤:

努力活着不辜负自己

赵正坤,56岁,透龄17年。28年前因双下医院,肌酐,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半年后行肾移植手术,定期复查,医院检查发现移植肾功能异常,肌酐逐渐升高,后移植肾失功,重又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谢莉诗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28位--医院魏皋:

相信未来会很美好

魏皋,57岁,透龄17年。23年前高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异常,予以降血压、保肾治疗,后定期复查。17医院住院期间肾功能恶化,肌酐,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周会整理

第四版

专栏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5位--唐山路北中心唐锦绣:

“我很好”

“我很好”!没错,“我很好”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我是16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肾炎,那时候我只是以为是一些炎症,用一些消炎药就会好了。我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性格活泼、开朗,爸爸、妈妈和妹妹总是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也是乐在其中,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直到我26岁那年,我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医生说我已经到了“肾脏衰竭期”。那个时候我才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时心里真的很乱很慌,似乎瞬间没有了思考能力,没有了任何着力点,情绪一度低落。但是我看到爸爸妈妈、妹妹因为我的病情更加的伤心,甚至有时候偷偷的抹眼泪。

短暂的空白期后,我告诫自己现在所感知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我需要重新调整思路,我告诉家人“我很好”,我是乐观的,我还是那个不服输的自己。

最初我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我是动脉直接穿刺的,那种刺骨的疼痛一度让我大哭流泪。当妈妈心疼的问我“还疼吗?”,我告诉妈妈“我很好”。受到我情绪影响,家人们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且经常贴心的鼓励我,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不把自己当做一个病人,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乐观的去开始新的生活。

我来到唐山长生血液透析中心透析已经4年了,高品质的透析质量和医护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身体状态比之前还要好,我严格按照医生护士们给予的饮食指导,按要求服用药物,我的血磷、血钾各项指标控制的都很好,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生活过得很充实。真心感谢陪伴我的医护人员,这里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希望和大家可以共勉,只要你相信“我很好”,前方的路就宽了。韩丽倩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4位--唐山路北中心郭凤菊: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今年是我透析的第16个年头,在我51岁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我只是因为全身瘙痒,本以为是由于过医院检查,由于身体也没有其它不适且多年没有查过肾脏,就随口说一句查查肾吧。

这随口说的一句话,检查出来的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肾萎缩?!我再三和医生确认是不是搞错了,我怎么就肾萎缩了呢?我的心里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医生告诉我要开始透析,并且告诉我一些治疗费用,要知道在16年前因为没有医保透析需要花全费,巨额的医疗费用给我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几度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想想家里还有孩子,不想让孩子年纪轻轻就没有妈妈,我坚持下来了。

一开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由于经济原因我每周只透析2次甚至1次,所以我透析状态很不好,每次透析完我都会恶心呕吐,但是我还是坚持透析完自己回家,我告诉自己我是可以的,直到医保普及后我的状态慢慢有了好转。

由于一次不小心摔倒,导致我的腿骨折了,去医院检查医生不敢给做手术,只能靠自己养着。因为受伤造成的刺骨疼痛,我只能靠热敷来缓解,儿子日夜陪伴我身边照顾左右,现在我只能自己杵着双拐走路,透析时需要孩子接送。

几年之后我来到唐山路北长生血液透析中心,刚开始选择这里透析只是觉得离家近,想减轻孩子的负担,直到来到这里后才知道长生医疗不止透析质量过硬,医护的服务态度也很好,我觉得来这里透析我没有选错。虽然有时感觉老天对我很不公平,让我这一生太过坎坷,什么情况都让我经历了一番,但是回头看看我的儿子,看看我即将成年懂事的孙女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王雨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3位--衡水桃城中心董树芬:

面对困难我选择坚强

董树芬,67岁,生活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至今规律性血液透析15年。

噩梦发生在15年前的一个秋天,突然的恶心呕吐让董树芬难以忍受,到医院住院检查治疗,被确诊为慢性肾衰,告知需要透析维持生命,这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董树芬和这个本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医疗保障并不完善高昂的医药费用,疾病的折磨和需要上学的两个孩子这一系列的难题让她一度消极,甚至决定放弃生命。可是当她想到自己的两个可怜孩子会失去母爱时,凭着心里的那一份不舍和责任,她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燃起了战胜病魔的斗志和求生的希望。

从此她开始坦然接受、正视疾病,乐观面对生活,到透医院透析,把家里的大小家务揽在自己身上,让老公放心工作支撑起家里的经济来源。通过她乐观、坚强的态度,慢慢的生活开始恢复到正常状态。近几年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透析充分性、贫血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报销比例也提高了,董树芬更是坚定了信心。

虽说透析这条路很难,也不知道未来这条路还为她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但她是都会勇敢坚强的一路走下去。王琳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27位--医院甘小林:

始终用微笑面对一切

甘小林,50岁,透龄17年。17年前因双下医院,遂行右颈内临时置管术进行透析。赵春芳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24位--医院殷圣国:

用喜欢的方式生活

殷圣国,54岁。因痛风长期吃肾脏禁忌类药物引起肾衰竭。年查出当时没重视,年开始透析,透析期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清淡,适当运动。苗浩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0位--医院陈贤刚: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陈贤刚,63岁,透龄18年。得病前白天劳动,晚上做餐饮,因长期过度劳累,患上肾结石,长期憋尿,开始吃中药,越吃越严重。年9月在华西自费透析两个月,因费用昂贵,医院透析半年,医院透析3年均自费,转至长城透析一年之后医保开始报账。年10月9日转到医院透析至今。蔡勤整理

第五版

专栏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35位--唐山丰润中心曾宪坤:

配合医生治疗没事的

曾宪坤今年56岁,透析17年多。这么多年的透析之路走下来,曾宪坤最深的感悟就是接受现实,加强自我管理,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没事的。

曾宪坤介绍,最开始得病时,身体并没有什么病状,医院检查时就是肾炎后期了,随后出现贫血、浮肿、心衰等症状。刚开始对尿毒症不清楚,从心理上也拒绝透析,而是吃了好些药,都是进口药,毕竟当时的经济条件也是很好的。

直到后来药物维持不了了才接受现实,开始透析,同时也开始对身体加强管理,心想配合大夫治疗,不会有坏处的。

曾宪坤说,退休了,现在到处去参加老年人的唱玩活动,也交到了很多要好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活动很开心,也很充实满足。他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很好,虽然和老年人在一起,但并不认为自己老了,还很年轻哦。

曾宪坤说他有一个女儿,也都大了,自己经济条件还好,也没用过女儿的钱。

采访的时候,曾宪坤正在透析,精神状态很好,说话也很轻松,丝毫看不出来有17年透析的痕迹。李杨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8位--医院李洪岩:

不要惧怕困苦

大家好,我叫李洪岩,今年37岁,透析12年了。刚开始浑身没劲,贫血,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发现肌酐多了。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不见好转,肌酐就涨到多,就让我透析。后来听说石家庄能治,去了吃了中药,根本没有用,就回家了。在家又吃了中药,还是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走了透析这条路,没有办法。

刚开始透析状态不好,也不能规律透析,现在可以了。国家政策好了,对我们大病这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好多病友都能得到很好的透析。现在我们患者状态都好了,也要感谢医术精湛的医生,还有爱岗敬业的护士,是和她们精心的照顾分不开的。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为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而活着吧,一起加油!李洪岩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41位--唐山丰南中心裴正丰:

裴正丰的17年透析之路

裴正丰是丰南中心透龄最长的一位肾友,从年5月因饮食不佳、恶心呕吐、腰痛、下肢水肿在唐医院开始住院透析治疗。最早医院透析是不报销的,所以当时裴正丰采用的复用透析器和管路的方法,这样可减少一些经济负担。复用透析器效果肯定是比较差的,没有几年裴正丰就出现了一些并发症,透析性骨病、腿疼、脚后跟疼,他说简直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裴正丰家庭条件很好,当时他家经营一个小型钢厂,但是透析也把积蓄花光了。他的爱人性格特别好,一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裴正丰来丰南中心治疗时间也不短了,他说来到这里后骨病有了明显好转,各项指标也有了好转,瘙痒的症状也有了明显的减轻。

裴正丰非常爱好做饭。透析患者饮食比较特殊,裴正丰根据护士的宣教加上在网络上的学习,研究出适合透析患者的饮食搭配和烹饪方法,可以改善血磷血钾等指标。

裴正丰性格开朗,为人和善,他非常愿意和其他患者交流,分享自己的透析经历。

17年是多漫长的一段人生,裴正丰没有放弃,他的家人没有放弃,他积极乐观、配合治疗,愿意为自己、为家人努力。人生亦如此,只有积极努力,永不放弃,方能有美好未来。袁雪玲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7位--医院刘旭东:

生命不止磨砺还有一份陪伴和支持

罗旭东,年生,察觉身体不适开始到现在已16年有余。

从最开始身体不舒服是在年,那时候太阳穴疼,医院没有检查出病因。医院检查出肌酐,属于肾功能受损。当时医生嘱咐好好保养,防止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当时也才30岁左右,对这个病了解并不多,还有一个家要支撑,就一直没在意。直到年10医院检查肌酐已经达到多,已经是肾功能衰竭了。

  最初开始透析是在老家巴中,后来因为成都的透析质量会更好些,从年到年期间都在医院透析,医院还没有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医院,年的医院了。

  自透析开始,因为身体原因之前的工地也不能继续去了,没有劳动力也没有了生活来源。那时候两个孩子也还小,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了小杨(罗旭东的妻子)身上。这些年小杨也是到处找活打工,现在都是打着两份工作。熬过这些年也轻松些,现在大儿子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了,我们帮不上太大的忙,只有靠自己打拼。小儿子现在也大四了,快参加工作了。这个家能走过这些年也是辛苦了小杨。

  罗旭东口中的小杨其实是我院保洁大姐,医院保洁的同时还在一家火锅店兼职。印象中每天早上6点开始杨姐医院的卫生,忙到下午下班之后几乎无休的又开始在火锅店兼职服务员。靠着一份坚持供养出两个优秀的大学生。

  其实不仅仅是患病的人经历着生活的磨砺,做为家人、亲人也同样没有放弃,活着总有一天会看到曙光。张琪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9位--唐山路南中心赵雅华:

透析“老江湖”——都会越来越好

唐山路南中心有个传奇的赵阿姨,路南中心的人们都不陌生,她是有15年透龄的“老江湖”,对透析是深有研究。

赵阿姨从年轻就有哮喘的老毛病,年初突然有一天感觉胸闷、喘息,以为是老毛病犯了,孩子们医院,据经验判断,医生收呼吸科进行住院治疗,历经两个半月的检查,各种详细的排查仍然没摸到头绪,病情并未得到缓解,血色素降至5.2g\L,高压飙升高达mmHg。考虑到赵阿姨有十多年的排结石用药史,经过检查肾功结果发现,肌酐已经超标,医院紧急安排插管透析,经过几次治疗情况有所好转,透后肌酐值明显降低,病情得到控制。

由于阿姨血管条件有限,基础血压又偏低,内瘘成型较慢,内瘘手术后经过两个多月的成熟期,才能初次使用。经历4年的透析,阿姨身体状况出现明显的毒素蓄积损伤,末梢神经疼痛,手指肌肉出现萎缩。为了维护好内瘘的通畅度,阿姨特别注意内瘘侧胳膊活动及热敷。年,阿姨又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医院透析时出现内瘘血栓堵塞,其他位置血管再次手术困难极大,血管弹性变差,辗转一周时间去北京等地咨询就诊无果,阿姨几乎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

家人们一直鼓励她,尽最大努力寻找办法,几经周折,决定给阿姨在唐山做高位瘘。高位瘘做成后还存在血管的狭窄的问题,内瘘震颤极弱,9月初又做了球囊扩张,内瘘情况仍旧不是很理想。11月时又出现了原有的动脉瘤体化脓感染,情况相当严重,需要立即手术切除感染部位,阿姨面临着手术后血管发炎变窄的风险。

术后阿姨就转入路南中心,新内瘘穿刺需要格外注意,都是由护士长根据血管超声位置进行穿刺,避开狭窄及炎症位置,幸运的是在中心护士长精湛技术保证下,阿姨血管情况恢复不错,对此阿姨更是对中心有了极大地肯定。

现在阿姨每天都是笑呵呵的,说起自己的透析经历更是有许多谈资,她总是打趣地说:“之前的经历造就了坚强的我,我现在很好,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宋杰整理

第六版

专栏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70位--医院李有高:

保持心情愉快

李有高,64岁,透龄16年。年6月份发现双下肢,眼睛水肿,到医院检查肌酐,住院治疗10天后出院,吃中药半年多好转,年3月7医院就诊,同年10医院透析。采访李叔的时候,正在透析,心态很好,也感受到患者信任的目光,让我们觉得人生很珍贵。张琪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60位--医院刘小菊:

感谢家人的陪伴

刘小菊,46岁,透龄16年。16年前因血尿1年去泸州医学院治疗,被诊断为肾小球肾炎,于年4月2日进行规律透析。刘小菊女士的经验是规律到院进行透析,定期复查相关生化指标,严密观察血压,纠正贫血,同时要注意内瘘锻炼,控水和控盐。人生总是充满惊喜和失望,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赵春芳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7位--医院王建军:

积极面对人生风雨

王建军,今年57岁,已经透析16年了。16年前不明原因的出现血压高,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异常。年8月复查肾功能恶化,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于是做了左前臂动脉内瘘成形术,开始透析治疗。周会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4位--黑龙江医院董丽娟:

坚强透析16年的“老护士”

董丽娟,63岁,透龄16年。董女士曾经也是一位医护人员,据她说,自己年轻时是一位护士,当时刚为患者做完处置,感觉眼睛红得厉害,身体也有些不舒服,身边的同事见状立马为她测量了血压,发现此时血压已经高达多。连续吃了几天降压药,高血压却依然没有降下来。在同事的劝说下,董女士做了常规身体检查。

董女士清晰的记得,当时肌酐就高达多。董女士身为护士十分了解这些数值代表着什么,立刻住院治疗。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好转,但要经常吃药来控制病情。一年后,在一次重感冒后,病情恶化了,当时化验结果肌酐达到了多,立即转诊到了医大。

当时董女士对于透析治疗是十分恐惧和抵触的,更希望能从医大医生的口中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医大医生给的建议仍是透析治疗,董女士也只能接受现实了。

当时医保报销部分治疗费,但一次透析仍需要个人支付86块钱。董女士当时的工资也才多元,透析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困难重重。董女士的单位为她组织了捐款,才让她度过了难关。如今,董女士在医院透析已经有9年了,她说,是医院的高品质透析给了她活下来的希望。邱越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9位--黑龙江医院齐道秀:

透析16年,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齐道秀,51岁,透龄16年。齐女士说她年轻时总是感到脸肿、腿肿胖的厉害,医院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诊断为肾小球肾炎。因为是慢性病,加上治疗不及时,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就这样过了5年,病情恶化变成了尿毒症,这才逐渐走上了透析之路。

据齐女士讲,当初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就一直在花钱治病,直到确诊为尿毒症后,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当时我没有医保,想入医保很麻烦,那时候没有社会医保,必须到国企才能办下来医保。”最初透析的那一年,也是最难的一年,没有医保就意味着报销无门,好在有兄弟姐妹,透析的钱都是他们出的,直到第二年有了医保生活压力才逐渐减少。齐女士说,当时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啊。

齐女士自豪的说,自己是医院的第一批肾友,自医院年成立当天,她就来到了长江治疗。现在身体状况很好,医护人员对她也十分照顾。儿女孝顺,家庭和睦。“心态好,身体好,保持身体健康,多活一天就是赚到。”齐女士天性乐观,透析之余也有自身的兴趣爱好,平日里喜欢游泳养生,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邱越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2位--黑龙江医院王世保:

儿女孝顺生活安逸的长江“老肾友”

王世宝,67岁,透龄16年有余。王先生在哈药集团工作,患有高血压,常年吃降压药物。年轻时一直忙于工作,对身体情况没有过多注意,直到感到浑身没劲,站起来头晕目眩,走路也越发的困难时,医院检查。

省医院检测结果是肾脏出现了问题。王先生当时对于肾病情况了解的不多,当医生说出可能需要做好透析的准备时,王先生才意识到身体已经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王先生说“当时觉得肾不好,可能就是吃药吃的。我吃了好多年的降压药,各种药都吃过……”

好在王先生工作之余有攒钱的习惯,看病治疗花的都是这些年的积蓄,当时的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王先生说:“医保报销之后,还要交一些自费项目,透析一次花的钱对自身来讲还是十分的吃力。”

王先生也是医院的老肾友,医院刚开业便过来透析。十多年来王先生身体状态也一直不错,现如今儿女孝顺,生活也过得十分安逸。邱越整理

百名榜肾友故事之第55位--黑龙江医院李福红:

逛早市跳广场舞透析16年生活依旧美好

李福红,55岁,透龄16年。医院开业10年来一直在这里透析治疗的老患者。

李福红说起自己的病因,十分感慨。当初年轻时偶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周身浮肿,想着休息休息就能好,便没有理会。等过了些日子情况依旧,并且浮肿的越来越明显,医院进行检查。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随后中药西药都有大把大把的吃,但效果终究不好。因为病情反复,用什么药效果都差强人意,医生给他用了激素类药物,随后李福红的血压居高不下。

在家首次昏迷,由家人送往医大进行救治,这才抢回一命,此时医生对李福红的诊断为尿毒症。据李福红讲,因为惧怕尿毒症这一词,并且还是对自己病情感到“不死心”,她当时拒绝透析,维持了3年。李福红说“那时候觉得尿毒症太恐怖了,现在的话不会这样,还是早点透析治疗恢复的才好。”

李福红说年生活的特别困难,那一年自己胆囊摘除了,胸椎又长了肿瘤,压迫神经疼的厉害,更别提走路。4个月后再次进入手术室。“当时陈波主任对我十分照顾。十分感谢陈主任。”

现在李福红身体状态很好,心情状态也很好。“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每次都能顺利从死神手中逃脱,我也是福大命大了”,李福红说,“现在每天早上能去早市,晚上还能跳广场舞,生活依旧美好”。邱越整理

第七版

医院

唐山路南中心:爱心阿婆到中心捐善款元

8月15日这一天,路南中心见证了感人的一幕。临近中午路南中心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见到阿婆大家都觉得很惊讶,现年73岁的崔阿婆说自己有个心愿,想问问是否可以为中心生活困难的病人捐款,老人家衣着朴素,颤抖着手从包里掏出元钱,要把这钱捐给有需要的人,阿婆说,这是她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余钱,只想默默的做些有用的事情,帮助真正需要的人,老人家说:“我做这件事不图出名,但求心安!”。崔阿婆有一儿一女,年时儿子不幸得了癌症,老人家希望为儿子积福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别人,能为孩子争取多活一段时间。2年后老人的儿子去世。虽然孩子的离世对于老人是个沉痛的打击,阿婆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每月还有一千多的收入,节俭一些还可以有些余钱,于是决定用这些钱来帮助需要的人。在宋经理的介绍下,阿婆把钱分别捐给了陈志刚和刘又玮。两位肾友家庭负担都很重,均有居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享受国家补贴。两人对崔阿婆深表感激,阿婆说她要保养好身体,争取能帮助更多的人。宋杰供稿

叙永长生血液透析中心:举办开业一周年庆祝活动

年8月19日,在这热情似火、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叙永长生血液透析中心迎来了三喜合一的大好日子,我们满怀喜悦、欢聚一堂,共同庆祝“8.19中国医师节”暨叙永长生血液透析中心开业一周年、叙永长生血液透析中心党支部成立!

出席活动的领导有叙永县卫健局机关党委副书记肖慈金、长生医疗集团副总裁彭波教授。首先由肖副书记和彭教授为中共叙永长生血液透析中心党支部揭牌,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集体合影留念。揭牌仪式后,肖副书记、彭教授、叙永长生总经理李碧贵分别作了致辞讲话,全体党员集体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庆祝党支部的成立。朱忠武医生作为医师代表上台发言,他用朴实的语言,展示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白衣天使代表们用一首诗歌“美丽的心灵”献给最美的医护人员。陈宏源供稿

成都九星/医院:举办共庆医师节座谈会

8月19日是第三届中国医师节,当日下午,在医院负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陈永凯院长讲述了他带领医疗队在支援武汉的48天的难忘经历,单春华医生和廉康医生也分别和大家分享了参加政府部门统一安排的前往双流机场配合严防境外输入以及境外回成都的隔离人员转运等抗疫工作。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秉承医者仁心、强化使命担当,当好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座谈会各位医生讲述了自己的从医经历,医者仁心,医生就是为病人解决疑难杂症,让患者拥有更健康身体,让医务工作更具有使命感。吴双全院长说:“既然大家来到长生医疗这个大家庭,就是长生的一份子,我们将携手同心,克时艰,凝心聚力谋发展,为员工谋福祉,让集团有信心。牟丽供稿

医院:成功开展首例CRRT技术

为了给肾友提供更优质的透析效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引进健帆DX-10多功能血液净化机用于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9月4日,在血液透析科主任、护士长、全科医护以及院内辅助科室的协作下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CRRT治疗。该患者透龄12年,慢性心力衰竭4年余,近期因透析后期频繁心绞痛入院治疗,治疗近10日效果不明显,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符合CRRT治疗指征。9月4日14时开始上机,经过持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多次监测生化指标,调整透析处方,直至22时30分顺利下机。整个治疗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胸痛等症状,下机后无乏力、胸闷、咽干等不适。患者状态较透前明显好转。此例CRRT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危重患者救治的水平,医院危重患者救治的不足。血液透析科也会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我,为肾友服务,为社会服务。于百灵供稿

医院:第七届肾友会圆满结束

9月20日,医院第七届肾友会在苏稽佛峨山庄拉开序幕。本次肾友会活动得到了本院及兄弟单位肾友们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d/689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