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认识肾脏,了解慢性肾脏病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患者人数超过一亿,而在每个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就有一人已经发展成尿毒症。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其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慢性肾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沉默杀手”。在年,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并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的检测和预防。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强调所有肾病患者均应该积极去接受患病事实,积极规范治疗与科学自我管理,与医生一起携手战胜肾脏疾病,享受美好的人生。一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目前国际上对慢性肾脏病的定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除了与遗传、年龄及出生时低体重等不可控因素有关外,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及滥用药物等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1、糖尿病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约5~10年以上就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肾病已经上升为终末期肾脏病首位病因。目前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及多器官损伤,病情往往比其他肾脏病进展更快,治疗更加棘手。2、慢性肾小球肾炎也就是常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许多病理类型,我国最常见的是IgA肾病和膜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有血尿、浮肿、乏力等表现,目前仍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3、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相似,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约5-10年就会发生高血压肾病。而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导致的肾脏病也会越来越多。4、高尿酸血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越来越过,人们传统思维对高尿酸血症的忽视,认为尿酸升高没有症状便不需要治疗等错误的观念,导致高尿酸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5、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引起肾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为系统性损伤,而肾脏则是最常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6、药物/化工产品肾损害肾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不正规使用的药物必将损伤肾脏,还有一些药物有直接的肾毒性,如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部分中草药、化疗药物等。另外部分化工产品(如不合格的染发剂、护肤品等)以及工业废气、废水、重金属等都可能导致肾损伤。7、其他原因如多囊肾、梗阻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过敏性紫癫导致肾损害、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导致病毒相关性肾病等。三如何早期发现肾病呢?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一部分慢性肾病的发病相当隐匿,常常无明显不适,如果平常没进行日常的健康体检,是不能早期发现的。肾病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有效规范治疗,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因此建议人们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B超(最好每年一次),留意有无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脏结构异常。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肾结石等基础病的患者,建议检测次数要适当增加,并且定期肾内科专科随访。面对肾脏病,大家应该做什么1、认真对待,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规范治疗,能控制肾病进展,延缓肾功能恶化。(1)糖尿病肾病,降糖药首选列净类降糖药,包括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还可联合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等降糖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青年糖尿病应6.5%以下,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应放宽松,避免低血糖事件;(2)建议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最新KIDIGO指南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3)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血尿酸控制在umol/L以下,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血尿酸控制在umol/L以下;(4)推荐低密度脂蛋白作为降脂治疗首要目标,心血管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2.6mmol/L,心血管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应<1.8mmol/L。2、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食物摄取均衡,减少海鲜、动物内脏的摄取,尽量避免过咸、过油的食物。每日应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尽量维持标准体重,避免体重过重。3、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按医师指示服药,绝不能任意停药或自行服用非处方药物。不能轻信别人介绍的所谓的“偏方”、“特效药”。用药后注意监测肾功能情况。4、发现蛋白尿、血尿,要明确病因临床上,仅仅凭借蛋白尿或血尿,无法明确病因,不同类型的肾脏病,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有不同,需要结合症状、病史、检查检验结果,必要时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d/9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