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医,放心药!看中医就选南春堂国医馆
春天是一个万物生发的季节,也到了花粉传播的季节。每年一到这时候,因鼻炎就诊的病人一下子多了不少。最近有朋友在问:最近因为鼻炎呼吸不通畅,每天睡醒鼻子都会很快塞住,基本上没有嗅觉了。鼻水一直流,总是忍不住打喷嚏,请问吃什么药呢?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鼻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急性鼻炎。但我们春天走在大街上,会发现周围打喷嚏、擤鼻涕的人要多于其他季节,这主要是因为春季的气温并不稳定,会时常伴有剧烈的温度变化,冷热变化刺激下,上呼吸道相关的疾病会显著增加。
同时春季百花盛开,又是一个花粉传播的季节,当然还有其他草木的生长,环境中的过敏原增加,刺激因素增加,因此过敏性的疾病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尤其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有些人还会伴随过敏性的结膜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很多其他器官相关的过敏性疾病。
那应该如何缓解过敏性鼻炎呢?
1、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医院检查)
2、少吃寒凉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可能造成呼吸道过敏反应,加强诱发过敏原。
3、少吃油炸食物以及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水果。农药以及劣质油在人体的氧化过程中易产生过氧化物及自由基,影响免疫系统平衡,加强过敏原反应。
4、少吃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食物。(如海鲜,菇类,牛奶,鸡蛋等)
5、禁烟。避免出入于温差较大的场所,加强劳动及个人防护,减少尘埃花粉等刺激。
6、注意休息加强保暖。常服补气中药提高免疫力,服偏温性食物改变虚寒体质,能有效缓解控制过敏性鼻炎发作。
中医治疗
中医将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鼽嚏””脑漏”。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其曰:“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体制虚汗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的一种症状,故以温阳益气为主,因此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必须注意增强体质,增加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另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平时注意多吃补益肺气之物,如:鹌鹑、木耳、银耳、花生、百合等。
也可以配合中医外治:湿敷、拔罐、离子喷雾等。
局部穴位按摩
(1)摩搓迎香穴。迎香穴在离鼻翼两侧1.5厘米处。按摩时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摩搓36次,有酸胀感向额面部放射时为止。经常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对抗病菌侵入。
(2)按压风池穴。风池穴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按摩时用食指和拇指指腹分按两侧风池,按压时头部两侧会有微疼感,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每天按摩风池穴可减轻头痛、鼻塞等症状。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因个人体质不同、症状不同,一定要去正规中医馆找大夫把脉诊治,辨证治疗,不可盲目听信偏方或者照方抓药。
名医故事
钟政起
梅州市名中医
副主任中医师
梅州市优秀中医工作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委员
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第一届岭南养生文化研究促进会委员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从事中医教学(中山医学院梅县分院任教)三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精研中医内、儿科各种疑难杂症。临床上突出中医特色,坚持辩证论治。不断积累经验,对内科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冠心病、慢性胃炎、结肠炎、神经性、血管性头痛、妇人经期头痛、美尔氏综合症及对肺癌、肝癌、肠癌等疑难杂病的诊治颇有疗效。尤其擅长小儿急性肾炎、小儿滴尿症、咳嗽、哮喘等儿科疾病的中医辩证治疗。在省级以上刊物杂志发表论文7篇,其中《田七青黛汤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36例临床小结》一文获第四届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载入《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重要著作中。本人组方并参与《风寒止咳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寒犯肺型咳嗽》的科研,并发表于《新中医》杂志。《温肾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滴尿证38例》发表于《新中医》,并收编入国家版《中华医药大百科文库、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一书中。
坐诊时间:周一、二、五、六、日上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