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的医疗资源比较欠缺,医院,患者扎堆。无论是门诊还是病房,医生很难对单个患者付出太多精力。
当时间紧迫之时,诊治就比较粗略:病情了解不够详细、治疗方案不够全面、未来管理欠缺规划。医院忙忙活活还很累,但能不能治好?怎么才能治好?许多肾友还是云里雾里。
医生想的可能是我看完多少患者后下班,但疾病不会下班,毕竟病在咱肾友自己身上。怎么办?还是要自己掌握看病的诀窍,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把病看明白,咱们肾友逮着医生后,一定要抓紧告诉医生7个关键信息:
1.原发病是哪种?先告知大类,是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等等大类中的哪一类。
如果做了肾穿刺,要告知具体的病理类型:微小病变、膜性肾病、IgA肾病、IgM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等是哪一种。
知道原发病是哪种后,医生对你的治疗、预后会把握一个大致的方向。
2.肌酐升高(或是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下降)多久了?肌酐升高多久,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你的肌酐能否复原。如果只有几个月,复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已经有数年之久,那就要做好持久战准备。
3.近6个月的肾功能变化?肾功能下降在3个月内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3-6个月的治疗不够及时,但亦可改善。告知医生6个月内的肾功能变化,医生就可以评估短期的效果如何。
4.肾脏大小是多少?
原发性肾病的肾脏,只可能变小、不可能变大。肾脏越小,肾功能治疗价值越小。告知医生自己身高多少、肾脏长度是几厘米(肾脏长度和身高有关),可以帮助评估治疗价值多大,有助于肾病的长期管理。
5.有没有并发症、合并症?肾脏病的并发症,包括肾性高血压、贫血、酸中毒、高钾、高磷等。有些肾友合并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
并发症与合并症可不同程度地导致急性进展,及时纠正有助于改善肾功能。而且,这些疾病的用药与肾脏息息相关,肾脏治疗方案也需要将这些疾病考虑在内。
6.正在吃着哪些药?无论是不是肾病药物,都要告诉医生。最好带上药盒包装让医生看看,一天吃几片、几粒,可以帮助医生清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7.用药效果如何?
用药后,肾功能、尿蛋白、血压、血红蛋白有无变化?用药多长时间发生的变化?可以为医生调整药物提供参考。
可能有的医生没有笔者这样爱唠叨,患者不说,不一定都能想起来问到。告知上述7项关键信息,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你的病情,从而评估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果还有更多肾脏病问题,可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