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慢性肾炎:
我们常说的慢性肾炎是指慢性肾小球肾炎,它是一大组疾病的总称,在我国,慢性肾炎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对慢性肾炎产生足够的重视。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上,大多数情况下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所以称之为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主要症状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它们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或相继出现。很多患者发病的症状容易被忽视,有些患者就诊的时候已经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绝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认为,是由多种原因、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症发展而来。
有些患者习惯性地认为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实际上只有少数患者是由于急性肾炎病病情迁延不愈,超过1年,尿蛋白持续存在或是有的患者已取得临床上痊愈,但是肾脏微结构改变并未恢复,若干年后又可出现症状,发展成为慢性肾炎,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急性肾炎迁延而来。
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与急性肾炎相似,是一个自身免疫反应过程,可能与机体存在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免疫功能缺陷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招致微生物反复侵袭,人的身体机体又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以清除致病物质,也就是抗原,致使抗原持续存留机体内,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产生慢性肾炎症过程。此外,高血压、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等非免疫因素还能加速其病情进展。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肾脏病理类型多种多样,如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管性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每种类型的治疗、进展、预后都不相同。
科普医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