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肾病最怕的不是终生用药,而是这2件事,

肾病的慢性发展决定着肾病治疗过程也是相对漫长的过程。为保持肾功能的长久稳定,对于一些并发症的防治则需要长期服药,以保证重要指标的稳定,如发生不可逆的高血压后需要坚持服降压药,以延缓肾功能的损伤,还会用到中药调理促进血液循环等。

长期用药是维持病情稳定的一种方法,但有些肾友却心里发怵,觉得要是吃一辈子药怎么办?

衡量肾病多久才能停药的标准是什么?

病理因素,初始肾功能的情况、尿蛋白高血压等指标的稳定性、肾脏萎缩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如果肾病病理因素本身较严重,发展相对较快,肾脏萎缩严重的患者,短时间内停药几乎难实现。而对于发现及时,初始肾功能受损较轻,尿蛋白高血压等指标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稳定的患者,是可以考虑停药的(这里暂时排除掉复发的情况)。

因此肾病能否停药是相对病情而言,不能说单独某一项指标好转后就立刻停药,应该综合整体肾功能的稳定情况来考虑是否可停药。

终生用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并不是坏事,长期吃药就可以保护好剩余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到来,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威胁,也未尝不可。

其实肾病最怕的并非终生用药,而是这两方面:过度治疗和消极治疗。

肾病过度治疗,过犹不及!

相较于担心终生用药,有部分患者却担心无药可用,反而一听到有“好药”就开始吃,甚至造成了过度治疗。

之前有位男性肾衰竭患者,他是糖尿病肾病,发现时微量白蛋白尿已经出现,还有一点轻度血压升高,没有水肿的症状。尚不严重,处于2期,肌酐没有升高。针对他的情况坚持服用降糖药,同时给予普利或沙坦类药物降压、降尿蛋白,同时配合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的管理,基本上可以对稳定住病情的进展。

但是他担心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会升高肌酐,没有选择服用,而是选择了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强效降蛋白方案,虽然尿蛋白也能降下去,但其实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出现尿蛋白的情况,主要是长期血糖高造成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造成肾脏血液的异常,引发尿蛋白。控制尿蛋白的关键还是稳定血糖。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免疫方案其实不能解决血糖的问题,停药后自然就会复发。且错误的治疗方案不仅是过度治疗,还会耽误治疗时机。

因此,肾友们一定要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方案,而非看起来“有效”的方案。

消极治疗,错过治疗时机

相比于对病情的积极态度,部分处于肾病早期的患者由于对肾病的不了解,或者自身症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治疗不积极的情况。

举个简单的例子,常用病友留言问:

尿蛋白+、潜血2+严重吗?尿蛋白定量0.3g、轻微水肿严重吗?等等之类的问题。

尿蛋白、尿潜血是多数肾病类型尤其是判断肾炎类肾病早期的典型指标,那么判断病情是否严重不能只看指标的高低,尿蛋白2+一定比尿蛋白3+病情轻吗?不一定,需要系统的分析肾功能的情况。再来针对性的评估进而治疗。

尿蛋白、尿潜血一般同时出现情况,往往提示肾功能已经损伤,除了要把指标降下来,更重要的是了解肾功能的情况做到进一步的防治。认为得指标轻就可治可不治了往往反而错过治疗时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xtsxqsy/6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