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经常受到妇科病的困扰,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虚寒型盆腔炎、痛经、宫寒不孕等。对这些疾病,三伏灸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妇科炎症多因气滞血瘀、下焦湿热所致,艾灸或身体相关穴区可清热利湿、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妇科炎症的目的。
有一些疾病是西医治疗很无力,中医治起来却可以得心应手!其中就以盆腔炎为典型,用艾灸治疗比西医效果更佳且不易复发!
艾灸方法:对妇科各类炎症,艾灸的穴位大致相似,可以灸关元、子宫、八髎、归来、三阴交等穴位缓解症状。
关元:可起到固肾培元,固涩止带的作用。
子宫:直接作用于盆腔,调理病灶环境。
归来穴:直接作用于盆腔,主治腹痛、虚弱、畏寒、疝气、月经不调、不孕、带下、白带过多、附件炎、子宫内膜炎、闭经,阴挺,遗精,阳痿等。
八髎穴:可调盆腔,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
三阴交:可同调肝脾肾:平肝泻热,健脾利湿,补肾强精。
艾灸是如何治疗炎症的?▲▲▲艾灸之所以对炎症有效,与它的三大功效密切相关:祛瘀化浊、温阳利湿、补益气血/滋阴。
01祛瘀化浊一位病人,患有多年的慢性盆腔炎,吃了许多消炎药,就是没用。后来,老师让她艾灸八髎、神阙、关元、子宫、归来、丰隆。坚持2个月后,慢性盆腔炎就好了,此后再没复发。
这是因为:这位患者的病因在于寒湿内蕴,瘀血、痰浊等瘀积盆腔,导致局部血管瘀堵,血液循环缓慢。
这就造成两个后果:一是,血管内的白细胞不容易出来杀死细菌或病毒,细菌或病毒就会加快繁殖;二是,瘀堵导致药物也不容易过来,因为药物也要血管运输,就无法及时杀灭细菌或病毒。
这种情况下,借助艾灸祛瘀化浊,将体内的痰浊和瘀血等都溶解消除了,白细胞就能主动发挥作用,效果就出来了。
02温阳利湿炎症往往伴有局部水肿。正常情况下,身体有抑制炎症的一套机制,可以让炎症自愈。比如,肾上腺可以分泌糖皮质激素,这是体内天然的最强大的消炎药,能够把水肿吸收掉。
但是,如果肾上腺分泌的皮质激素不够,致使水液潴留,时间长了,它们就会成为痰饮,反过来影响血液的达到和进一步的杀菌、修复。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阳虚之人。比如上文所说的那位慢性盆腔炎患者就是典型的阳虚血瘀体质,她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白带量多,这就属于湿。痰饮是无法用消炎药或抗生素解决问题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温阳的东西,比如艾灸。从中医角度来说,艾灸可以增加阳气,气化水湿;从西医角度来说,艾灸可以促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尽管消炎,并把水肿吸收掉。
还有,很多关节炎患者也会出现关节肿胀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局部水液积聚,此时艾灸也是为了温阳利湿。
03补益气血/滋阴细菌和病毒好比外来的强盗,如果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对抗它们,身体局部也会受伤。人体有自愈功能,可以长出新的细胞修复局部的血管、粘膜、组织等。
但是,如果修复机能差,局部创伤没有修复好,就会影响脏器功能,比如,肾小球肾炎会出现蛋白尿、肝炎会出现肝功能损伤等,还会增加下一次感染的风险。
按照中医的观点,气血不足的人,往往修复机能差。我们常见到一些胃炎患者,治了几十年,还是好不了,就跟身体气血亏虚有很大的关系。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出问题,会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生化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脾胃的健康,如此恶性循环,疾病自然难好。
除了胃炎,像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往往都因为存在类似气血不足的虚症而导致不能修复的情况。
艾灸可以补益气血,而且它不同于药补食补,必须经由胃、脾、小肠共同作用才能吸收,而是直接作用于人体,效果百分百,不打折扣!
此外,人体在与微生物战斗的过程中,身体也消耗了营养物质、体液等,中医称为“久病伤阴”,人容易阴虚。这也是抗生素和消炎药解决不了的问题!
历代医家都推荐久病之人艾灸,其中就蕴含着“久病伤阴”而“艾灸滋阴”的逻辑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