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急性和慢性肾脏

摘要健康的肾脏对于有效调节新陈代谢至关重要。但是,患有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疾病破坏了这种体内平衡。这篇综述将探讨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肾脏疾病发病机理中的新兴作用。IL-6家族的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关于肾脏疾病,它们的参与程度同样多样。来自临床前和临床来源的证据表明,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对肾脏疾病的反应可能起有害作用或起保护作用。这似乎取决于所讨论的肾脏疾病的类型或特定的细胞因子。在本综述中将重点介绍当前尝试使用或靶向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作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最后,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肾脏疾病中的参与将在以下三种经常重叠的情况下呈现: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1.简介作为多效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涉及广泛的生物学事件,包括但不限于(i)炎症,这是对感染和损害的反应,其中宿主防御系统消除了有害物质;(ii)葡萄糖代谢,这是葡萄糖的产生和利用;(iii)血细胞生成,是血细胞的形成[1]。所有这些生物学事件均在某种程度上受IL-6家族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影响。除了IL-6,IL-6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还包括白介素11(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抑癌素M(OSM),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心肌营养蛋白1(CT-1),心肌营养因子样细胞因子(CLCF-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尽管IL-6及其家族成员参与的功能存在重叠,但它们还参与了彼此不同的各种生理(自然状态)和病理生理(疾病状态)功能[3]。例如,破骨细胞形成的生理过程是由许多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包括IL-6,IL-11,OSM和CT-1)促进的过程[3]。在另一方面,通过IL-6和IL-11促进了病理生理事件,如T辅助17细胞群的活化(在粘膜表面参与病原体的清除率),但通过OSM活性抑制作用[4,5]。已经发现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包括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肾炎和阻塞性肾病在内的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组织中升高。表达和分泌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肾脏细胞包括足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这些细胞类型中,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信号传导可促进细胞增殖,影响分化或增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3]。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来自肾脏疾病的患者和临床前模型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参与了这些肾脏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还探讨了靶向IL-6细胞因子家族信号作为治疗多种肾脏疾病的可行疗法的可能性,因为升高水平的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是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正在研究的治疗策略包括单克隆抗体和融合蛋白,以抑制IL-6细胞因子家族信号传导。2.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6细胞因子家族是一组细胞因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四螺旋束结构,并在糖蛋白(gp)中共享一个共同的信号亚基[6]。gp受体的共享允许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间的某些冗余[7]。尽管gp在所有细胞上都有表达,但单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受体是细胞特异性的,这限制了对这些细胞因子起反应的细胞类型,因为仅gp无法结合细胞因子[6]。肾组织细胞可能表达特定的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受体,但在那些不表达的组织中,IL-6细胞因子家族信号依赖于普遍表达的gpβ受体和可溶性α受体的组合。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包括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8]。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表现出多种有益和致病性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双刃剑”[9]。通常由于信号超过临界阈值而导致致病结果[10]。例如,IL-6的表达随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从而促进破坏性的炎症反应,还通过其可溶性受体起作用,从而保护肾脏免受进一步的急性损伤[10]。以下是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及其各自结合伴侣的列表。2.1白介素6最初在年确定的,IL-6靶细胞包括淋巴细胞,骨髓细胞,上皮细胞和肝细胞,仅举几例[4,11]。IL-6结合IL-6受体(IL-6R)和gp的二聚体,以及IL-6R的可溶形式(图1)。IL-6与IL-6R/gp二聚体的结合被认为是经典信号,可导致抗炎反应[12]。当IL-6与可溶性IL-6R/gp二聚体相互作用并引发促炎症反应时,即为反信号转导[12]。可溶性IL-6R是通过剪接,膜结合的IL-6R胞外域的蛋白水解释放或通过脱落而产生的,这可以由多种因素触发,包括细胞胆固醇的消耗[13]。已经开发出靶向可溶性IL-6R反式信号的疗法,例如sgpFc蛋白,并且可能有益于治疗各种肾脏疾病,这将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讨论[14]。2.2白介素11IL-11被首次发现在永生化灵长类骨髓衍生基质细胞系中表达,并随后在肺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表达,参与造血,脂肪生成,神经元分化和骨代谢[15,16]。在许多癌症中,包括原发性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中,均观察到IL-11的水平升高,据信该水平可促进细胞增殖,侵袭性和转移潜能[16]。IL-11与IL-11Rα和gp或IL-11Rβ和gp的二聚体结合[2]。2.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被多个组独立克隆,并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中表达[17]。研究已经确定了LIF的许多生物学作用,包括在生殖,骨骼重塑,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对损伤的反应以及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中的重要作用[18]。LIF通过LIFR和gp[6]的二聚体发出信号。2.4抑素MOSM最初是在已用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发现的[19]。已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中检测到OSM的表达[20]。已经发现OSM可作用于造血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元[2]。归因于OSM活性的生物学功能包括造血,骨骼更新,脂质存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肝脏再生[21]。OSM能够通过OSMR和gp或LIFR和gp[21]的二聚体发出信号。2.5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人CNTF是从人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并主要针对神经元和骨骼肌细胞,促进其生长和再生[2,22]。免疫组织化学已经确定了CNTF在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这些参与了骨代谢[23]。已尝试将CNTF全身给药作为促进体重减轻的治疗方法,因为CNTF已显示出靶向代谢中涉及的多种细胞类型[24]。CNTF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调节骨骼肌的葡萄糖摄取来影响饱腹感[23]。CNTF主要与CNTFR和gp的二聚体结合。然而,尽管亲和力较低,它也能够与IL-6R,gp和LIFR的复合物结合[6]。2.6心肌营养素1CT-1在心脏肥大的模型首先被辨认和在心肌细胞主要表达,在那里它可以防止细胞凋亡,诱导心脏肥大[25,26]。还已经确定了CT-1在神经组织发育和保护以及体重和中间代谢调节中的作用[25]。目前,CT-1没有与之相关的独特受体,并与LIFR和gp的二聚体结合[2]。2.7心肌营养因子样细胞因子-年,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激活的Jurkat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cDNA文库筛选中和通过大型EST数据库进行计算发现了CLCF-1[27]。根据目前的证据,包括表达模式,我们相信CLCF-1参与了发育。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28]。像CT-1一样,它没有独特的受体,而是与LIFR和gp的二聚体或CNTFR和gp的二聚体相互作用[6]。它也可以被分泌并与可溶性CNTFR或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1(CRLF-1)形成复合物[27]。2.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G-CSF最初是从由Souza等人在年从肿瘤细胞系的cDNA文库克隆,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发现[2,29]。当时,首次鉴定出IL-6,G-CSF是唯一与具有明显相似基因结构的IL-6具有显着同源性的测序蛋白[11]。虽然G-CSF不总是包括作为家庭成员,与IL-6该IL-6相对份额类似二硫键结构和形成六聚体受体复合物如IL-6[30,31]。尽管G-CSF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粒细胞生成,但G-CSF的突变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相关疾病有关[32]。G-CSF与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和gp都结合[2]。3.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肾脏参与许多关键的调节功能,有助于维持全身的稳态。它们过滤血液,维持体液稳态,并且在通过尿液去除毒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肾功能恶化和慢性肾脏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33]。根据疾病的持续时间,肾脏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已参与AKI和CKD(图2)。3.1急性肾损伤AKI的当前定义于年首次建立,并具有一套标准化的标准[34]。所评估的主要方面是血清肌酐升高的幅度(从基线到峰值肌酐的变化),并越来越重视AKI的持续时间[35]。基于此定义,全球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23.2%[33]。重要的是,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高水平的循环IL-6可以预示死亡率增加[36]。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接受大手术(心脏,肝脏,血管或肾脏)的患者经常遭受肾脏缺血和再灌注(I/R)伤害,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当肾脏的供血量最初受到限制时,就会发生肾脏I/R,然后灌注恢复并伴随着复氧[37]。尽管CNTF主要在神经元组织中表达,但肾脏是细胞因子的下一个最丰富的来源。发现在经历了I/R肾损伤的大鼠肾脏中CNTF的表达进一步增加了[38]。I/R后CNTF水平的增加与肾结构的恢复平行,表明它也具有肾脏保护特性[38]。I/R肾损伤后28天内CNTF的水平恢复为基础[38]。由于LIF在肾发生中起作用,因此假设LIF可以在急性肾损伤后参与肾脏再生[39]。在发生I/R事件后的几天,LIFmRNA表达显着增加[39]。Yoshino等人能够在I/R损伤的体内和体外模型中证明LIF特别参与受损肾脏的再生[39]。由于已经证明IL-11在非肾脏组织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因此使用了I/R肾损伤的小鼠模型来检查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作为I/R损伤治疗的有效性[40]。在肾脏I/R之前或之后给予人重组或聚乙二醇化的IL-11可以降低肾坏死,肾小管损伤,肾细胞凋亡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水平[40]。在人肾近端肾小管细胞中进行的实验表明,IL-11的肾脏保护特性是由于它具有增加HIF1-α核易位并随后诱导鞘氨醇激酶1(SK1)表达的能力[40]。IL-11的诱导也被证明是A1腺苷受体激动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的关键中间步骤,这也增加了SK1的表达[41]。在I/R损伤模型中,接受CT-1的大鼠比对照组的大鼠具有更好的肾功能和更低的肾小管损害[42]。但是,其他大鼠肾脏损伤模型是否仍有证据表明CT-1治疗是否具有保护性[43]。]或破坏肾功能并引起肾损害[44]。这些相反的结果可能是剂量依赖性的,或者根据肾脏损伤的模型而变化。但是,在肾脏I/R损伤的情况下,总体IL-6家族细胞因子似乎主要具有保护作用。迄今为止,许多研究都集中于一次检查单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影响,涉及CNTF,LIF,IL-11和CT-1(IL-6细胞因子的混合物)组合的实验家庭成员)对I/R损伤的治疗可能证明是非常有益的。3.2慢性肾病CKD是常见的疾病,其定义为肾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和/或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作为高风险状况,全球CKD患病率上升令人担忧[45]。在年至年期间,慢性肾脏病在全球死亡总数榜单中的排名从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十八位,是第二大上升的榜单[46]。3.2.1糖尿病肾病CKD的主要原因已成为糖尿病肾病(DN),其形态学定义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47]。DN在临床上按进行性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行分类[48]。糖尿病患者的近40%发展DN,而不依赖他们的血糖和/或血压[49,50]。与没有DN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发现DN的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升高[51]。糖尿病患者出现DN的可能性似乎与IL-6基因的多态性有关[47]。在观察到DN患者群体的血清中IL-6和可溶性IL-6R均升高后,Lei等人研究了经典和反信号在细胞培养模型中的作用。有趣的是,经典和反式IL-6信号均与肾脏损害有关[52]。与非糖尿病小鼠相比,在糖尿病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另一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OSM的水平升高[5]。糖尿病小鼠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水平也较高。通过过表达SOCS1或SOCS3,糖尿病小鼠的OSM表达水平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水平均降低[53]。但是,Sarkozi等。已证明在人肾近端小管细胞中,OSM刺激可提供针对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54]。这可能是由于所使用模型的差异。靶向IL-6细胞因子家族信号转导的DN治疗处于发展的各个阶段。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使用靶向IL-6(西妥昔单抗)或其受体IL-6R(托珠单抗)的单克隆抗体阻断IL-6信号传导[47]。IL-6细胞因子家族受体下游的信号分子也成为目标。有一项使用Janus激酶抑制剂bacitrinib进行的2期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抑制IL-6介导的JAK/STAT信号传导来治疗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DN[55]。对糖尿病小鼠施用SOCS1拟肽可减少与DN相关的肾脏改变,尽管尚未测定其对OSM表达的影响[56]。或者,正在研究在DN小鼠模型中将G-CSF给药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并有证据表明它可以降低肾脏损害水平[57]。3.2.2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系列以肾小球损害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属于肾小球肾炎的疾病包括IgA肾病和狼疮肾病等。年,据报道表达人IL-6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深层细胞增殖[58]。随后研究尿液中IL-6排泄的研究发现,与健康人或其他类型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液相比,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水平更高。实际上,IL-6尿液水平随着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程度而增加[59]。狼疮性肾炎小鼠模型的证据表明,IL-6的增加是调节IL-6的微RNA表达减少的结果[60]。这项研究支持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研究了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另一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尿液排泄[61]。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病患者尿液中IL-11排泄水平的升高与蛋白尿严重程度的升高有关。在因特发性肾病综合征而导致的蛋白尿患者中未观察到这种相关性,表明这种相关性是肾小球肾炎所特有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与肾小球肾炎中观察到的蛋白尿症状相似,但与肾小球肾炎不同,肾脏活检显示肾脏变化很小[62]。在研究LIF对淋巴系统的影响时,Shen等人产生了在其T淋巴细胞中过表达LIF的转基因小鼠[63]。在这些转基因小鼠中发现的病理学是具有广泛的透明质沉积物的增生性肾小球肾小球肾病[63]。培养来自肾小球肾炎患者活检的肾小球系膜或上皮细胞时,发现它们的LIF含量高于未患病肾脏的LIF[64]。在狼疮性肾炎的小鼠模型中,在肾组织中检测到OSM水平升高[65]。为了了解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升高可能引起肾脏损害的机制,使用了高血压和CKD的血管紧张素II输注小鼠模型[66]。在这些小鼠中,IL-6的切除减轻了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高血压和CKD的特征,包括蛋白尿和肾纤维化[66]。正在研究靶向IL-6信号作为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使用抗IL-6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试验未能显示出改善包括蛋白尿在内的疾病特征的功效[67]。在狼疮性肾炎小鼠模型中发现了一种针对IL-6受体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可保留肾小球功能和结构,但未能阻止相关的细胞增殖和蛋白尿[68]。在具有升高的IL-6和狼疮性肾炎症状的Lyn缺陷小鼠中,用IL-6反式信号抑制剂sgpFc治疗可减轻疾病并改善肾功能[69]。在另一项使用狼疮性肾炎小鼠模型的研究中,抗OSM抗体可减轻肾纤维化并部分改善尿蛋白排泄[65]。这一发现与Liu等人的发现相似。糖尿病肾病的体外模型显示,较少的OSM与较少的纤维化相关[53]。有趣的是,使用大鼠肾小球肾炎模型的研究表明,给予IL-11可以减少与该疾病相关的肾小球坏死和蛋白尿[70]。肾小球肾炎的进一步研究使用鼠模型鉴定NF-κB活性和TGF-β表达为参与肾损伤的减少由于IL-11的治疗[71,72]。已经检查了G-CSF作为狼疮肾病的可能治疗剂,但结果好坏参半。在MRL-lpr狼疮小鼠模型中,发现低剂量的G-CSF会加重狼疮肾病,而高剂量则能够预防狼疮肾炎[73]。后来在NZB/WF1狼疮小鼠模型中检查了使用更高剂量的G-CSF的研究,并证实了G-CSF治疗可以预防狼疮性肾炎的发现[74]。但是,有一些病例报告表明,接受G-CSF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相关性肾小球性肾炎患者可导致疾病发作,并观察到肾功能迅速且不可逆转地下降[75]。3.2.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引起肾病综合征,并经常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从肾脏活检病理诊断出来,并表现出各种临床特征和病因。循环渗透性因子被认为在FSGS的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许多研究检查FSGS患者的血浆以鉴定这些因素。与对照组相比,FSGS患者血浆中的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CLCF-1的水平高倍[76]。通过半乳糖亲和色谱从FSGS患者血浆中分离出CLCF-1,并通过质谱法鉴定[76]。体外系统用于验证CLCF-1是FSGS发病机理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并被发现可模拟FSGS患者血浆的作用[77]。在这种体外系统中,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FSGS患者血浆的活性[77]。CLCF-1异二聚体结合伴侣CRLF-1的加入也减弱了体外系统中FSGS患者血浆和CLCF-1的活性[78]。由于通过半乳糖亲和色谱法分离了CLCF-1,因此半乳糖已被提议作为FSGS的治疗方法,但迄今为止,这种治疗方法的成功有限,仅部分患者表现出蛋白尿减少且肾小球滤过率稳定[79]。胎儿发育后尚未发现CLCF-1的重要作用,因此已提出靶向CLCF-1或其受体的抗体作为潜在治疗方法[77]。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CLCF-1在体内稳态功能以及与肾脏有关和其他器官的疾病中的作用。最近,有一例FSGS与皮肤和全身性浆细胞增多症相关的患者报告,其IL-6血清水平升高,提示其他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可能参与了FSGS的发病[80]。3.2.4阻塞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肾病是从尿路阻塞发展而来的一种CKD。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阻塞性肾病与其他CKD(如DN)共有的常见形态学特征。通过多种手段在患有阻塞性肾病的患者的肾脏组织中检测到OSM水平升高[81]。还发现在外科手术创建的阻塞性肾病大鼠模型中OSM上调[81]。Lee等人使用相同的模型显示,肾脏中CNTF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假手术小鼠的肾脏[82]。不像在肾I/R损伤观察CNTF表达的短期高程,CNTF表达在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仍然升高到第28天[38,82]。4.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据报道,在所有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例中,有70%与中枢型肥胖,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有关[83]。因此,将肾脏疾病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们相互缠绕在一起。全球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据估计全世界肥胖者超过6亿,肥胖儿童超过1亿[84]。肥胖会导致肾脏的许多结构变化,包括较少的肾单位和异常的肾小管交换。这导致钠排泄量减少和利尿反应受损,从而导致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升高[85]。肥胖受试者的内脏脂肪组织可以完全包封肾脏,并且可以对肾脏施加压力,这会增加肾脏的荚膜压力,进而增加动脉压[86]。脂肪组织也是被称为脂肪因子的代谢因子的主要来源,脂肪因子提供了脂肪组织与肾脏之间的串扰手段。在肥胖的情况下,这种串扰不平衡会导致肾脏损害[82]。我们已经证明,IL-6似乎可以抵抗肥胖中这种串扰失衡造成的肾脏变化。我们观察到,肥胖的IL-6基因敲除小鼠比肥胖的野生型小鼠更易患肾脏异常[87]。该结果表明,尽管中和IL-6的疗法具有肾脏益处,但显然健康肾脏功能所需的IL-6活性水平最低。高体重指数(BMI)在年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其中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两个主要原因[84]。虽然遗传易感性是发展T2D的根本因素,但肥胖症也是T2D发展的驱动力,内质网应激是两者之间的分子联系[88]。简而言之,肥胖引起的ER应激信号转导导致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减少,系统性胰岛素抵抗以及最终的T2D[88]。另外,T2D会导致肥胖,因为固有的胰岛素抵抗会增加葡萄糖的产生和胰岛素水平,从而导致肥胖[89]。糖尿病可导致肾脏疾病,如上述DN,但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脏疾病,缺血性肾病和间质纤维化[90]。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体重增加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91]。肥胖患者的高血压发展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脂肪因子失衡,胰岛素抵抗,肾脏异常,适应不良的免疫力,肠道微生物组改变以及交感神经系统(SN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醛固酮(RAAS)系统[91]。如前所述,与肾脏疾病相关的肾脏损害可促进高血压,因为钠排泄减少,这对调节血压至关重要[85]。然而,肾脏疾病也可以发展高血压的倾向,以增加SNS或RAAS系统的活性[85]。通过感觉神经神经传入信号激活SNS是肾脏疾病病理生理的早期事件[92]。肾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容量滞留,刺激肾素释放和去甲肾上腺素(SNS的主要神经递质)的分泌[92]。由于肥胖症和T2D等疾病发生了高血糖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升高所证明的SNS过度活化是否会增加参与葡萄糖重吸收的主要蛋白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我们发现在人肾近端肾小管细胞中,去甲肾上腺素刺激可增加SGLT2mRNA水平[93]和蛋白质水平[94]。对于当前综述的重要性,我们还证明了去甲肾上腺素刺激后IL-6mRNA表达[93]和蛋白质分泌也升高了[94]。这可能是SGLT2增加的背后机制,因为先前已证明IL-6直接增加SGLT2表达[95]。随着SGLT2抑制剂继续被试验用于治疗肾脏疾病,SGLT2表达在肾功能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96]。5结论如本评论所述,IL-6细胞因子家族的多个成员与多种肾脏疾病有关。目前,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水平和活性只能用作疾病严重程度和进展的替代指标[1]。阐明它们在肾脏疾病中起作用的机制很复杂,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似乎有益,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具有致病性。由于i)角色的双重性;ii)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间的冗余;以及iii)肾脏疾病经常与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或肥胖症)同时发生,这一事实使它们在特定疾病中的确切性质更加复杂。为了消除细胞因子与多种疾病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需要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许多针对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的疗法目前正在各个阶段的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这些疗法包括激酶抑制剂和IL-6中和抗体。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将取决于其克服影响同一疾病的多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可能冗余的能力。只有对IL-6家族细胞因子的分子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针对这种混杂的细胞因子家族开发出更好的靶向疗法。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更先进的疗法,靶向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将成为治疗肾脏疾病的可行策略。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参考文献1.MagnoAaronL,HeratLakshiniY,CarnagarinRevathyetal.CurrentKnowledgeofIL-6CytokineFamilyMembersinAcuteandChronicKidneyDisease.[J].Biomedicines,,7:undefine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z/681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