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类肾病属原发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肾脏内发生免疫炎症后,造成肾小球损坏,导致的肾功能衰退,从而引发多项症状。
这种类型的肾病一般肾病初期发展阶段,病情较轻,仅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中后期炎症反应加剧,各种症状并发,相互影响,造成肾小球损坏加剧,就会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此时需要尽力保全剩余肾功能,以防止尿毒症的侵袭。
针对肾炎的治疗,在这有几点要提醒大家,以免治疗走弯路。
3大症状要警惕: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水平维持1g以下
肾小球受损后,基底膜孔隙增大,造成大分子蛋白漏出,持续蛋白漏出会让加剧受损肾小球的纤维化、硬化进程,从而加速肾功能的衰退。经研究,多数肾小球肾炎类型肾病,持续维持尿蛋白定量在1g以下,肾功能进行速度相对缓慢,维持在0.5g对肾功能的恢复及稳定性更有利。因此除了平时吃药维持,要定期复查尿蛋白相关指标,注意“底线”。
水肿慢慢消除,不可忽视
肾性水肿是肾脏受损后的相应症状,另外大量血浆蛋白漏出,也会加重体内水分的潴留。消除水肿,一方面是控制蛋白尿的漏出,另一方面是修复肾小球,保证肾脏调节水分的作用。
但消除水肿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对肾脏血管、血液流通增加压力,最好通过服利尿剂及中药慢慢调理恢复。除了可以直接观察水肿的情况,还可以通过量体重每天监测水肿变化。
水肿患者还要注意每天摄入水分和盐量的控制。严重水肿患者,每天摄水量为前一天尿量+毫升水分的量,整体不能超过毫升。每天摄入盐不能超过3g,适当调整。
高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
对于多数成年患者血压都需要维持在/80mmHg以下,对肾功能最好。个别老年患者可适当提升。血压控制主要是保持肾脏血液流通不被“破坏”,为肾小球恢复提供“营养”。
降压注意服药降压药,同样低盐饮食,还有低脂、低糖,长期监测血压,上下波动不能超过10mmHg。
3个易复发因素:炎症、感染、药物炎症要治疗彻底
肾病本身存在免疫炎症,抑制炎症反应是规避肾小球继续受损的关键。但在治疗过程中,激素不能应用充分,或产生激素抵抗,都可能导致炎症消除不彻底,为以后复发埋下隐患。所以在用药时治疗一定要坚持,更彻底,以后维持也比较容易。
感染要预防
频繁的感染是造成炎症复发的主要诱因。比如常见的咽炎、扁桃体炎,还有感冒等,都会引起体内病毒增多,造成病情的复发。治疗时重视免疫力的提升,对预防感染,控制炎症治疗更有益。
避免肾损害的药物
误服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也是加速病情进程的原因之一。治疗肾病用药较多,往往易出现服用错乱的情况。有些明确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一定要注意,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等。
2个病情“稳定剂”必做优质低蛋白饮食
对于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必须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来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平衡,对避免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也有利,同时有助于改善蛋白尿。
定期尿常规筛查
复查是检验治疗成果和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坏程度。如果出现尿蛋白大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也可以做到及时干预治疗,把风险降到最低。
肾友们若有具体问题需要解答,可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