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肾穿刺”感到恐惧,听说穿刺伤元气啦,伤腰啦,五花八门的理由!
其实,你知道经历过肾穿刺的伙伴,真正怕的是什么吗?
躺
着
尿
不
出
.
.
.
.
别以为肾上线只是在开玩笑,一起来看看陈志斌医生的讲解吧。
第一例肾活检报道
距今已近年
肾穿刺活检术,在肾内科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发展成熟的检查手段。活检,顾名思义,就是指从活体病变组织中,取出一部分进行检查。
年,第一例肾活检被报道,不过那时的肾活检术用的还不是“穿刺”,而是外科手术。这位患者在开腹手术取肾结石的过程中,外科医生取了一小块她的肾脏组织做检查。
外科手术取肾组织毕竟创伤性较大,到了年,有医生开始尝试用“针”穿刺,这样创伤性小得多的方法进行肾活检。
第一例肾活检标本距今96年
▽
到了60年代,肾穿刺的技术不断改良,逐渐趋于常规化。发展到今天,肾穿刺活检术不但肾脏的定位更加准确,从“盲”穿到后来使用实时超声引导定位;并且肾脏组织病理的观察也更深入,从最初只有光学显微镜,发展到光镜下组织检查、免疫荧光检查、电镜检查。
如今肾穿刺病理包含
光镜+荧光染色+电镜
▽
现在肾穿刺的并发症更少,病理研究更清楚。
肾穿刺活检的过程?
在肾穿刺活检术之前,会对肾友进行术前检查。除了基本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还需要化验完整的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等。
做这些检查是干什么呢?
比如,如果血常规发现患有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有障碍,均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那就得暂缓肾穿刺,纠正这些问题后再进行。在这里提一句,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鱼油等引起出血的药物,需提前停1-2周。
再比如,B超发现单肾、强回声伴肾长度小于9cm(通常提示慢性不可逆性肾损伤)、多囊肾、异位肾、马蹄肾这些不适合肾穿刺的情况,那就很可能取消穿刺。
等准备工作完成再开始肾穿刺。肾穿刺术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医生对患者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一般会取2-3份,取出来的肾组织,总共加起来的肾单位不过几十个,这对有几百万肾单位的肾脏而言,就好比一棵大树摘几片叶子,并不会威胁到肾脏功能。
整个过程一般持续10-20分钟左右,患者如果放松、配合得好可能更快。
对许多肾友而言,最难熬的不是术前术中,最考验人的是术后24小时。
肾穿刺术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出血,血肿(风险约1.2%)。其中大部分出血可自行恢复,极少数的患者可能严重到需要输血或者是手术止血。为了减少术后出血的可能性,要求患者最好在床上躺24小时,包括吃喝拉撒不能起身。
吃喝一般不是问题,排便还能忍忍,躺着想尿又尿不出来,很多肾友向我“吐槽”,这才真的是一言难尽。
虽然在术前护士会让患者反复练习平躺尿,但这是门技术活,比较难掌握。(实在掌握不了这门技术也不是没办法---插导尿管)
一旦过了24小时,可以说“最危险”的时刻就算度过了。通常绝大部分肾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会在24小时内发生。
哪些肾友需要肾穿刺?
那么,是不是所有肾病患者,都应该肾穿刺呢?
答案是否定的。是否需要肾穿刺,因人而异,需跟肾内医生仔细沟通。
一般来说,单纯血尿(没有尿蛋白、肾功能损伤者)、单纯轻微尿蛋白(蛋白定量小于0.5g/天,没有肾性血尿、肾功能正常、没有可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全身性疾病如狼疮、ANCA相关小血管炎等),不常规做肾穿刺。
而对于肾炎综合征,血尿合并蛋白尿(特别是蛋白尿大于0.5g)、非肾病范围单纯蛋白尿(蛋白尿大于1g)、成人肾病综合征、原因不明的急性肾衰竭,则可能需要进行肾穿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