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的执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抗菌治疗,在儿科医生的抗菌谱中,链球菌绝对是重头戏,笔者总结了儿科链球菌感染相关问题。
1.什么是链球菌?
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多数不致病,引起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根据链球菌细胞壁的抗原结构不同,根据血清群可分为A-H,K-V共计20个群[1]。根据链球菌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的繁殖后溶血不同分为α溶血,β溶血,不溶血链球菌。
临床中最常见的致病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按照生物学特性讲就是A群β溶血链球菌(GAS),二者几乎等同,但后者范围稍大。
本文主要描述GAS,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杆菌肽都很敏感,在干燥的尘埃中生存数月,加热55℃30分钟可灭活,对各种消毒剂敏感[2]。
2.GAS导致的三大类疾病是?
化脓性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痈,脓疱疮等;中耳炎,扁桃体炎,乳突炎等;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等;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1]。
3.免疫原性如何?
在GAS感染后,机体可以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性免疫力,但化脓性链球菌血清型多,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以反复患链球菌感染化脓性疾病[1];
猩红热的致病原致热外毒素可以引起同型致热外毒素抗体,但致热外毒素有ABC三个血清型,抗体无交叉保护性[2],因此猩红热也并非仅得一次。
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变化规律是?
感染后约1周后滴度上升,3~6周达到高峰[3],可持续数月甚至1年[1]。
ASO阳性只能证实患者在近期内有GAS感染,不能提示体内是否存在GAS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4]。
学龄儿童的ASO滴度较成人高,因此只有在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滴度增高2倍以上认为有诊断意义[5]。
5.感染GAS后,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几率?
在感染GAS后发生风湿热的几率为0.3%~3%,时间在患病后1~4周[6],病因主要是咽峡炎,扁桃体炎,脓疱疮通常不引起风湿热[5]。
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几率约为0%~20%,咽峡炎,扁桃体炎所致者,前驱期约为6~12天,平均10天;皮肤感染引起者前驱期2~4周,平均20天[6]。
6.如何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风湿热的预防主要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风湿热初发和复发,控制GAS咽炎,对初发者早期诊断并应用足量抗菌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患过风湿热者,再次感染GAS时风湿热复发的可能性增大,需长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
7.如何进行风湿热的一级预防?
具体见表1[7],目前认为,有效预防急性风湿热的方法是肌注青霉素。
正规治疗结束后2~7d仍有症状、症状复发或继发风湿热且有复发高危因素的GAS咽炎患者,需再行咽拭子培养;
经合理治疗后仍携带GAS的无症状患者,不建议重复使用抗菌药物;
一个疗程结束后仍有症状的GAS携带者,可采用相同方案再次治疗,也可考虑其他口服制剂或肌注苄星青霉素G(尤其是不能坚持口服治疗者)。
表1风湿热一级预防(治疗链球菌咽炎)
8.如何进行风湿热的二级预防?
青霉素仍是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大环内酯类或氮杂内酯类替代[7],具体见表2。
二级预防需持续抗菌治疗,根据心脏受累情况,末次感染后预防持续时问如下:
(1)风湿热伴心脏炎及心脏病后遗症(持久瓣膜病)者,应持续预防10年或直至40岁后(取时间较长者);
(2)风湿热伴心脏炎但无心脏病后遗症(无瓣膜病)者,应持续预防10年或直至21岁后(取时间较长者);
(3)风湿热无心脏炎者,应持续预防5年或直至21岁后(取时间较长者)。
表2风湿热二级预防(预防复发)
9.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如何处理?
GAS感染后引起尚不足满足风湿热标准的以急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综合征,关节炎一般侵犯大关节,非游走性,多在GAS感染后10天内出现症状,因部分患者可发生心瓣膜病,需要密切随访数月[5]。也有专家认为,此类患者在观察期间应该进行二级预防。如果发生心脏炎则考虑发生急性风湿热,进行常规二级预防[8]。
#看图说话#
这种白色凸起,考虑啥?点击原文阅读参与讨论~
本文作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医院儿科刘冲
编辑:周萌萌
题图:shutterstock
推荐阅读:
反复咳嗽半个月,这种疾病你可一定要想到!
夜班门诊,我最怕遇到这2类患儿
图解:新生儿的这19个现象属正常
阿奇霉素需不需要空腹服?你的回答是?
参考文献
[1]李凡,徐志凯主编.医学微生物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6-99.
[2]薛新东主编.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GerberMA,BaltimoreRS,EatonCB,etal.PreventionofRheumaticFeverand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StreptococcalPharyngitis[J].Circulation,,(11):-.
[4]中华医学会湿病学分会.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7):-.
[5]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宗文纳,杨晓慧,卢新政.风湿热预防及急性链球菌咽炎诊治的专家共识[J].心血管病学进展,,30(5):-.
[8]美国儿科学会主编,申昆玲主译.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M],第2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点击参与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