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越来越近啦,为大家发布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考前冲刺练习是安卓教育精心制作,内容含金量较高,建议大家跟着安卓教育一起坚持的学习下来!粟老师:
1.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
A、生后第1~2天出现黄疸,10天左右消退
B、生后第24小时出现黄疸,3天内进行性加重
C、生后第4~7天出现黄疸,10天后消退
D、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5~7天消退
E、生后第7天后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较轻,4~5天为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2.下列哪项因素与新生儿黄疸加重无关
A、饥饿
B、酸中毒
C、头颅血肿
D、碱中毒
E、便秘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碱中毒的情况下胆红素易与白蛋白结合,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的目的是
A、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B、治愈该病
C、改善惊厥
D、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E、增加维生素D生理作用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治疗的目的为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柯萨奇病毒
E、草绿色链球菌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故选A。
5.下面关于热性惊厥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发作前后一般状况良好
B、惊厥多发生于发热早期体温骤升阶段
C、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明显遗传性
D、感染和发热两方面因素特征是惊厥的内在基础
E、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5岁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肾炎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做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故选B。
1.体质指数(BMI)是指
A、体重(kg)/身高(m2)
B、体重(kg2)/身高(m2)
C、体重(kg)/身高(m)
D、体重(kg2)/身高(m)
E、以上都不是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体质指数作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2.下列哪类患者无须填写健康体检表
A、老年人
B、高血压者
C、2型糖尿病
D、严重精神障碍者
E、肺结核患者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健康体检表用于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的年度健康检查。肺结核患者、孕产妇和0~6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一般居民的健康检查可参考使用。
3.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A、健康观问题,故意不服药
B、诊断、治疗不正确
C、处方过大
D、老年人记忆力差
E、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诊断、治疗不正确;处方过大,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吃错药的事时有发生。所以选A。
4.老年人的基础代谢,一般比年轻人下降
A、5%~10%
B、10%~15%
C、15%~20%
D、20%~25%
E、25%~30%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由于老年人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如雄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减少,体内分泌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基础代谢率下降15%~20%。
5.年龄增长伴随的生理变化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下列哪项因素与此无关
A、肝脏质量减轻
B、肾功能减退
C、肝酶活性降低
D、心排出量降低
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无关。
1.患儿,2岁。昨晚吃鸡腿3只,夜间阵阵哭闹,呕吐2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消食化滞,运脾和胃
B、运脾和胃,清肠化湿
C、运脾和胃,祛风散寒
D、运脾和胃,健脾益气
E、运脾和胃,温补脾肾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伤食泄泻主要症状:脘腹胀满,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腐浊,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或指纹淡紫。
治法:消食化滞,运脾和胃。
常用中成药:小儿化食丸。
2.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湿热伤中
B、脾虚泄泻
C、脾肾阳虚
D、食滞胃肠
E、寒湿内盛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泄泻之寒湿内盛主要症状: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泄泻暴起,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
3.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
A、经行小腹绵绵作痛,小腹空坠喜按揉
B、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耳鸣
C、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行经量少,色暗有块
D、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
E、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痛经寒凝血瘀证主要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有推后,量少,经色暗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暗,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痛经丸。
4.因气滞血瘀而致痛经,最佳选方
A、痛经丸
B、血府逐瘀胶囊
C、少腹逐瘀颗粒
D、柴胡疏肝丸
E、开郁种玉汤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痛经气滞血瘀证主要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
5.胃痛肝气犯胃证的治法是
A、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C、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E、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胃痛肝气犯胃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常用中成药: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
1.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
B、霍乱
C、艾滋病
D、麻风病
E、流行性感冒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2.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或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以下证明文件。除了
A、疾病诊断书
B、健康证明书
C、死产报告书
D、死亡证明书
E、医疗纠纷分析证言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或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3.必须由病人及其家属或者关系人签字同意的诊疗行为包括
A、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B、除门诊手术以外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C、除表皮手术以外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D、手术、非常规性的检查、特殊治疗
E、手术、创伤性检查、实验性治疗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需取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同意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责任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4.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几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2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6小时
E、12小时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下列病历资料患者无权复印的是
A、门诊病历
B、住院志
C、体温单
D、医嘱单
E、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这些是无权复印的,故选E。
安卓教育培训学校热门专业
保健按摩师、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收银员、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等二十多个专业。
报名-295320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