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西医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6月19-27日进行,你复习的怎么样?在此搜集整理了中医和中西医考试真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考生回忆版21中医(执业/助理)技能考试题目(答案仅供参考)
刘某,女,45岁,已婚,公司职员。年1月2日初诊。患者平素工作压力较大。1月
前表示咽中有异物,咳之不出,吞之不下。且随情绪而变化。现症:精神抑郁,胸部闷塞,
胁肋胀满,苔白腻,脉弦滑。请与噎膈相鉴别。
答题:
中医疾病诊断:郁证
中医证型诊断:痰气郁结证(梅核气)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咽中如有异物,咳之不出,吞之不下。精神抑郁,
胸部闷塞,胁肋胀满,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郁证痰气郁结证。病因病机为气郁痰凝,阻
滞胸咽。
李某,女,35岁,已婚,职员。年1月23日初诊。患者长期情志抑郁,近日出现乳
房肿块,且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遂来就医,
苔薄黄,脉弦滑。
请与乳岩相鉴别。
答题:
中医疾病诊断:乳癖
中医证型诊断:肝郁痰凝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出现乳房肿块,且肿块随喜怒消长诊断为乳癖。
胸闷胁胀,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肝郁痰凝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
遂,忧郁不解,久郁伤肝,阻滞气机蕴结于乳房胃络而引起乳房疼痛肿块。
周某,男,80岁,已婚,退休干部。年11月28日初诊。
患者近5年来常感心悸,伴有胸闷,加重2周。现症: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
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细而滑。
答题:
病名:心悸
证型:水饮凌心证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李某,男,45岁,已婚。
患者昨晚露宿受寒,鼻塞,喷嚏。在家自服抗生素,效果不明显。现肢体酸重,咳嗽痰黏,
鼻塞流浊涕,头晕,心烦口渴,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
答题:
病名:感冒。
证型:暑湿感冒。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张某,男,32岁,未婚,农民。年3月2日初诊。
患者1天前因淋雨受凉而出现小腹疼痛,现症:小腹拘急疼痛,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
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答题:
病名:腹痛。
证型:寒邪内阻证。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汪某,女,38岁,已婚,工人。年6月18日初诊。
患者经常排便时有肿物脱出,点滴下血,肿物可自行还纳。3天前肛门内肿物脱出后不能还
纳,逐渐出现坠胀疼痛。查体:截石位:肛门左下方可见肿物,色紫暗,内有硬结,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肛缘水肿。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答题:
病名:痔
证型:气滞血瘀证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代表方剂:止痛如神汤加减。
刘某,男,74岁,已婚,农民。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6个月前晨起后发现左侧肢体
活动不利,伴饮水咳呛,医院治疗。现症:左侧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口舌歪
斜,口角流涎,舌质淡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疾病诊断:中风。
中医证型诊断:恢复期气虚络瘀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为主症,诊断为中风。发病已半年,仍有半身不遂,
肢软无力,面色萎黄,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舌质淡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辨证为恢复期
气虚络瘀证。年老体衰,五脏积损,气虚血瘀,脉阻络痹,而引发本病。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口僻鉴别。中风以猝然昏仆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
昏仆,仅以喝僻不遂为特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口僻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
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但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症状,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
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中医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黄芪30g,赤芍10g,川芎12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当归15g,怀
牛膝12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宋某,女,44岁,已婚,教师。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平素情绪不畅,常感胃脘不适,咽喉
部有梗阻感,进食顺畅。3天前与人争执后,症状复作,并出现呕吐。现症:呕吐吞酸,嗳气频繁,
胸胁胀痛,纳欲欠佳,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中医疾病诊断:呕吐。
中医证型诊断:肝气犯胃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呕吐吞酸为主症,诊断为呕吐。嗳气频繁,胸胁胀痛,纳欲欠佳,舌质红苔
薄腻,脉弦,辨证为肝气犯胃证。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引发本病。中医类
证鉴别:需与噎膈鉴别。呕吐与噎膈,皆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
膈之病,进食噎膈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中医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剂:四七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苏叶12g,厚朴15g,半夏9g,茯苓12g,香附9g,栀子6g,生姜9g,大枣
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患者女,31岁,.12.25就诊,现患者有生育欲望,患者一年前因忙于工作巴拉巴拉的,
肋间胀痛,身形逐渐变胖,然后月经情况,末次月经,.5.20肋间痞满,作呕,神疲乏
力,带下量多,色白,粘腻,台白腻,脉滑
患者,女,35岁,已婚,职工。年2月13日初诊。
患者突发丘疱疹,呈片状对称分布于头面、耳后、手足等处。现症: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
休,抓破渗液流脂水,自觉灼热、剧烈瘙痒;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湿疹。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浸淫证。
西医诊断:湿疹。
西医诊断依据:略。
中医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萆薢渗湿汤合三妙丸加减。
刘某,女,23岁,未婚,职员。年1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6月前因暴怒月经突然停闭,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
痛,拒按,舌边紫暗有瘀点,脉沉涩。(助理不考)
答案:
病名:闭经
证型: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曾某,女,3岁。年9月4日初诊。
患儿腹泻6天。大便日行10余次,水样便。现症:精神不振,啼哭少泪,口渴多饮,无发
热,无呕吐,目眶轻度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尚温,小便短少,口唇干,舌红少津,苔少,
脉细数。
答案:
病名:小儿泄泻。
证型:变证-气阴两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丁某,男,2岁。年11月5日初诊。
患儿两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喘促,痰多,经抗生素治疗,症状未缓解,并出现抽搐伴神昏。
现症:壮热不退,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唇紫绀,两目上视,气促痰鸣,舌红,苔黄,脉
数,指纹青紫,达命关。
答案:
病名:肺炎喘嗽。
证型:变证-邪陷厥阴证。
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朱某,女,7岁。年10月9日初诊。
患儿平素体弱易感冒,3天前家人带其外出游玩,回来后即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达39℃自
服小柴胡冲剂及退热药后热退复起,遂来就诊。现症: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促,痰
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案:
病名:肺炎喘嗽。
证型:风寒闭肺证。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华盖散加味。
刘某,男,48岁,干部。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1周前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后,皮肤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
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查体:皮损潮红、丘疱疹,对称分布。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答案:
病名:湿疮(急性)。
证型:湿热蕴肤证。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乔某,男,25岁,未婚,工人。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3小时前因饮酒过量,出现胃脘部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纳呆恶心,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案:
病名:胃痛。
证型:湿热中阻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周某,女,54岁,己婚,工人。年8月7日初诊。患者昨日外出,于户外工作1天,
今晨出现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遂来就诊。现症:大便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
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请与泄泻相鉴别。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痢疾
中医证型诊断:湿热痢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诊断为痢疾。大
便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痢。
患者受湿热之邪侵袭肠腑,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王某,4岁。年8月8日。患儿昨日外出游玩,中午食入过多炸鸡。大便稀溏,夹有未
消化的食物残渣。遂来就医。现症见:大便酸臭如败卵,脘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
嗳气酸馊。舌苔厚腻,脉滑数,指纹滞。请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小儿泄泻
中医证型诊断:伤食泻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儿大便稀溏,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诊断为小儿
泄泻。大便酸臭如败卵,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嗳气酸馊。舌苔厚腻,脉滑数,指纹滞。辨
证为伤食泻证。患儿脾胃素虚,伤于饮食,困阻中焦,下注大肠,而成泄泻。
①肺胀---痰湿蕴脾;湿疮--血虚风燥
②脱疽---血脉瘀阻;腹痛--湿热壅滞
①胁痛一肝气郁滞一柴胡疏肝散加减
①崩漏一脾虚—固本止崩汤
②痢疾一休息痢—连理汤
喘证一实喘(风寒壅肺)一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一与哮喘鉴别
①中风一脱证(阴竭阳亡)一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①湿疹一湿热浸淫证一草薢渗湿汤合三妙丸加减
①呕吐一肝气犯胃证一四七汤加减一与噎膈鉴别
①中风一气虚络瘀证一补阳还五汤加减一与口癖鉴别
①郁证一痰气郁结证一半夏厚朴汤加减
①小儿泄泻—--伤食泻--消食化滞和胃止泻--保和丸加减--细菌性痢疾
①痢疾一湿热痢一芍药汤加减
①黄疸一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一一茵陈蒿汤
②痛经一气血虚弱:益气补血止痛一一圣愈汤
①胃痛一湿热中阻一清中汤加减
①腰痛一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一一四妙丸
②紫癜一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一一犀角地黄汤
①肺炎喘嗽一风寒闭肺证一华盖散加味
①鼻咽癌化疗后,现在想用中药调理,证型不确定
②手足口病一邪犯肺脾:宣肺解表,清热化湿一一甘露消毒丹
①肺炎喘嗽一变证(邪陷厥阴证)一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①小儿泄泻一变证(气阴两伤)一人参乌梅汤加减
①闭经一气滞血瘀证一血府逐瘀汤加减
①咳血一肝火犯肺证一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一与口腔出血相鉴别
②积滞一-脾虚夹积一健脾丸一与疳证相鉴别
①心悸一心阳不振证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②手足口病一湿热蒸胜证+清瘟败毒饮
①不寐一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一一归脾汤
②肺炎喘嗽一肺脾气虚:补肺益气,健脾化痰一一人参五味子汤
①消渴一中消一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一一玉女煎
②水痘一常证一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一一清胃解毒汤
①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一一加味四物汤
②带下病一带下过少一肝肾亏损:滋补肝肾,养精益血一一左归丸
第二站:
试述脉诊的操作方法。
答案:
(1)操作准备
①器材准备:脉枕;②医者准备:双手清洁消毒调匀呼吸;③患者适当休息,取坐位。
(2)操作过程
①嘱患者自然的伸出前臂,手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手臂要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将脉枕置
于腕下(左取右,右取左)。②选指:医者取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目,和患者的皮肤成45度
角,三指齐平。③布指:中指定关(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关前食指定寸,关后无名
指定尺(布指,根据身形布指疏密度)。④运指寻找患者脉搏跳动比较明显的点。总按:轻取中
取、重取;单诊:寸、关、尺。观察患者的脉位、脉次、脉形、脉势。一般脉诊每侧不少于1
分钟,两侧以3分钟为宜。一侧结束,换手操作。
(3)操作结束
报告结果:该患者脉象从容和缓,节律整齐-致,尺部沉取不绝。操作完毕。
叙述并演示舌诊的操作方法
答案:
(1)操作准备
①器材准备:消毒的压舌板、消毒纱布条、清洁水等;②患者准备:患者采取坐位;③医生准备:
双手消毒,带好帽子口罩,医者的姿势可略高于病人,视线高于患者舌面,在自然光线下。
(2)操作过程
①嘱患者头略后仰,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②望舌先察舌质,再察舌苔。察
舌质时先察色,再察舌形,次察舌态。察舌苔时先察苔色,再察苔质,次察舌苔分布。对舌分
部观察时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观察舌根部;③嘱患者转舌:观察舌体转动是否灵
活;④嘱患者抬舌:观察舌下络脉有无曲张、青紫;⑤刮舌:若舌苔过厚,或者出现与病情不相符
合的苔质、苔色,检查者使用刮舌板从舌根至舌尖轻刮3次,观察有无染苔,舌苔有根无根。
(3)操作结束
报告考官,该患者淡红舌,薄白苔,舌边无齿痕软硬适中,动态灵活,舌下络脉无青紫迂曲。
脉诊,望舌,捏脊
脉诊,隔姜灸,乳房问诊,中脘、梁丘,偏头痛主穴
脉诊,三阴交、中极定位,中极穴舒张进针,血瘀头痛问诊
脉诊,肺俞、孔最定位,孔最单手进针,刮法
脉诊,丘墟、支沟,指按进针,外感咳嗽配穴
脉诊,三阴交、中极定位,中极舒张进针,血瘀头痛问诊
第三站:
移动性浊音叩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腋淋巴结触诊、腋窝淋巴结触诊;手术消毒;脊柱压痛叩击痛的操作
颈部淋巴结触诊;戴无菌手状;甲状腺峡部触诊肿大分布
考生回忆版21中西医(执业/助理)技能考是题目(答案仅供参考)
那某,女,62岁,已婚,退休。年2月18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出现关节肿痛,以双肘、腕及掌指关节明显,关节肿痛为游走性对称性出现,并
逐渐加重,疼痛以晨起为重。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痹症。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痹阻证。
方药:四妙丸加减。
西医疾病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西医诊断依据:
略。
西医治疗措施:
1.休息,物理疗法
2.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及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
4.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
5.植物药制剂,雷公藤。
6.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a拮抗剂。
7.药物疗效不满意可外科手术治疗: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
患者,女,35岁,已婚,工人,年10月15日初诊。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力下降,曾医院检查,诊断为贫,血。近1周自觉乏
力加重,今晨出现牙龈出血、鼻血,遂来我院就诊。现症:面色苍白,口唇及爪甲色淡,心
悸乏力,活动尤甚,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虚劳。
中医证候诊断:肾阴阳两虚证。
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西医诊断依据:略。
中医治法:滋阴助阳,益气补血。
方剂: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患者,女,35岁,已婚,职工。年2月13日初诊。
患者突发丘疱疹,星片状对称分布于头面、耳后、手足等处。现症: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
休,抓破渗液流脂水,自觉灼热、剧烈瘙痒;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疾病诊断:湿疹。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浸淫证。西医诊断:湿疹。
西医诊断依据:略。
中医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萆薢渗湿汤合三妙丸加减。
患者,男,55岁,已婚。年4月7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食多、饮水多、尿多
而体重减少。现症:形体肥胖,肌肉酸胀,四肢刺痛,舌暗。
查体:T:36.2℃.P:次/分,R:18次/分,BP:/70mmHg。面红,舌暗,脉涩。
辅助检查:尿糖测定:尿糖阳性。血糖测定: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h血糖12.1mmo/L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消渴。
中医证候诊断: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糖尿病。
西医诊断依据:略。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剂: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盖某,女,38岁,已婚,工人。年6月9日初诊。
患者6个月前出现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曾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治疗,症状有所
减轻。现症:咳嗽无力,少痰,时有痰中带血,血色淡红,咳声低微,伴气短。自汗,盗汗,
午后潮热,神疲乏力,畏风怕冷。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肺痨
中医证候诊断:阴阳两虚证
方剂名称:补天大造丸加减。
西医疾病诊断:肺结核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咯血,午后潮热,盗汗。
2.实验室检查左上肺密度较低的片状阴影,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西医治疗措施: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基本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化疗方法2HRZE/4HR,包括强化期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嚓酰胺和乙胺丁醇,隔日一
次或每周三次)和巩固期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隔日一次或每周三次)。
2.对症治疗咯血可用维生素K或安络血。
3.休息,营养支持。
李某,男,45岁,干部。年3月8日初诊。
患者有腹腔手术史。三天前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遇冷加重,得热稍减,腹部胀满,伴恶心,
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无排气排便。脘腹怕冷,四肢畏寒。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腹痛
中医证候诊断:肠腑寒凝证
方剂名称:温脾汤加减。
西医疾病诊断:肠梗阻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腹腔手术史,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
2.查体:腹软,稍有膨隆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脐周轻度压痛。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总数9X/L,中性粒细胞78%。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西医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4.灌肠疗法。
5.颠簸疗法。
孙某,女,5岁。15年1月19日初诊。
患儿4天前受凉后出现喷嚏,流涕,咳嗽,家长未予重视,自服急支糖浆治疗,昨日起患儿
咳嗽加重,出现发热,气喘,遂来就诊。现症:发热,咳嗽,气喘,喉间痰鸣,气急鼻扇,
面赤口渴,大便干结。
答案:
中医疾病诊断:肺炎喘嗽。
中医证候诊断:痰热闭肺证。
方剂名称: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西医疾病诊断:小儿肺炎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喷嚏,流涕,咳嗽;
2.症状:现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发热,气喘。
3.查体:T:39.3℃,P:次/分,R:30次/分。急性病容,口唇轻微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
肿大II度,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心率次/分钟。
4.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5X/L,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0%。胸部X线片示:
右下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西医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2.对症治疗:退热;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祛痰剂,雾化解痉。
以上就是关于“年中医和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部分真题”,你会了吗?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有关中医和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更多内容,敬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