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目前约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而罹患肾脏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至少有万人死于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第六大死因,大家一起来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吧!
每年需要常规体检,检查肾功能、尿常规等,医生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即可判断是否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若出现疲劳、乏力、食欲下降、血压升高、浮肿、少尿、全身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做相应检查,明确是否患慢性肾功能衰竭。
不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慢性肾脏病共分5期,而尿毒症只是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病程中的终末阶段。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遗传性肾病等。在我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糖尿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吸烟、贫血、高血脂年龄增加、营养不良均可能加快肾功能衰竭。原发疾病复发或加重、应用肾毒性药物、尿路阻塞、感染等也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也是最严重的阶段,原则上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以保证身体内环境稳定。药物治疗也是尿毒症治疗方式中的一种,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但目前仍未发现某种药物可以起到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因此,尿毒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
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主要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腹腔表面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反复向腹腔灌入透析液,通过弥散和渗透,将机体内部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随废旧透析液排到体外,同时由新鲜透析液补充必要的物质,达到清除体内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是通过血液透析机血泵的转动把血液引到体外,使流经透析机的血液在透析机内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排出体内废物、过多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然后再把血液回输至体内的过程。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选择
选择腹膜透析治疗后,如果不适应腹膜透析或腹膜透析效果不佳,可转换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后,如果身体本身也能满足做腹膜透析治疗的条件,可转换成腹膜透析。必要时可以同时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治疗方式。
供图供稿:肾内科吴丹丹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