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病日是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对于慢性肾脏病,很多人知之甚少,那么,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什么?下面就科普一下肾脏病知识。
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什么?
每年3月第二周的周四是世界肾脏病日,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主题为“与肾病相伴,过精彩人生”(LivingWellwithKidneyDisease)。
肾脏病,你了解多少?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受到病理性受损,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体液等系列的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引起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
目前,全世界有8.5亿人患有肾脏疾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0.8%,即十个人中就有一个肾脏病人。目前慢性肾脏病是全球死亡率中排第11位的疾病。慢性肾脏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正在迅猛增加,其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
预测到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五位的致死病因。然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却仅为12.5%。从日常饮食营养的调整到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从规律的随访、复诊到严格遵医嘱用药,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却又恰恰需要患者对疾病有良好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关于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很低调的脏器。药物的代谢、人体废物的排泄,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均离不开肾脏,除此以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可以起到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和骨骼生长等作用。
典型症状
1.排尿减少:当肾脏无法摆脱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时,就会发生尿液减少,甚至出现无尿。
2.肢体浮肿:体内大量废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情况下,会引起体液滞留,继而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迹象。尤其是脚踝、眼睑等部位。
3.疲劳虚弱:疲劳、虚弱、乏力等不良症反应常发生于A2、A3等级别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当中。并且随着病程发展,此类病症会逐渐加重。
4.体重减轻:部分病症患者发展至后期,由于累及消化系统组织,影响其正常转化吸收功能,会引起体重减轻、肌肉消瘦、厌食消瘦等继发性症状。
由于肾脏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不痛不痒,很难引起重视。如果肾脏病诊疗不及时,可能会逐步发展到慢性肾衰竭,一旦到了终末期肾病,就需要进行替代治疗,如透析治疗、肾移植等。因此要早期发现和预防慢性肾脏病,就要从平时加以重视。
如何早期识别肾脏病?
1、水肿。清晨有轻度眼睑肿胀及组织松弛处(如阴部)轻肿,或久坐久立后足背水肿、手指发胀等。
2、泡沫尿。小便后便池中泡沫明显增多,并且长时间后仍不能消退。
3、血尿。眼睛可见的肉眼血尿及尿液检查可发现的镜下血尿,也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讯号。
肾脏病早期主要症状是血尿、蛋白尿,临床上通常应用尿常规检查,对血尿、蛋白尿的出现及量的多少,作为评价肾脏受累、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九成以上的肾脏病,通过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疾病,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检查。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肾脏病?
1、糖尿病人;
2、反复呼吸道、尿道、肠道感染的慢性感染者,容易发生肾小球肾炎;
3、高血压患者;
4、高尿酸血症患者;
5、长期服用止痛药、抗菌素、中药等肾毒性药物者;
6、65岁以上老年人;
7、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
8、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小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9、反复紫癜者;
10、老年前列腺增生或者习惯憋尿者。
哪些坏习惯“伤肾”
全国血透病人登记资料显示,近年来20到44岁年龄段病人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此,青年人群也不要放松警惕!尤其是工作繁忙的白领一族,因为他们不少工作习惯都很“伤肾”。
一是长期对着电脑工作,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二是加班熬夜,又喜欢在加班的时候点外卖,大吃大喝,或加班时为了提神抽烟等,这些都会使肾脏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休息,从而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害。
记住八招,远离肾脏病
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肾脏病呢?遵循以下八个原则,可以降低患肾脏病发病和进展的风险。
01
适当运动
规律生活作息,锻炼身体,培养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可以长期坚持的体育健身活动方式,如有氧运动、球类运动和我国传统健身运动等。
02
控制血糖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病因。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及监测血糖,并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03
监测血压
中国目前有2.7亿人患有高血压,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高血压状况。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肾脏是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之一,要定期监测血压及尿常规和肾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4
控制体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年版)的建议,日常饮食注意以下几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保持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避免超重、肥胖,既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又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可以损伤肾脏的疾病。
05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尿量,保证肾脏的排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的钠、尿素等,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06
戒烟
吸烟不仅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肾脏来说,吸烟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研究表明,香烟中尼古丁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改变肾小管功能,加速慢性肾脏疾病恶化。
07
谨慎用药
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抑酸药以及某些抗生素等是常见的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因此应避免随意服用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注意监测尿液和肾功能。
08
定期检查
如果您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自己的尿常规和肾功能。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肾脏病变,早期干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