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的执业药师圈,一键 (一)简述 参考范围: 干化学试带法:pH5.0~7.0 (二)临床意义1.增高 (1)疾病:代谢性或肾小球性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2)用药:应用碱性药物2.降低 (1)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高热、失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二、尿比重(SG)(一)简述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1.~1. (二)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血容量不足等2.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炎、肾小球间质疾病、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多尿期及尿崩症等
三、尿蛋白(PRO) (一)简述 参考范围: 干化学试带法 定性:阴性。 定量:20~8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mg/24h尿时,称蛋白尿。 (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 由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持续时间短,诱因接触后消失。妊娠期妇女也会有轻微蛋白尿。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尿蛋白通常<3g/24h,但也可达到﹥20g/24h(肾病综合征)。 (2)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β-微球蛋白),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 (3)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肾脏正常,而血液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 (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其他如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所出现的蛋白尿为假性蛋白尿。
法规
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下称《药品目录》)1.《药品目录》的确定原则和条件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应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收载的药品;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标准的药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正式进口的药品。2.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药品以下药品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劳动保障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3.《药品目录》的分类、制定与调整《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包括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下同)、中药饮片(含民族药,下同)。西药和中成药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通用名,并标明剂型。中药饮片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药典名。《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遴选,并分“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已全部列入年版《药品目录》甲类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甲类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乙类目录”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增加和减少的品种数之和不得超过国家制定的“乙类目录”药品总数的1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目录》“乙类目录”中易滥用、毒副作用大的药品,医院级别分别予以限定。国家《药品目录》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目录》进行相应调整。国家《药品目录》的新药增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各地不得自行进行新药增补。
4.《药品目录》中药品使用的费用支付原则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使用《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所发生的费用按以下原则支付。使用“甲类目录”的药品所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使用“乙类目录”的药品所发生的费用,先由参保人员自付一定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往期知识点回顾:
每天学一点中药知识,你想要的全科重点!
年执业药师考试西药全科重点考点!
史上最强执业药师复习最强独门“葵花宝典”!
网络押题班终极优惠券免费领!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到我们的学习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