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
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
多发病和常见病
研究表明,我国慢性肾病
发病率大约是10.8%
患病人数为1.2亿
每10个成年人中
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
本期《健康生活馆》
就邀请了江阴市名中医
江阴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医院副院长
肾脏病学科带头人计忠宁
为大家讲解
慢性肾病的防治知识
专家介绍计忠宁
江阴市名中医,江阴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市政协常委,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肾脏病学科带头人,江阴市黄煌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年毕业于南京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年。擅长治疗蛋白尿、血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痛风、高血尿酸症、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各类继发性肾病,以及运用中医经方治疗肾亏、失眠等内科杂病。曾多次荣获江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二等奖,发表SCI论文和核心医学期刊论文多篇。
坐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点击观看完整版节目↓↓↓)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肾病,还有一类是继发性肾病。
原发性肾病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腰子病,我们专业上叫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病往往继发于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还有狼疮性肾炎等一系列疾病。以前血液透析的病人主要是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肾功能不全为主。近年来,每家血液透析中心都发现很多病人是由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痛风性肾病或者良性肾小球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比例在逐步上升。
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病慢性肾病早期没有明显表现,但是并非没有征兆,患者可能出现疲劳、乏力、腰痛、尿频、尿液泡沫多、浮肿等症状。慢性肾病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当肾脏受到轻微损伤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尿检异常,如:镜下血尿、蛋白尿;当损伤进一步发展时,肌酐、尿酸、尿素氮就会升高;而当达到重度损伤时,除了肌酐、尿酸、尿素氮的显著升高,患者还会出现水肿、少尿甚至无尿。
因此,当患者通过体检发现自己尿检异常,血肌酐、尿酸增高时,哪怕只是超出正常标准一点点,也一定要引起重视。
慢性肾脏病的可能表现,看看你是否存在:
1、水肿: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严重时水肿可出现在低垂部位,如双踝部、双下肢等。
2、排尿泡沫增多: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提示尿中蛋白排泄可能过多。
3、尿色异常: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且透明,如果尿色呈浓茶色、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
4、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每日尿量在毫升左右,如果没有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因素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饮水量不多情况下尿量每日超过毫升以上,应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等疾病。
5、夜尿增多: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一般不应有夜尿。如果夜尿增多,则可能为肾脏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6、面色苍白: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而肾脏疾病是导致贫血的较常见原因。
7、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发展至一定阶段也可导致肾损害,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出现高血压时,不可轻视,应及时进行肾脏相关检查并积极予以治疗。
8、腰痛:肾结石、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肿瘤等均可导致腰痛。出现腰痛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腰痛具体部位、发生时间、疼痛性质等,以便医生为您检查、诊断,使您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65岁。2、患高血压、糖尿病。3、有肾脏病家族史。4、有自身免疫性疾病。5、有全身感染。6、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总的来说,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做的就坚持三个原则:吃素点、吃淡点、不乱吃药。
吃素点就是要选择优质蛋白,普通慢性肾病患者一天食2两肉、1个鸡蛋、1份牛奶就够了,再适当补充一些米饭、蔬菜、水果,控制热量。杜绝油炸食品、烧烤食物。
吃淡点则是要选择低盐、低嘌呤的食物。平日生活中,患者要少吃、甚至不吃腌制品、海鲜、各种浓汤(肉汤、鱼汤、骨头汤、鸡汤等)、内脏。很多人为了不影响口感而选用低钠盐这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记住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要避免食用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加入了钾,这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钾血症甚至引起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这点要切记。
不乱吃药的原则,看起来容易,实则却不简单。因为慢性肾病属于慢性病,有人病急乱投医,相信各种所谓偏方、秘方,花去了很多金钱不说,病没看好,甚至可能导致肾病恶化,这是因为有些中草药也有肾毒性。关于慢性肾病的治疗,正规医疗单位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要相信专业医生所提供的治疗方案,所谓的“神药”并没有得到过任何认证,不仅费钱,还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另外,平日里患者还可以通过每天半小时至1小时的散步进行锻炼。散步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益处已得到国外多个研究证实。
了解肾脏关爱肾脏
对于慢性肾病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
尽早进行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图片及封面图来源于网络)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