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常以肾病综合征起病,治疗难度较大。
患者信息:张顺(化名),男,江苏省江都市人。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在樊川镇卫生院查体显示,尿蛋白3+、潜血3+,被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三天后消肿,但并未复查。年7月再次出现水肿,医院检查,尿蛋白3+、潜血4+,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尿红细胞变形率85%,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予以雷公藤和其他口服中药治疗,以尿蛋白2+和潜血2+出院。年10医院,查体显示尿蛋白3+、潜血3+,肾穿刺结果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慢性病变中-重度,综合诊断为“慢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高血压、2型糖尿病”,予以“益肾丸”的等院内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医院。
主管医生:刘云明
入院查体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2+、潜血1+,但尿糖已经3+,医院“小管间质慢性病变中-重度”的诊断,决定优先阻断小管间质的进一步损害。
对此,刘云明向患者解释,肾小球的受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肾小管-间质的受损不仅进展更快,而且造成的危害也更大。不仅容易造成肾脏萎缩,还可能会导致肾小动脉的淤塞,使整个肾脏缺血,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细胞坏死,导致肾衰竭进程的加速。
对于阻止肾细胞继续坏死,刘云明向患者详细医院的“四+七疗法体系”。所谓的“四”,是指“四个一”,即一剂中药、一瓶脉康、一副敷贴和一盆足浴。“七”医院七大中药治疗方法。二者相互配合,通过活血化瘀、调经理络,从根源上清理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改善肾细胞缺血的状态,从而达到阻止肾细胞继续坏死的目的。
刘云明告诉患者,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对症状的抑制,如果只针对症状,忽略了基础,自然会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经过将近两周的治疗,各方面情况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刘云明告诉患者,像他这种几十年病史的顽固性患者,在治疗方面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只贪图症状改善,这样只会耽误病情。
医生简介:
刘云明,医院肾五科科室主任,诚敬事佛,谦恭有礼,讲求朴实和平淡。
平等对待患者,以谦恭慈悲之心赢得患者尊敬,耐心向患者解释,绝不夸大。患者无不视他为友,虽治愈出院,仍联系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