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肾脏疾病的饮食治疗
第一节肾脏生理功能
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位于腹膜后,其大小、重量随年龄、性别而异。肾由肾单位、近血管球复合体,以及肾间质、血管、神经等组成。肾单位是制造尿液的主要场所,每肾各有肾单位约万个左右。肾脏的生理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通过上述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排泄代谢物的主要形式。其中含氮类废物如尿素、肌酸、肌酐等多数由肾小球滤过排出,部分有机酸如马尿酸、苯甲酸、各种胺类及尿酸等也有一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但主要由肾小管分泌排出。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肾小球每日滤过可达L,其中电解质成分与血浆基本相似。但实际上每日排出尿量仅为00~ml左右,尿比重为1.00~1.00。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肾小管来完成。近端肾小管主要负责滤过液的重吸收,其中滤过的葡萄糖、氨基酸%被重吸收,碳酸氢根90%,水、NaCl约70%被重吸收。近端肾小管除重吸收功能外,还与有机酸排泄有关。远曲小管特别是集合管是尿液最终成分调节的主要场所。这些小管上皮细胞可重吸收Na+,排出K+,以及分泌H+和NH4+,醛固酮可加强上述作用。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
肾脏可产生许多内分泌激素,有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肾脏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及活性维生素D。这些内分泌激素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前列腺素族及肾脏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作用于肾脏本身,参与肾脏血管舒缩以及水、盐代谢的调节,故又称为血管活性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对肾脏本身和全身各系统均有作用。
第二节肾脏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及营养治疗
肾脏疾病常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合并营养不良者较常见,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对肾脏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是制定营养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肾脏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常用方法和指标肾脏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应结合疾病的特点,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
(一)膳食调查1.饮食习惯、饮食嗜好:有助于患者配合和坚持营养治疗,正确选择食物,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
.食物摄入量和种类:这是膳食调查中较难准确的一项,患者"量"的概念不一致,陈述的量往往高于实际摄入量,特别是副食的量更难准确,直接影响氮平衡计算的准确性。如有食物模型,可提高准确性。膳食调查用4小时回顾法和日记法较准确。
.入水量:需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保留和排泄水的功能障碍,摄入水量过多或不足均可加重肾功能的损伤。计算入水量应包括饮水量、食品加工用水量及静脉输液量。应熟练掌握谷类制品含水量(如米饭、馒头、烙饼、切面、挂面、粥等)、各类蔬菜平均含水量等。
4.食欲:患者能否正常进食,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等。
(二)人体测量1.体重:测量实际体重,并与标准体重比较,是判断营养状况较敏感的指标。但动态观察体重变化更能客观反映营养不良的发生和程度,在某一段时间内自身体重的变化,可准确反映患者当前的营养状况。应注意患者是否有浮肿及是否使用利尿剂等。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反映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及肥胖程度的可靠指标。近来有资料报道,BMI>7时,对正常人属超重,对肾衰病人则可推迟透析的时间和减少病死率,BMI<7者正相反。所以建议肾脏病人的体重指数应控制在略大于7的范围。良好的营养状况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并可提高透析的疗效。
.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短期营养治疗变化较慢。
4.其他:注意皮肤、视力、口腔异味等。
(三)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常为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的主要依据,尿常规的不同发现,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1)蛋白尿:尿液中每日蛋白质排泄量不超过mg,如高于10mg,即称作蛋白尿。每日尿蛋白超过g,称作大量蛋白尿。
()血尿:正常人尿常规检查沉渣中每高倍视野不超过4个红细胞,若屡次超过/HP,则为显微镜下血尿。尿沉渣计数,1小时排出的红细胞应少于0万。
()管型尿: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同时出现,临床意义较大。
(4)白细胞尿:在尿沉渣检查时,白细胞超过/HP为异常。
.肾功能测定(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平均在90±10ml/min左右,女性较男性略低。
()肾血流量测定:正常值为~ml/min。
()稀释浓缩试验:测定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是1.00~1.00。正常4小时排尿在00~ml,每日尿量持续少于ml者称为少尿,少于0ml者称为无尿,应注意观察昼夜尿量,夜尿增多是肾衰较早出现的症状,也是观察疗效和肾衰进程的敏感指标。
(4)尿酸化功能检查:测定尿pH值。
()其他辅助检查:尿培养、肾盂造影、肾图、肾扫描、超声波、核磁及肾活体组织检查等。
二、肾脏病的营养治疗肾脏病的营养治疗,应以患者的营养状况、肾功能为依据,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嗜好,制定相应的饮食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1.能量:肾脏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供给充足的能量才能保证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充分利用。故能量供应标准为16~kJ/kg.d(0~kcal/kg.d),在纠正营养不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肾功能。
.蛋白质: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等)排泄障碍,为减轻肾脏负担,主张用低蛋白饮食治疗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加重肾功能恶化。肾功能不全时,血中必需氨基酸浓度下降,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升高。所以,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供给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鸡肉等。近年来不少学者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时发现,大豆蛋白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治疗作用可能优于动物蛋白质,大豆蛋白不仅可降低血肌酐,减少含氮代谢产物的积聚,还可缓解肾小球高灌注,稳定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血管硬化,延缓肾功能恶化。同时,还有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大豆蛋白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
(1)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接近鸡蛋蛋白质
()大豆蛋白含丰富的异黄酮物质。所以在控制蛋白质总摄入量的前提下,肾脏病患者可以选择大豆蛋白。
.水:肾脏通过对尿的浓缩功能来调节尿渗透压,排泄代谢产物。正常人每日入水量约为~00ml,每日尿量为00~ml左右。慢性肾衰病人每日入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00ml左右。患者如有多尿和夜尿增多,要警惕低钠血症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4.钠:钠供给量,应根据血钠水平、血压、浮肿程度及肾功能而定,一般每日可摄入食盐~g(包括酱油、咸菜、酱豆腐等),如伴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剂,食盐的摄入量可放宽。
.钾:体内钾主要由肾脏来调节,少尿合并高钾血症时,应严格限制钾盐摄入量,多尿合并低钾血症时,要注意补钾,应多选用含钾丰富的食物。
6.钙、磷:肾功能衰竭时,常合并低钙高磷血症,应给予高钙低磷饮食。
7.维生素: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B族、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由多种病因引起,本节重点讨论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临床表现本病发病前1~周常有扁桃体炎、咽炎等链球菌感染史,或发病前~4周曾患丹毒、脓皮病等病。然后突然起病,以水肿、血尿和蛋白尿最为多见,成人还常合并高血压、腰酸、腰痛,少数病人有尿频、尿急。患者还可有恶心、呕吐、头痛、疲乏、厌食等症状。本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毫无症状,仅尿常规略有异常。约有%~%的病例病情甚重,可表现为尿闭,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水肿见于70%~90%左右的病例,轻重不等,常在清晨起床时眼睑水肿,下肢及阴囊部也较显著,严重时可有胸腔积液。
(二)高血压见于70%~90%患者,程度不一,一般为轻度或中度。
(三)尿异常1.尿量:尿量在水肿时减少,一日尿量常在~ml左右,持续1~周后逐渐增加。恢复期每日尿量可达ml以上。少数病例每日尿量少于00ml,以至无尿,病情危重。
.血尿:几乎每例都有血尿,轻重不等。肉眼血尿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大多数天后转为镜下血尿,此后可持续很久,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
.蛋白尿:阳性率达9%以上,常为轻、中度蛋白尿,大量者较少见。
4.尿沉渣:早期除有多量红细胞外,白细胞也常增加,上皮细胞及各种管型也常见。管型中以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最多见,红细胞管型的出现表示病情的活动性。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C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C含量常增高,尤其在利尿期。
(四)肾功能测定表现不一,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肾功能不全,以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最为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而肾血流量大多正常,肾小管功能也有改变。
二、营养治疗的目的通过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盐、水的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减轻临床症状,预防合并症发生,保护肾功能。
三、营养治疗的原则1.食盐及出入量因大多数患者合并水肿和高血压,故应给予低盐饮食并限制入水量;若血压很高,水肿显著,则应给予无盐饮食,每日入水量应限制在0ml以内。
.蛋白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成人蛋白质每日供给0~40g为宜,或按0.6~0.8g/kg.d计算,其中优质蛋白应占60%左右。
.钾少尿、无尿时应限制钾的摄入,如用利尿剂,应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钾供给量。
4.能量每日供给~0kcal/kg为宜,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满足能量需要。必要时采用麦淀粉代替部分主食,以减少植物蛋白摄入。
第四节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故严格说来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多病因,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
二、分型及临床表现(一)普通型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不明显。尿蛋白(+)~(+++),离心尿红细胞~个或>10个/高倍视野和管型尿等。
(二)肾病型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三)高血压型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增高。
(四)混合型临床上既有肾病型表现又有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征象。
(五)急性发作型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持续进展过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经较短的潜伏期(多为1~日),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和休息后可恢复至原先稳定水平或病情恶化,逐渐发生尿毒症;或是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减退出现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临床分型不是绝对的,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三、营养治疗的目的根据不同病程及肾功能状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保护肾功能,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合并症发生。
四、营养治疗的原则(一)肾功能基本正常时的营养治疗1.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不超过1.0g/kg为宜,其中优质蛋白应占60%。
.食盐:食盐摄入量每日<4g。合并有明显的高血压、水肿时,应限制在每日~g。
.能量: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成人每日供给0~kcal/kg(16~kJ/kg),脂肪供给应小于全日总能量的0%。
4.应选用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餐次:每日4~餐。
(二)已存在肾功能减退时的营养治疗已有肾功能减退者,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0~40g,必要时可口服适量的必需氨基酸。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g。
第五节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引起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0~.g)、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
一、饮食治疗的目的通过饮食治疗供给患者充足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纠正负氮平衡,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程度,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二、饮食治疗的原则因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粘膜水肿及腹水,影响消化吸收,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饭。
1.蛋白质:因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机体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呈负氮平衡。故在肾病综合征的早期、极期,可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1~1.g/kg.d,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对于慢性、非极期的肾病综合征,应给予较少量、高质量蛋白0.7~1g/kg.d;如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给予低蛋白饮食0.6g/kg.d。
.脂肪:脂肪供能比≤0%总能量,S:M:P=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00mg。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占总能量的60%左右,应以多糖为主,适当减少简单糖的摄入。
4.矿物质﹑水和维生素:(1)水和钠:合并有明显的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钠和水的摄入,每日入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00ml左右。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g,禁用腌制食品,尽量少用味精及食碱。
()钾:如合并低钾血症,应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合并高钾血症,应注意避免含钾丰富的食物,无盐酱油含钾较高,应禁用。
()钙和维生素D:NS病人多伴发低钙血症,因此,每日钙摄入量应大于mg,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4)微量元素:由尿中丢失的铜、锌、铁等元素,可从正常饮食中补充。
()多选用富含维生素C及B族的食物。
.膳食纤维:燕麦、米糠等富含膳食纤维,可适量选食,以利于降脂及降低血氨,纠正酸中毒。
第六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CRF的分期现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清除率(CCr)>0ml/min,血肌酐(SSr)<1μmol/L,一般无临床症状。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0ml/min,SSr1~1μmol/L,临床上可出现轻度贫血、乏力、夜尿增多、疲劳、感染等。进食蛋白质过多及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等可加剧临床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CCr10~ml/min,SSr1~44μmol/L,临床上大多有明显贫血、消化道症状,可出现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尚不明显。
4.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CCr<10ml/min,SSr>44μmol/L,临床上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如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以及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
二、慢性肾衰患者营养状况评价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生化检验、人体测量、人体组成分析及饮食评价等。下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
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
本表摘自: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营养治疗的目的饮食疗法是慢性肾衰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以往只单纯强调低蛋白饮食,但长期进食低蛋白饮食可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据统计,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0%~0%,严重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衰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患病率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采取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疗法及α-酮酸疗法。营养治疗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纠正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减轻尿毒症的毒性反应,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程度,预防合并症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四、非透析治疗时的营养治疗原则(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CRF病人,每日入水量应补足前一日尿量,并外加00ml左右,如有出汗多、发热、室温高等情况,水的入量应酌增。钠摄入量,须根据血压、水肿、和4小时尿量而定。多数CRF病人每日食盐可在克左右,并根据病情予以调整。CRF病人,常出现低血钙,高血磷,应给予低磷饮食,磷摄入量每日应<mg。当高血磷时,可口服碳酸钙,每日~10g,分三次服。碳酸钙在肠道中与磷结合,从粪便中排出,可降血磷水平,并起到补钙的作用,降低血磷对残余肾有保护作用。在使用钙剂过程中,每1~周应查血钙,当血钙>.6mmol/L时,补钙应停止。(二)保证足够能量摄入饮食的能量,直接影响肌肉蛋白合成,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都如此。当蛋白摄入不足时,导致肌肉减少,肌原纤维分解,如果蛋白和能量都不足,则促使肌蛋白继续分解,以保证其它组织代谢。因此,能量摄入不足,间接可引起蛋白合成减少和肌蛋白分解。因此,营养治疗的基本措施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故每日应供给能量0~40kcal/kg(16~kJ/kg)。(三)低蛋白膳食1.非透析治疗时,应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膳食疗法,确保优质蛋白占/以上。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计算蛋白质摄入量。(1)在CCr0~40ml/min,SSr.8~.6μmol/L时,蛋白质摄入量为0.7~0.8g/kg.d;()在CCr10~0ml/min,SSr.6~.μmol/L时,蛋白质摄入量为0.6~0.7g/kg.d;()在CCr<10ml/min,SSr≥.μmol/L时,蛋白质摄入量为0.6g/kg.d。.低蛋白饮食的意义:(1)缓解残余肾小球三高现象;()减轻残余肾小管高代谢;()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的产生和蓄积,改善由此而产生的损害;(4)减少蛋白尿,改善由蛋白尿引起的损害;()减轻尿毒症症状;(6)减慢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为减少植物蛋白摄入,可用淀粉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经研究发现,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必需氨基酸(EAA)水平较正常人低,而非必需氨基酸(NEAA)水平较正常人高。EAA与NEAA比值失调是蛋白质合成下降的原因之一。如能减少食物中NEAA的摄入量,增加EAA的摄入量,可提高体内氮利用率,降低BUN水平。食物中主要由米、面和淀粉提供碳水化合物,慢性肾衰患者因限制蛋白质摄入,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供能比应占总能量的70%左右。米、面中含蛋白质约8~10%,淀粉类食物如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藕粉、粉丝、粉条等含蛋白质约0.~1.%,故在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膳食疗法时,为确保能量和优质蛋白的供应,必须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用麦淀粉等淀粉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以下是几种淀粉类食品的制作方法:(1)蒸饺:淀粉0克、青菜馅。用开水将淀粉烫熟透,稍凉后做成饺子剂,擀皮包馅做成饺子,上笼蒸熟。()粉肠:淀粉0克、鸡汤或肉汤、瘦肉末、盐及味精少许、肠衣。将以上原料调成糊状,灌入肠衣,分段扎紧,每段上扎几个针眼,上笼蒸熟,放凉后食用。()煎饼:淀粉0克、葱末少许、鸡蛋1个、盐及油适量,用凉水调成糊状,用平锅摊成煎饼。(4)烙饼:淀粉0克,用开水烫熟,擀成饼,撒上葱末、盐、芝麻,用适量油烙成饼。()排叉:淀粉克、鸡蛋1个、糖1克、芝麻少许。将淀粉烫熟透,稍凉后将鸡蛋、糖和芝麻揉入面中,擀成薄片做成排叉,用油炸熟。(6)面条:淀粉0克,烫熟透,稍凉后擀成面条,用油稍炸或上笼蒸熟,放入高汤稍煮即可食用。汤中可放入青菜、木耳、香菇、番茄、适量肉丝等。(四)脂肪供能比≤0%总能量,S:M:P=1:1:1。(五)适量进食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表:慢性肾功能衰竭食谱(kcal~80kcal)表:慢性肾功能衰竭食谱举例
总能量8.MJ(kcal)蛋白质40g(8%)脂肪46g(1%)碳水化合物g(71%)
(六)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低蛋白饮食(LPD)的缺点是限制过严,不能保证营养需要和正氮平衡,而且可加重CRF病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紊乱。患者对麦淀粉饮食的耐受力差,难以长期坚持,因此近年来,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的疗法有所发展。LPD加EAA,使LPD可以保持在低水平而不发生负氮平衡,从而达到降低肾小球滤过的目的1.应用方法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供给足够的热量,然后加用EAA,加用EAA后,食物蛋白质的来源可以任意选用,不必单调地以高生物价蛋白为主,这样可以增加患者选择食物的范围,增强食欲,有利于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医院报道,慢性肾衰时每日供给氨基酸的总量为1.8g,其中亮氨酸.g,异亮氨酸1.4g,缬氨酸1.6g,甲硫氨酸.g,苯丙氨酸.g,赖氨酸1.6g,苏氨酸1.0g,色氨酸0.g,组氨酸1.1g。EAA的服用方法主要为口服,对消化道症状重如恶心、呕吐的病人,短期内可以静脉滴注,每日0ml左右,以每分钟1ml左右的速度缓慢滴注。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头晕、面部发红等不适,而且不利于人体对EAA的吸收。EAA用量,须依据病情而定,EAA注射剂的各种组方,含量都不一致,需根据病情选用。如肾安干糖浆,每日0.1~0.g/kg,分~次化水服,并根据病情和营养状态及时调整。.适应证(1)无明显并发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低频度血液透析,加用EAA。()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纠正营养不良。(七)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α-酮酸是氨基酸的前体,通过转氨基或氨基化的作用,α-酮酸在体内可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α-羟酸也可通过类似作用转变为氨基酸。α-酮酸不含氮,它重复利用含氮代谢产物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这样既节省了氮源,又降低了血尿素氮,改善了氮平衡和血氨基酸的不平衡状态,补充了必需氨基酸,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纠正了营养不良。根据这一原理,应用某些EAA相应前体α-酮酸治疗CRF,可获得较好疗效。市售α-酮酸制剂商品名为肾灵,肾灵成分:含有种EAA,种α-酮酸或α-羟酸。1.α-酮酸制剂应用方法及剂量(1)与高热量、低蛋白饮食配合使用,每日热量摄入必须达到~40kcal/kg。()以肾灵为例,一般每日次口服,每次4~8片。()因该类制剂中含有钙盐,故高钙血症时忌用。(4)肾灵具有降低血磷的作用,服药期间须监测血磷。()可与透析疗法配合使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的作用:(1)降低血尿素氮,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营养不良。()降低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因含硫氨基酸和磷的摄入减少,蛋白代谢产物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得到改善。(4)减轻尿毒症症状,延缓CRF恶化。()使病人选择食物的种类增加,改善患者食欲,有利于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五、透析疗法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二种,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最常用和有效的血液净化疗法。血液透析疗法又称人工肾,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人工肾),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透析疗法替代了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腹膜透析是以腹膜为透析膜,以不断更换新鲜透析液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及毒素的目的。(一)透析病人的营养支持透析疗法可清除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及毒素,但透析时许多营养素也随之丢失,如血液透析每次约丢失氨基酸及肽类10~0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锌)的丢失;腹膜透析每日丢失蛋白质6~10g,如并发腹膜炎则丢失量可增加~倍以上,长期的透析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则可引起营养不良。(二)透析病人的饮食治疗:1.蛋白质:供能比为1~0%,或按≥1.g/kg.d计算,优质蛋白应占60%左右。.能量: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每日应≥kcal/kg(kJ/kg)。.碳水化合物:血透供能比为~60%,腹透供能比为%左右(不包括腹透液中的葡萄糖)。4.脂肪:供能比为%左右,饱和脂肪酸(S)应≤10%,胆固醇每日摄入量<00mg。.矿物质和维生素(1)钠:血液透析者钠摄入量按公式1g+g/尿(L).d计算。腹膜透析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为g左右。()钾:血液透析者钾摄入量按公式g+1g/尿(L).d计算。腹膜透析者不必严格限制钾摄入量。()钙:血透者每日供给1.0~1.g,腹透者每日供给1.~.0g。(4)磷:磷与蛋白质并存,优质蛋白中磷含量很高,因为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按≥1.g/kg.d计算,故不应单独考虑磷摄入量,而应根据病情,首先计算食谱中蛋白质的总量及优质蛋白所占的比例。()锌:透析病人往往味觉降低,可能与锌缺乏有关,味觉降低可引起进食减少及厌食,需注意监测,如缺乏应及时补充。(6)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B族、和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还可阅读如下相关文章1、营养学知识大普及1:营养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营养学知识大普及:"宏量营养素"介绍
、营养学知识大普及4:"微量营养素"知识介绍
4、营养学知识大普及:其它膳食成分
、营养学知识大普及6: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6、营养学知识大普及7:不同人群的营养
7、营养学知识大普及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8、营养学知识大普及9:营养学基础知识小结(A)
9、营养学知识大普及10:营养学基础知识小结(B)
10、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一:《中医基础理论》集完整视频讲座*潘毅主讲)
11、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二:《中医诊断学》7集完整视频讲座*朱文峰主讲)
1、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三:《中药学》79集完整视频讲座*张廷模主讲)
1、中医学四门基本课程系列讲座之四:《方剂学》8集完整视频讲座*邓中甲主讲)
14、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一:《黄帝内经》8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王洪图主讲)
1、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二:《伤寒论》7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郝万山主讲)
16、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三:《金匮要略》80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王雪华主讲)
17、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系列讲座之四:《温病学》7集完整视频讲座*珍藏版*刘景源主讲)
18、名人与中医0:习近平,对中医药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
19、名人与中医9:习仲勋与张仲景国医大学
0、名人与中医6:江泽民与中医渊源深
1、名人与中医:林彪笃信中医理论、而认为西医是骗人的、经常自己给自己开药方治病
、名人与中医1:鲁迅——从反对中医到渐渐发现中医的好处
、投资中药类股票需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