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3天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E
A.禁食肉类及动物血
B.禁服铁剂铋剂
C.禁服维生素C
D.禁食生鲜蔬菜
E.多吃水果
2.蛲虫卵检查的标本采集正确的是C
A.选取异常部分的新鲜标本,无异常时可多部位采集
B.采集脓液、血液或黏液处
C.透明薄膜拭子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皱襞处拭取
D.3天的脓血和稀软的粪便标本
E.脂肪膳食6天,从第3天起采集72小时内标本
3.关于粪便量,错误的是C
A.细粮和肉食者粪便量较少
B.粗粮和蔬菜为主者粪便量较多
C.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可使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
D.排便次数少、排便量增多多为肠道上段病变
E.排便次数增多、每次排便量减少多为肠道下段病变
4.艾滋病伴肠道隐孢子虫感染的粪便为D
A.脓样,含有膜状物
B.洗肉水样
C.红豆汤样
D.稀水样
E.白色淘米水样
5.米泔样便的特点为C
A.脓样,含有膜状物
B.洗肉水样
C.含有黏液片块的白色淘米水样
D.黏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
E.黄白色乳凝块或蛋花样
6.过敏性肠炎的粪便多为D
A.米泔样便
B.黏液便
C.鲜血便
D.胨状便
E.脓血便.
7.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等的粪便多为D
A.绿色
B.红色
C.白陶土色
D.果酱色
E.柏油色
8.胆汁淤积性黄疽病人粪便颜色为E
A.绿色
B.红色
C.柏油色
D.果酱色
E.白陶土色
9.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颜色一般为C
A.绿色
B.红色
C.柏油色
D.果酱色
E.白陶土色
10.粪便呈恶臭味的原因不包括E
A.慢性肠炎
B.胰腺疾病
C.消化道大出血
D.结肠或直肠癌溃烂
E.阿米巴肠炎
11.关于粪便隐血试验(FOBT),错误的是C
A.凡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或损伤都可使FOBT呈阳性反应
B.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试验
C.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的特异度为%
D.消化性溃疡FOBT呈间断性阳性
E.消化道恶性肿瘤FOBT呈持续性阳性
12.对于FOBT阳性病人首选的检查是A
A.局部视诊
B.肿瘤标志物
C.结肠镜
D.胃镜
E.小肠镜
13.霍乱、副霍乱病人的粪便为D
A.黏液性粪便
B.脓血便
C.鲜红色样便
D.米泔样便
E.白陶土样便
14.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一般是D
A.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B.粪便以红细胞为主
C.以黏液为主
D.以黏液及脓细胞为主
E.黏液混合于粪便中
15.鲜血便,血液常滴落于排便之后的是C
A.过敏性肠炎
B.慢性细菌性痢疾
C.肛裂或痔疮
D.阿米巴痢疾
E.溃疡性结肠
16.肠炎病人的粪便C
A.镜下满视野白细胞
B.镜下满视野红细胞
C.一般白细胞15个/HPF.
D.镜下红细胞、白细胞混合
E.镜下满视野脓细胞
17.胃蛋白酶缺乏者粪便中常见到B
A.淀粉样是颗粒
B.结缔组织
C.肌肉纤维
D.脂肪滴.
E.植物细胞
18.健康人粪便中的细菌--般为E
A.革兰氏阴性菌
B.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假丝酵母菌
E.大肠埃希菌
19.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C
A.消化道溃疡持续性阳性
B.钩虫病常阴性
C.消化道恶性肿瘤呈持续性阳性
D.克罗恩病常阴性
E.肠结核阴性
20.粪便常见的虫卵是A
A.蛔虫卵
B.钩虫卵.
C.蛲虫卵.
D.血吸虫卵
E.鞭虫卵
21.粪便中不能见到的虫体是D
A.阿米巴
B.隐性孢子虫
C.肠滴虫
D.丝虫
E.线虫
22.鲜红色粪便可见于B
A.胃溃疡出血
B.痔疮出血
C.胃黏膜病变
D..上消化道出血
E.十二指肠出血
23.痰液量较少的是A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肺水肿
E.肺脓肿
24.铁锈样痰主要是由于C
A.出血
B.脓细胞增多
C.血红蛋白变性
D.肺淤血、肺水肿
E.肺组织坏死
25.粉红色泡沫样痰是由于D
A.出血
B.脓细胞增多
C.血红蛋白变性
D.肺淤血、肺水肿
E.肺组织坏死
26.烂桃样灰黄色痰液是由于E
A.出血
B.脓细胞增多
C.血红蛋白变性
D.肺淤血、肺水肿
E.肺组织坏死
27.黄色、黄绿色痰是由于B
A.出血
B.脓细胞增多
C.血红蛋白变性
D.肺淤血、肺水肿
E.肺组织坏死
28.黄色或黄绿色痰--般不见于D
A.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
D.肺癌
E.肺脓肿
29.浆液脓性痰--般见于B
A.肺结核
B.肺脓肿
C.肺水肿
D.肺癌
E.肺梗死
30.黏稠、无色透明或灰色、白色、牵拉成丝的痰液一般是A
A.黏液性
B.浆液性
C.浆液脓性
D.血性
E.黏液脓性
31.急性肺水肿病人痰液的颜色常是C
A.黄色
B.黄色或黄绿色
C.粉红色泡沫
D.铁锈色
E.棕色
32.呼吸道化脓性感染病人痰液的颜色常是C
A.红色
B.棕褐色
C.黄色或黄绿色
D.灰白色
E.粉红色
33.痰液显微镜检查正常的是B
A.可见少量红细胞
B.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
C.可见夏科-莱登结晶
D.胆固醇结晶
E.肺泡巨噬细胞
34.脑脊液的主要形成部位是D
A.硬脑膜
B.蛛网膜下腔
C.软脑膜
D.脑室脉络丛
E.中脑水管
35.健康成人脑脊液量(ml)为C
A.~
B.90~
C.80~
D.90~
E.~
36.脑脊液的获得是通过B
A.骨髓穿刺术
B.腰椎穿刺术
C.胸腔穿刺术
D.腹腔穿刺术
E.心包腔穿刺术
37.关于脑脊液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B
A.第一管作细菌学检验
B.第一管作细胞学检验
C.第二管作免疫化学检验
D.第三管作细胞学检查
E.怀疑肿瘤时另留管作脱落细胞学检查
38.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标本采集时机是发病后E
A.9~10天
B.7~8天
C.5~6天
D.3~4天
E.1~2天
39.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标本采集时机是发病后A
A.1~3周
B.4~5周
C.5~6天
D.3~4天
E.1~3天
40.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C
A.有脑膜刺激征
B.脱髓鞘疾病
C.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D.可疑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和肿瘤颅内转移
E.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
41.有关酮体,错误的是B
A.脂肪氧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
B.健康人血液中无酮体
C.主要用于判断与评价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
D.诊断糖尿病酸中毒或昏迷有极高的价值
E.服用降糖药可使尿酮体呈阳性
42.尿液中的非均一性红细胞的原因,不包括B
A.肾小球肾炎
B.尿路结石
C.肾盂肾炎
D.肾结核
E.肾病综合征
43.闪光细胞主要见于C
A.肾移植排斥反应
B.膀胱炎
C.肾盂肾炎
D.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E.阴道炎和宫颈炎
44.尿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多常提示D
A.膀胱炎,
B.肾盂肾炎
C.尿道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阴道炎
45.管型形成的条件,错误的是B
A.原尿中有清蛋白、T-H蛋白
B.肾小管有浓缩和碱化尿液能力
C.尿流缓慢
D.有局部性尿液淤积
E.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46.关于管型,错误的是B
A.管型体积越大越宽表明肾脏损伤越严重
B.管型的消失提示病情好
C.细胞管型提示病变在急性期
D.颗粒管型提示肾单位淤滞
E.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47.多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出现于慢性肾衰竭提示预后不良的是C
A.细胞管型
B.颗粒管型
C.肾衰竭管型
D.脂肪管型.
E.蜡样管型
48.偶见于健康人晨尿的是D
A.细胞管型
B.颗粒管型
C.肾衰竭管型
D.透明管型
E.蜡样管型
49.提示肾单位长期阻塞、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的是E
A.细胞管型
B.颗粒管型.
C.肾衰竭管型
D.脂肪管型
E.蜡样管型
50.属于尿液中生理性结晶的是B
A.胆红素结晶
B.草酸钙结晶.
C.胱氨酸结晶
D.亮氨酸结晶
E.酪氨酸结晶
51.属于尿液中病理性结晶的是A
A.胆固醇结晶
B.磷酸盐结晶
C.马尿酸结晶
D.尿酸结晶
E.非结晶型尿酸盐
52.hCG呈阴性的是C
A.早期妊娠
B.宫外孕
C.消化性溃疡穿孔
D.不完全流产
E.葡萄胎
53.hCG检查的目的不包括C
A.诊断早孕
B.监测孕早期反应.
C.诊断急性阑尾炎
D.监测滋养层肿瘤
E.诊断Down综合征
54.本周蛋白阳性可见于的疾病,但除外C
A.多发性骨髓瘤
B.原发性淀粉样变
C.再生性障碍性贫血
D.恶性淋巴瘤
E.巨球蛋白血症
55.尿液检测的局限性不包括E
A.检查结果易受饮食影响
B.尿液各种成分变异和波动范围大
C.尿液易被污染
D.与其他成分相互干扰
E.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56.关于生理性蛋白尿,不正确的是B
A.常见于年轻人
B.多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C.诱因解除后即消失
D.常在剧烈运动、冷热刺激后出现
E.出现时间短
57.引起肾小球蛋白尿的疾病,但除了B
A.肾小球肾炎
B.肾盂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高血压
E.糖尿病
58.对肾脏实质性严重病变有诊断意义的是E
A.细胞管型
B.脂肪管型
C.透明管型
D.颗粒管型.
E.蜡样管型
59.健康男性尿液中可见到少量的B
A.新月型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小圆上皮细胞
60.健康人清晨尿液可见到的是B
A.上皮细胞管型
B.透明管型
C.颗粒管型.
D.细菌管型
E.蜡样管型
61.碱性尿中易出现的是A
A.尿酸钙结晶
B.亮氨酸结晶
C.尿钠结晶
D.胱氨酸结晶
E.磺胺结晶
62.尿镜检白细胞明显多于红细胞,可见白细胞管型,蛋白质增高不明显,常见于C
A.肾病综合征
B.肾小球肾炎
C.肾盂肾炎
D.膀胱炎
E.肾结石
63.慢性肾炎晚期病人尿中容易见到C
A.红细胞管型
B.白细胞管型
C.颗粒管型
D.蜡样管型
E.透明管型
64.不是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C
A.尿液浓缩,T-H蛋白浓度增高
B.尿流缓慢
C.肾小管内环境碱化
D.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E.肾小管内环境酸化
65.不会引起肾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是E
A.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
B.酸碱度变化
C.渗透压变化
D.介质张力
E.尿酸代谢产物
66.尿液中红细胞的多形性变化大于50%,应首先考虑为C
A.急性膀胱炎
B.血友病.
C.肾小球肾炎
D.肾结石
E.肾肿瘤
67.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的是C
A.红细胞管型
B.透明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颗粒管型
E.脂肪管型
68.尿液中肾上皮细胞管型增多主要见于A
A.肾小管病变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膀胱炎
E.尿路感染
69.多见于肾病综合征的是E
A.颗粒管型
B.透明管型
C.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E.脂肪管型
70.诊断肾源性血尿的指标是D
A.非均一性红细胞80%
B.非均一性红细胞50%
C.均一性红细胞80%
D.非均一性红细胞80%
E.均一性红细胞80%
71.红细胞管型可出现于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小管坏死
C.肾病综合征
D.肾衰竭.
E.间质性肾炎
72.红细胞在低渗尿中常发生E
A.凝固
B.皱缩
C.溶解
D.肿胀
E.淡影
73.不符合肾盂肾炎诊断的尿液变化是A
A.红细胞多于白细胞
B.可见闪光细胞
C.尿蛋白(++)
D.肾小管上皮细胞
E.小圆细胞较多
74.不符合膀胱炎的尿液变化的是B
A.可见大圆上皮细胞
B.颗粒管型(++)
C.脓细胞(+++)
D.可见闪光细胞
E.三杯试验,脓细胞见于第三杯
75.蜡样管型主要见于D
A.急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间质性肾炎
D.慢性肾炎晚期
E.中毒性肾炎
psychiatry
1.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1)FOBT是粪便检查最常用的筛查项目,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查指标,其连续检查对早期发现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
(2)当FOBT阳性时,应及时检查出血源。如果未能查到出血源,则有可能为假阳性,应该在3~6个月之后再重新检查FOBT,直至检查到出血源或排除出血为止。
(3)由于FOBT简便、价廉、对病人无危害,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建议对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或2年进行1次FOBT筛查。但有些胃肠道出血是间歇性的,为了降低误诊率,必须对同一病人的不同标本检查3~6次。
2.粪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标本要新鲜,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剂和污水等,以免破坏其有形成分和病原体等。
(2)应选取含有黏液、脓液和血液等病理成分的部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可于其表面和深处多部位采集标本。
(3)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并于标本采集后1小时内完成检查,否则可因消化酶、酸碱度变化以及细菌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粪便有形成分的破坏。
(4)采集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有盖,不吸水和渗漏;细菌学检查要采用灭菌有盖的容器采集标本。.
(5)任何标本都应视为潜在的高危病原菌感染源,采集标本时要特别小心。务必使用合适的器具移取标本,避免被感染或污染环境。
3.隐血: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红细胞已被消化分解,粪便外观无血色,且显微镜检查也未发现红细胞者为隐血。
4.隐血试验:采用化学方法或免疫学方法检查粪便微量出血的试验称为粪便隐血试验。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黄秋园毕静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