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了糖尿病是一定会得上肾病吗?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糖尿病肾病可谓是糖友的终极杀手,在临床上很常见,它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糖尿病肾病如何尽早发现端倪!
哪些“糖友”容易得糖尿病肾病?
不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都会得糖尿病肾病,有以下两个特征的“糖友”相对容易出现肾脏问题:
特征一
糖尿病病程比较长。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长达5-10年的缓慢过程,使之肾功能逐年走下坡路。所以,有5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一定要注意肾脏问题。
特征二
年龄越大越容易得糖尿病肾病。50岁以上的老糖友,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肾脏负担大,因此老年人是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目标人群。
以上两种糖友都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人群,应该在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才能预防糖尿病肾病。
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
糖尿病肾病一般包括五期:肾小球高滤过期、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可预防的,只要能及早发现肾损伤,合理保护,就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01
尿中出现蛋白
“尿中泡沫多吗?”患者常常会被这样问到,这是糖尿病损害了肾小球等微血管所致,尿蛋白现象早期呈间歇出现,运动后出现,如果休息时没有,而在运动后出现或尿蛋白进一步增多,称之为运动型蛋白尿。
目前临床上多通过查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果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表示早期糖尿病肾损害,应加强治疗,以减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02
夜尿增多
患者还会被医生询问:“夜尿多吗?”夜尿增多为肾小管功能受损所致,说明肾脏已经受累。正常人白天尿量多于夜间尿量,当肾小管受损时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
03
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则表明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了。这可能已经达到糖尿病五期了,应尽早行肾脏替代治疗。
这一招让你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端倪”!
医生指出,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就是定期查尿。
尿常规检查主要看“尿蛋白”这个指标,正常人的“尿蛋白”呈阴性,如果为阳性(出现“+”),则可能提示有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问题。
普通尿常规的价格不贵,却能提供许多肾脏健康的重要信息,建议糖尿病病人把尿常规实现常规化,无论年度体检,还是复查糖尿病,最好都加入尿常规,筛查看看有无蛋白尿。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
预防糖尿病肾病关键做好四件事
1、积极控制血糖,做到“四要”
一要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二要坚持服用降糖药,三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焦虑以及炎症感染等对血糖不利的因素;四要注意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也会加速肾功能的损害。
2、不要自行乱用药
尤其是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比如抗炎镇痛类药物,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
3、饮食有节,清淡少盐少油
糖尿病患者每日吃盐最好少于2克。钾和蛋白质也不能摄入过多,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但要少吃植物蛋白。每餐的主食、配菜、水果等,最好都要经过热量的计算,以免热量超标,影响血糖的控制。
4、适当增加运动
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来说,运动跟饮食一样重要。每天保持一定量有节律的有氧运动,血糖往往比较稳定。
搓腰。把两手捂在腰部,两手上下地进行搓动。搓的时候,首先向下按,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通过来回搓动,手就会发热,腰部也会发热,热量会向内传导,可以通过对腰部的刺激来改善肾脏的功能。
转腰。两手叉腰,然后腰部向前左后右做一个旋转和环绕的动作,来回大概3~5次。然后反方向做3~5次。通过转腰能够改善腰部肌肉的功能,也能改善身体内部肾脏的一些功能。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网络。
部分文字摘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