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肾病这ldquo家伙rdquo

我们常常能在肾活检报告中看到“新月体”的字样,包括细胞性新月体、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这个名字乍一听似乎“杀伤力”并不大,能让人联想到一轮弯弯的明月,还略微有点诗意,但实际上,它可是个“狠角色”,是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

这新月体是个什么东东呢?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新月体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堆积成层,在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的新月形小体。”简单来说,新月体就是由从肾脏血管里漏出来的各类细胞等堆积形成的一个月牙状的东西,这些细胞包括血细胞、纤维素、浸润的单核细胞、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等。肾功能完好的状态下,组成月牙的成分都存在于血液中,而当肾脏受损,肾小球血管壁出现破裂,它们就“溜”了出来,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了一个新月状或环状结构。

如何发现新月体?

通过肾穿刺,取几十个肾小球,放到光镜下检查,如果看到有肾小球里出现一弯新月状的东西,那就是新月体。

为什么说新月体是个“狠角色”?

新月体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的肾脏病理损伤相对较重,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新月体的数量越多,因新月体而产生的肾脏损伤也越严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加剧肾功能的恶化,甚至引起尿毒症的提前到来。

有了新月体就是新月体性肾炎吗?

有一种肾病类型叫新月体性肾炎,它来势凶猛,可迅速发展为少尿、无尿和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有肾友可能以为有了新月体就是得了新月体性肾炎,其实两者不是一码事。新月体性肾炎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只有当50%以上的肾小球出现新月体,才可以被称为新月体性肾炎。我们平时一些常见的肾病,像狼疮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ANCA相关血管炎等都可以出现新月体,但只要没达到50%的比例,就不属于新月体性肾炎,大家可别自己吓自己。

有了新月体就代表肾病没救了吗?

我们上面说过,新月体数量越多,肾脏损害就越严重,反过来,新月体数量越少,病情也就越轻,此时及时治疗,预后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另外,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称为细胞性新月体,此时也较好治疗,等后面胶原纤维增多,发展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时,治疗难度就增加了,所以新月体越早治,也就越好治。总而言之,新月体是损害肾脏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延缓肾病进展的关键。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xtsxqsy/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