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临床医学专升本考前冲刺题一答案

医院订阅哦

梦在此绽放

综合一

病理学(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侧枝循环又未建立时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一般是由于动脉的阻塞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3.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分为结构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

4.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郎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镜下见肝小叶中央肝窦高度扩张淤血、出血,肝细胞萎缩,甚至坏死消失。

5.急性肾炎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二、填空与判断(每题0.5分,共10分)

1.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

2.血肿形成期、纤维性骨痂形成期、骨性骨折骨痂形成期、骨痂改建期

3.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与积脓

4.变质渗出增生

5.外生性膨胀性浸润性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三、判断对错(在相应的括号内打√或打X,每题0.5分,共5分)

XX√√√√√×××

三、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5CCEAC6-10ACCCB

11-15DEABA16-20CADC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肉瘤

组织分化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高,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后的成人。

较低。有些类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有些类型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镜下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见于癌巢周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2.镜下观:

(1)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

(2)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再生。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

(3)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4)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5)可见小胆管增生。

3.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大白肾(双侧肾脏均为肿大)。②光镜下见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③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断裂缺损。④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沉积。

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贫血,快速进展为肾功能不全。

生物化学(50分)

一、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5CDDDC6-10CDCAA

11-15DDDCC16-20BACDD

二、填空与判断(每空0.5分,共10分)

1.TrpTyrPhe

2.单纯蛋白质结合蛋白质

3.LDH2LDH1LDH1LDH2LDH5

4.乙酰CoAATPNADPHLDL

5.SD序列小

6.胆固醇肝

7.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8.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

9.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三、判断对错(在相应的括号内打√或打X,每题0.5分,共5分)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理化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变构酶:变构效应剂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可逆性结合,使酶分子构象改变,从而改变了催化活性的酶称为变构酶。

3.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时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时不连续的,所以叫半不保留复制。

4.密码子: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形成三联体,代表一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起始、终止等信息,称为密码子或遗传密码。

5.生物转化: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或由外界摄入的某物质,既不参与机体构成,又不能氧化供能,即称非营养物质(如药物、机体肠道腐败产物等);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使其毒性降低,水溶性和极性增强或者活性改变,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称生物转化。

五、简答题(共15分)

1.肠道对氨的吸收受肠液pH的影响,在碱性环境中,NH4+趋向于生成NH3在酸性

环境中NH3去趋向于生成NH4+随尿液排除;而NH3比NH4+更容易穿过细胞膜而被吸收。对于高血氨患者如若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使得肠液pH升高,NH4+解离成NH3而被吸收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氨更加升高;而用弱碱性透析液可减少NH4+的吸收。

2.

(一)不同点:

比较项目复制转录

目的生成子代双链DNA生成单mRNA

模板亲代DNA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模板链,不转录

原料dNTPNTP

聚合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引物需要不需要

产物子代双链DNA单链mRNA

碱基配对A-T、G-CA-U、T-AG-C

校正存在校正机制不存在校正机制

产物是否需要加工不需要需要

特点半不连续复制、半保留复制不对称转录

(二)相同点:①都是以DNA作为模板;

②新链延伸方向都为5’→3’端;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④核苷酸之间都通过生成的3’,5’-磷酸二酯键相连;

⑤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反应。

综合二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呼吸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从而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呼吸衰竭的诊断依赖于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氧分压<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2.Graves病:又称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其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中毒、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和胫前粘液性水肿。

3.胃食管返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分为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也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从而出现食管外症状。

4.Graefe征:双眼向下看时,由于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出现白色虹膜,是甲亢的眼症之一。

5.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细菌尿阴转,但以后字再次发生细菌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1分)

1.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

2.心律完全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拙

3.糖皮质激素

4.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5.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至90g/L30至60g/L

7.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或消瘦

8.颊部蝶形红斑

三、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5ABBBA6-10DABDC

11-15DDACA16-20CCCAB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答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淋巴结大以ALL较纵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ALL.肝脾肿大多为轻至中度,除CML急性变外,巨脾罕见。

(2)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3)眼部:部分AML可伴粒细胞肉瘤,或称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4)口腔和皮肤:AL尤其是M4和M5,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使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蓝紫色结节。

(5)中枢神经系统:是白血病最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多数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不能有效杀灭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因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CNSL可发生在疾病各个时期,尤其是治疗后缓解期,以ALL最常见,儿童尤甚,其次为M4,M5和M2.

(6)睾丸:多为一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另一侧虽无肿大,但在活检时往往也发现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睾丸白血病多见于ALL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是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部位。

2.答(1)积极纠正酸中毒,口服碳酸氢钠。

(2)给予袢利尿剂:静注或肌注呋塞米

(3)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入

(4)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聚磺苯乙烯(增加肠道排钾)

(5)对严重高钾血症者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6)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防治心律失常

3.(1)各类型的心律失常,是洋地黄中毒的最重要的表现,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为室性期前收缩,多为二联律。此外还可有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2)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最早出现,继而恶心呕吐。

(3)神经系统症状:视力模糊、黄视、绿视、定向力障碍等

4.答:⑴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或上消化道出血。

⑵低钾性碱中毒。

⑶低血容量与缺氧

⑷感染

⑸便秘

⑹低血糖

⑺其他:镇静、催眠药、麻醉和手术

五。病例分析

答:⑴诊断右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可能壮大。

⑵诊断依据

①低热、盗汗,由开始胸痛明显(干性胸膜炎)到有积液后的胸痛减轻,血沉快。

②右侧胸腔积液征:气管、心脏左移,右下肺语颤减弱,叩浊,呼吸减低至消失。

2.答:⑴病因治疗:抗结核药。

⑵胸腔穿刺放胸水。

⑶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外科学(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决定生物的遗传与性状。

2.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

3.纵隔摆动:呼、吸气时,出现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膈扑动。纵隔扑动和移位影响静脉回心血流,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静脉回流,严重时发生呼吸和循环障碍。

4.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5.Dugas征:又称贴肩搭胸征,搭肩试验,是指将患者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Dugas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连续性完整性

2痉挛炎症水肿瘢痕

3..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

5.血尿腰痛腹部肿块

6.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7.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8.腹腔内出血弥漫性腹膜炎

三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5ABDBC6-10CCEEC

11-15CADCC16-20AAED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大量输血:失血量低于总量的10%,自身可代偿;失血量达10%—20%时,输入适量的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失血量达20%输浓缩红细胞;失血量达30%输全血和浓缩红细胞各半在配合晶体及胶体液和血浆补充血容量。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输注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白蛋白血症。

(3)重症感染:可考虑输浓缩红细胞,但应慎重。

(4)凝血异常: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常所致的出血或输注相应血液成分。

2.答:(1)远处转移。(2)心、肺、肾、肝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3)广泛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法切除者。(4)严重侵犯周围器官及组织,估计切除困难者。(5)胸外淋巴结转移者。

3.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经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

外环指诊

外环扩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外环大小正常,无咳嗽冲击感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方

疝囊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4.答:(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解除后,上肢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关于每天寒假作业的相关都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有老师给你们回复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xtsxqsy/6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