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情缓慢持续进展,最终至慢性肾衰竭。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由不同病因和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仅少数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所致。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原发病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
慢性肾炎的常见诱发及发病因素
感染:许多病毒或者细菌的感染可以并发肾小球病变。
用药不当: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会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
过度劳累:长时间缺乏休息会引起肾小球肾炎。
遗传因素:某些肾炎是由于遗传缺陷引发的,如果家族有肾炎的病史,需要高度注意。
慢性肾炎的养生调护起居调护:预防感冒,很多肾炎的发病是由于一次感冒,链球菌感染导致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发作急性肾炎,病情迁延至慢性肾炎。故预防感冒十分重要。平时要做到注意保暖,流感季节少出门,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劳累,慢性肾炎发病从中医来看是由于肾气亏虚导致外邪侵袭发病,劳累后免疫力低下,给外邪侵入的机会,这样容易发病。平时应避免劳累,规律作息,少熬夜。
情志调护:慢性肾炎患者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生气、发火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饮食调护:低盐低蛋白饮食,轻症者食盐每天4g以下(即拇指指甲大小的匙2匙左右),中度以上者不超过2克为宜。过度恐盐是不必要的,高度水肿才应严格限盐及限水。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等成碱性食品,忌刺激性食物及强烈调味品;忌烟酒,多饮茶。蛋白质按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1克;如尿蛋白增多,血浆白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可进食高蛋白饮食,即每天可达~克;因植物蛋白含必须氨基酸少,且钾含量高,所以不适宜慢性肾炎患者,而而动物蛋白中必须氨基酸能达50%以上,故饮食以动物蛋白为主,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有氮质血症时,则应限制每天蛋白质摄入。
运动疗法:
按摩腰眼。站在地上,双脚同肩宽,两脚自然放松,两手掌用力摩擦臀部上边的腰眼(肾脏部位),直到手掌和腰眼处皮肤发热为止。
扭腰转身。站在地上,双脚比肩稍宽,两臂抬起呈水平线,然后向右侧扭腰,脸朝右侧看,停3秒钟后向左侧扭腰,脸朝左侧看。如此反复扭腰转身10~20次。
仰卧摆腰。仰卧床上,两手枕于脑后,两腿自然伸直,腰部向左右摆动,每侧摆20次。
俯卧摆腰。俯卧床上,两手垫在颈前,两腿自然伸直,腰部向左右摆动,每侧摆20次。
桥式支撑。仰卧床上,两脚靠近臀部,两臂自然放于体侧,以肩部和两脚为支点,臀部尽量抬高,身体呈桥形,停5~10秒钟后落下,连续做10~20次。
轻拍腰腹。站在地上,两脚同肩宽,一手在前,轻轻拍小腹部,一手在后,轻轻拍腰部。这样能改善肾脏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每天拍2次,每次拍40下。适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要做到劳逸结合,应注意的是此疗法不宜在急性发作期使用,以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手部按摩: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要穴,可调理大肠经病变,促进排泄,加速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出,对慢性肾炎有辅助治疗作用。食指按压少泽穴3~5分钟。少泽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慢性肾炎有辅助治疗作用。拇指按揉手部肾反射区3~5分钟,以感觉胀痛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可以促进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出,从而慢慢治疗慢性肾炎。
足部按摩:拇指按揉太溪穴50次,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宜。适当刺激该穴可使肾脏泌尿功能增强,尿蛋白减少,血压下降,缓解慢性肾炎导致的浮肿。取坐位,双手拇指推压然谷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经常按摩然谷穴可以泻热,又能调和肾脏的阴阳,对于调整肾部微循环效果显著,可辅助治疗慢性肾炎。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撰稿:李靖彭博
审稿:吕仁和高菁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监制:邓娟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bjzyyx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