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周围。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的比率约35.7%。也就是说,10个中年人群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个中年人中,就有35个是糖尿病前期患者。
众所周知,糖尿病目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那么,作为一种慢性非致死性疾病,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
其实影响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并不是糖尿病疾病本身,而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命明显地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已经成为导致我国慢性肾脏疾病的首位原因。
导致糖尿病肾病的6个原因
1.对糖尿病肾病的无知
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糖友,有的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有的不知道糖尿病肾病到底有多厉害,更不知道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尿毒症;还有人以为糖尿病肾病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没想到糖尿病肾病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有的拒绝一切药物治疗;有的已经发现自己尿中有蛋白,没有当回事,错过了治疗时机。
2.高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及肾功能减退,以致发生尿毒症。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高血压都是继发于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往往发生在糖尿病之前。但不管怎样,高血压都能反过来使糖尿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糖尿病阶段,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控制血压可将尿毒症的发展延缓10~20年左右。
3.遗传因素
人们早就认识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同一种族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还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较好,但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却不发生糖尿病肾病,这就与患者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
4.合并多种疾病
糖尿病不单单为高血糖,多同时或先后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肥胖等疾病。合并的病种越多,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越大。人体的全身从头到脚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管,肾脏也不例外。
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脏的动脉血管容易发生硬化;
伴有高血脂的患者,则血液中的脂肪会随着血液的流动,沉积在血管壁上,影响血液的顺畅循环,减弱肾脏的过滤和渗透功能;
伴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尿酸盐结晶也容易沉积在肾脏组织,产生肾结石,损害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肥胖的患者,身体各脏器均要超负荷运转。
长此以往,这些共同的因素,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加重。
5.吸烟
吸烟是2型糖尿病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在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在吸烟者中为8.2%,在曾经吸烟的患者中为7.3%,在从不吸烟者中仅为2.1%,吸烟可以导致血管收缩,还能时血小板功能和血压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害。
6.延误治疗
糖尿病肾病发病初期症状通常都不明显,没有及时救治。这是由于2型糖尿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有多达6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即便是被确诊的糖尿病人中,在治疗时也只有不到1/4的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这一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目前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也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