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已然成为困扰不少人常见慢性病之一。很多人提到肾病,首先会联想到尿毒症,最大的感受就是易复发、难治愈。
频繁的复发无疑是加速肾衰竭的“定时炸弹”,但实际上肾脏病本身的发展速度并不会很快,如果及时干预治疗基本可以稳定住肾功能,尿毒症风险很小,更不会和心脏病一样会危及生命健康。
并非所有肾病都难治愈,相对症状越轻的患者,治疗的结果越好。出现这五种情况的肾病,你大可放心了。
仅有轻微的蛋白尿尿常规检查是确诊肾病的检查项目之一,包括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检查。其中尿蛋白和尿潜血这两项检查对反应肾功能情况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显示肾脏存在炎症情况,一方面表明肾脏发生了实质性的损失。
尿蛋白阳性(有+号),需要进一步检查24h尿蛋白定量,明确蛋白漏出量,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的情况。
一般蛋白尿定量低于1g,说明肾脏内炎症反应较轻,且肾小球受损不是很严重,积极抗炎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且进一步恶化概率较低。
尚未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不仅是肾病的“产物”,反过来也会加速肾功能的衰竭。血压升高会造成血管压力增大,血液流通速度减缓,肾脏内供血情况变差,无疑给肾脏增加了负担。
肾性高血压常发生于肾功能不全阶段,肾病3期。但有些患者自身调节能力强,前期病情控制的不错,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50以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的情况,也表明了肾功能状态良好,相对稳定,肾衰竭风险也较低。
肾脏结构完好肾脏大小也是检验肾功能情况的指标之一。通过肾脏B超,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大小、结构、感染情况,如果观察没有明显的萎缩和结构紊乱,也是好事。肾功能的衰退常伴有肾脏明显萎缩的情况,但有些患者肾小球受损轻,肾脏代偿能力依然较轻,虽然有蛋白尿、高血压的情况,预后也会相对较好。
病理较轻的原发性肾病慢性肾病种类较多,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特异性膜性肾病等等,继发性肾病包括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肥胖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
单从病理命名就可以看出,原发性肾病一般只存在肾功能的损害,不伴有其他诱发疾病,而继发肾病往往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对肾脏的损害更大,伴随多种症状,预后也会差点。
这四种情况的患者如果能抓住时机,及时诊治完全有摆脱肾病的机会。其他患者也不要气馁,肾功能受损后,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平均也不会超过2ml/min,因此完全有足够的肾功可以使用,但前提是要保护好。所以大家治疗期间,除了吃药,也要注意日常对肾脏的保护,病情预后才能更好。
疫情期间,有些患者无法及时复查或到院治疗,相关肾脏健康或肾病问题,可以点“阅读全文”留言。
或者扫描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