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肾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二三事。
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有哪些?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为表现,在短时间(数周或数月)内可出现少尿和无尿,以及肾功能急剧下降,其主要特征为肾小球内出现广泛新月体(≧75%),因此又称为新月体肾炎,同时肾小管间质也可能出现急性病变。
另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肾外改变,如:呼吸道感染,眼、耳、胃肠道、关节、皮肤等部位的异常病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起病急骤,患者通常会感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并出现体重下降、发热、腹痛等症状。
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会于6个月内死亡或只能依赖透析生存。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主要以青年和中老年为发病高峰期,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2:1。
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两类:有肾外表现或明确原发病因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
继发性急进性肾炎通常由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疾病引起,偶尔也会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
患有原发性急进性肾炎的患者大多具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病史,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还有一些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因此,有专家表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可能与各种感染有关,但其确切的病因仍有待研究。
在早期进行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如何?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和Ⅲ型——寡免疫复合物型,不同类型的预后会有所区别,主要和其治疗方法有关。
Ⅰ型患者一般首选血浆置换疗法,预后较差,大多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Ⅱ型和Ⅲ型的患者通常选择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联合应用细胞毒性药物,这类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肾泰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