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位于腰部腹膜后,脊柱之两侧,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呈红褐色,左右各一,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克。左肾比右肾稍大,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相距较远,肾脏一侧有一凹陷,叫肾门,是肾静脉与肾动脉出入肾脏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右肾门正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正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既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脏的功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功能主要检查
1.尿素氮(BUN)正常参考值:1.75—8.05mmol/L尿素氮产生过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
2.肌酐(CR)正常参考值:44—μmol/L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3.尿酸(Ua)正常参考值:—μmol/L尿酸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尿酸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肾脏循环机制
1.运输营养物和代谢产物
2.调节和维持体温的恒定
3.促进体内的化学反应
4.润滑作用
肾脏生成尿的过程
人们每天排出的尿是由肾脏产生的。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叫肾单位。每一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所组成。肾小体是由一毛细血管球外包以双层的肾小囊而成。肾小囊有囊腔,与肾小管管腔相连通。人的两侧肾脏约有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各自都能产生尿液。肾单位是怎样生成尿的?生成尿的原料来源于血液,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绝大部分的血液都要流经肾小球。由于肾小球相当于一个血液“滤过器”,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的一部分血浆(约1/5),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和小分子的物质都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的脏层而进入囊腔,此滤过液叫原尿。进入肾小管的原尿流过小管系统时.约99%的水和绝大部分为身体所需要的物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回血液;而代谢终产物则仅少量被重吸收或不吸收而随尿排出。
肾结石的形成
1)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
2)嘌呤代谢失常。动物内脏、海产食品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而形成尿结石。
3)脂肪摄取太多。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4)糖分太高。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5)蛋白质过量。如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不能及时通过肾脏把多余的排出体外,得肾结石的条件就形成了。
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生殖,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脏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是生命活动之根本,故中医相对于脾胃为后天之本而称为肾为“先天之本”;
肾脏不好怎么调理
健康生活习惯
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患慢性肾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患者的3~4倍。对于肥胖病人要控制热量过多摄入,坚持体育锻炼,保持体重平稳下降。
慎用药物
治疗疾病时要细看说明书,大多数药物均标注是否有肾毒性或禁忌症等,避免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
控制血压水平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在预防高血压肾病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血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则应遵医生指示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且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病变。
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腰膝酸软就是肾虚。经常转动腰,对肾就有好处,传统养生里面叫“晃龙”。太极拳或者气功站桩,都有一个要点叫松腰,就是通过松腰来调养肾气。在腰上有个要穴叫肾俞穴,经常拍打肾俞穴,对肾的精气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E
N
D
长按识别左侧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