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大家了解一位患者的病情: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姓刘,这位患者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6年前发现有高血压,虽然那时患者也出现尿中有泡沫,但并未化验尿蛋白,一直按照高血压来治疗,服用降压药并不规范,血压控制也不理想。最近因单位职工体检,这位患者检查了肾功能等指标,发现血肌酐达μmol/L(正常范围为44—μmol/L),同时尿素氮与血尿酸也高出正常范围,尿蛋白2+,体检时测量的血压为/mmHg。体检医生的建议为:去肾内科进一步诊治。由于并不感觉到哪里不舒服,所以刘先生并没有立即去肾内科诊治。又过了一段时间,听得过肾病的一位朋友说,肾脏不好的人,容易发展成尿毒症,刘先生这才想到来肾内科就诊。笔者见到这位患者是在一个月前,经过我们全面检查,刘先生的主要异常指标为:血压(BP)/92mmH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8克、血肌酐(SCr)μmol/L、尿素氮(BUN)10.2mmol/L、血尿酸(UA).4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58ml/min、彩超显示肾脏大小正常及以包膜欠光整。结合患者之前提供的病史,目前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脏病(CKD)3a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笔者告知刘先生:“根据推测,你的有功能肾单位可能已经坏70%以上,情况不妙,必须尽快治疗”。患者这才害怕起来:“再发展,不就是尿毒症吗?”笔者解答说:“虽然可能性很大,但规范治疗仍有希望避免”。血肌酐只比正常高了一点,肾科大夫为什么会这样说“情况不妙,尽快治疗?”。这是因为,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是一进行性进展的疾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由于免疫性炎症的蔓延与加重,患者的肾小球与小管间质会逐渐硬化与纤维化,而且数量会越来越多及比例会越来越高。这一过程都是在缓慢中发生的,患者根本感觉不到。而且,在病情之初的相当长时间,即使肾小球硬化比例高达50%到70%(甚至75%),检查血肌酐也还在正常范围之内。然而,一旦发现血肌酐超过正常一点,在无急性或可逆因素的情况下,多表明患者两个肾脏的有功能肾单位已经坏了大半(70—75%以上)。如若还未采取有效措施,下一步将是慢性肾功能不全之肾衰竭期与尿毒症期,也就是说,尿毒症或许是早晚之事。面对如此复杂情况,如何才能在这之前早发现慢性肾脏病?需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1.健康体检查肾脏,不能仅化验血肌酐慢性肾脏病不同于其它疾病,即使已经患病,也可以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因此健康体检是发现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若体检化验血肌酐显示为正常,仍然不能排除肾病的可能,而应该做更全面的检查,如尿常规、尿沉渣分析、尿蛋白分析、肾功能、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彩超检查等等。2.一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应立即排查肾病也有部分肾病患可以出现相关症状与体征,如水肿、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泡沫增多、腰痛、贫血、面色萎黄、尿路不适及夜尿增多等表现,也可能为肾病引起的。一旦出现这些表现,患者就医院排查看是否患有肾病。或许就能早发现肾病,从而为治疗提供好的时机。3.罹患其它疾病,也要排除是否并发肾损害有些肾病属于原发性肾脏病,如IgA肾病、微小病变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有些肾病则属于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因此,当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乙型肝炎及过敏性紫癜时,同时还应该做肾脏方面的排查,看是否并发肾损害,及时排查也可以发现早期肾病。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注意可能的肾脏损伤随着人们对药物的依赖及滥用药物,现如今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进而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已越来越多,如止痛药、退烧药、感冒药、抗菌素、造影剂及减肥药等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都可能引起肾脏损害。因此,若患者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如上药物,应检查肾脏,看是否已有肾损伤,这也可以早点发现是否患有肾病。结语:血肌酐比正常高了一点,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在排除急性肾损伤的情况下,若血肌酐已经超过正常范围,肾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医院进一步诊治。点击下面标题继续阅读
肾病病情稳定之后或恢复期间,最怕肾友做这3件事!
已是尿毒症的“过来人”给广大肾友的6点忠告
尿蛋白降了,以后就不会得尿毒症?错:那仅是第1步,还要做3件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z/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