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中医学专有名词,中医学的肾不是单一的解剖、生理病理概念,而是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之一,五脏不同于西医的脏器是独立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称之为五脏系统。如肾系统包括肾及膀胱,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在情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在色为黑,在味为咸,五行属水。位于腰部,《黄帝内经》:“腰者,肾之府也。”
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1、封藏人身精气,化生元气,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是脏腑阴阳之本。
2、肾主水,为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保证小便通利,如该功能失调则发生小便异常,尿少甚者尿闭,水肿,或多尿,或遗尿。
3、充养骨骼,生髓,上通于脑。保证骨骼轻劲有利,维持骨骼的生长、发育及修复,牙齿为骨之余气所生,保证牙齿坚固光泽,脑得髓养则思维敏捷,脑力聪明;肾精充足,则头发乌黑茂密。
4、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之清气,维持呼吸均匀,以保证机体内外清浊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不纳气临床可出现气喘乏力等症状。
5、肾气通于耳,开窍于二阴。保证耳的听觉灵敏;维持排尿功能,男子排精及女子月经及娩出胎儿,大便润爽按时。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活动之根,人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均关系到肾,因此肾病本质多虚。
中医肾病常见的症状:腰膝酸软,腰痛,足跟痛痛,耳鸣,耳聋,眩晕,阳痿早泄,遗精,男子不育,月经不调,月经量少,闭经,女子不孕,女子带下异常,尿血,小便短赤、涩痛、浑浊不清,小便排出不畅,排出无力,小便清长量多,夜尿频数,尿意不尽,遗尿,大便稀溏,泄泻或大便干结,眼睑水肿甚至全身水肿。
肾虚常见的证型:
1、肾气虚弱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眩晕健忘,小便频数或失禁,遗精,女子带下稀白,面色不华,气短乏力,精神疲倦,萎靡不振。舌质淡胖,有齿痕,脉细弱。
治法:补益肾气。
方剂举例:大补元煎。
2、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肢体水肿,阳痿滑精,男子不育,女子不孕,黎明腹泻。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
方剂举例:肾气丸。
下图肾阳虚舌象
3、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健忘,失眠,梦遗,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尿浊或尿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剂举例:六味地黄丸。
下图肾阴虚舌象
4、肾不纳气证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患者及久病患者。气短乏力,动则喘息,呼吸表浅,小便不禁,或胸闷心悸。舌苔淡白,脉虚弱。
治法:补肾纳气。
方剂举例:人参蛤蚧散。
5、肾虚水泛证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脐腹胀满,小便量少,或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滑。
治法:温阳利水。
方剂举例:真武汤。
下图肾病凹陷性水肿
6、肾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腰膝酸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颧红唇赤,口干咽燥,早泄遗精,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举例:大补阴丸。
中医治病的主要特点是辨证论治,“肾虚”必须明辨主症,属于哪一种肾虚,首先分辨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属于肾气虚,肾阳不振,肾不纳气还是肾虚水泛证。辩证明确以后,按照“虚者补之”的原则,采用温补肾阳或滋养肾阴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方药治疗。中药治疗疾病是通过药物的偏性(寒热温凉)纠正疾病状态下机体的阴阳失调,称之为以偏纠偏。广义的中药称之为“毒药”,不对证即会出现毒副作用。(常见的辩证不明而错用药物,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出现毒副作用,如寒证用寒药,热证用热药,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等)
西医的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等及非血管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肾脏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和肾血管疾病。其病变的发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的不同。
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肾小球轻微病变,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炎等等。
2、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全身感染导致的肾小球疾病等。
3、血管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球疾病:常见系统性血管炎肾损害,良性肾硬化症,肾小球血栓病等。
4、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球疾病:常见糖尿病肾病,肝病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
5、遗传性肾病:常见ALport综合征,薄基膜综合征,良性复发性血尿等。
6、其他:常见妊娠肾病,放射性肾病等。
综上所述,“肾虚”和肾病是中医学和西医学不同的专业术语名称,切记不要有肾病就是肾虚,或者肾虚就有肾病的思想,要经过专业医生确诊,才能治疗用药,必须对证下药(证:中医称为证候,是非健康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况,包括病人的主观感觉异常的症状如腰痛,小便不畅等和医生查体所得到的体征舌象、脉象,是疾病的本质反映),避免滥用补药,引起毒副作用。尤其是含有马兜铃的中药(常见的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等)具有肾毒性,切勿“补了中医的肾”伤了“西医的肾”。
点击上方同仁肾康堂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