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主要的动物病毒ldquo题干精准考点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主要的动物病毒“题干精准考点”快速记忆

主要的动物病毒“题干精准考点”快速记忆

第一节痘病毒科

一、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

1.眼周围、唇、鼻、四肢、乳房等处出现痘疹。病料电镜观察见卵圆形或砖形病毒粒子。

2.病变组织作切片,感染细胞中有胞浆包含体。

二、黏液瘤病毒

1.头部广泛肿胀,呈特征性的“狮子头”,严重者体温升高到42℃。

2.兔肾细胞培养,感染细胞核发生空泡化,并出现酸性胞浆内包含体。

第二节非洲猪瘟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

1.病毒颗粒有囊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

2.是唯一已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由软蜱传递。

3.做血细胞吸附或猪接种试验,也可做PCR检测。

第三节疱疹病毒科

一、伪狂犬病毒

1.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囊膜表面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2.检测gE抗体可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的动物。

3.目前,TK-/gE-双基因缺失的疫苗是国际通用的较理想的疫苗。

4.部分仔猪在10日龄出现震颤、四肢呈划水状。将病猪脑组织匀浆液接种家兔,出现奇痒症状。

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1.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约nm,壳体为20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

2.病毒在犊牛肺、睾丸或肾细胞培养生长良好,1~2d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并有嗜酸性核内包含体。

3.肉牛鼻黏膜充血、溃疡。鼻腔冲洗物接种牛胚肺细胞出现合胞体病变;细胞培养物电镜下可见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

三、马立克氏病病毒

1.9周龄鸡呈“劈叉”姿势,剖检见一侧坐骨神经肿大,羽毛囊上皮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2.可引起禽类肿瘤性疾病的双股DNA病。

3.患鸡垂翅,渐进性消瘦,陆续死亡。死后剖检,脾脏和肝脏有肿瘤样结节。羽毛囊上皮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四、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产蛋鸡张口呼吸,咳出带血黏液,眶下窦肿胀,产蛋量下降。剖检见气管黏膜出血、坏死,取分泌物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4天后膜上可见痘疱。

五、鸭瘟病毒

1.鸭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2.鸭瘟病毒在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科

第四节腺病毒科

许多腺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与血凝抑制(HA-HI)试验用于腺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

一、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1.能致犬肠炎,属腺病毒科的病毒是——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2.在自然感染的康复期或接种病毒弱毒疫苗后8~12d,因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致角膜水肿及肾小球肾炎,前者导致“蓝眼”。

3.贵宾犬,腹泻,头眼部出现水肿。经治疗好转,康复期出现“蓝眼”症状。取体温升高阶段的血液接种MDCK细胞,分离到一种具有血凝活性的DNA病毒。

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1.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腺病毒科

2.只有一个血清型。

3.感染禽产褪色蛋、软壳蛋或无壳蛋,其蛋壳分泌腺及输卵管上皮细胞坏死,往往有炎性渗出,并可见核内包含体。

4.蛋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畸形蛋、软壳蛋增多,无其他临床症状,从泄殖腔采样接种鸡胚,分离到的病毒具有凝血性,对脂溶剂不敏感。

第五节细小病毒科

一、猪细小病毒

1.无血凝素纤突但有凝血性的病毒是——猪细小病毒

只发现一个血清型。

2.初产母猪,产死胎、畸胎、木乃伊胎,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从死胎肝脏中可分离出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

二、犬细小病毒

1.能致犬肠炎,具血凝性的单股DNA病毒是——犬细小病毒

2.病犬后期粪便呈现番茄汁样稀粪。

三、鹅细小病毒

1.鹅细小病毒又名小鹅瘟病毒。

2.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

3.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

4.番鸭细小病毒可感染鹅细小病毒。

5.肠道有凝固型栓子。

四、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1.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又名猫瘟热病毒,为细小病毒属成员。

2.诊断可用HA-HI试验。

五、貂肠炎病毒

1.貂肠炎病毒又名貂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属成员,其形态、理化特征和生物学特点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相似。

2.常用的诊断方法是HA-HI试验。

六、貂阿留申病毒

1.貂阿留申病病毒为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DNA。2.浆细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症、持续性病毒血症等。

3.引致肝炎、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贫血乃至死亡。

4.检测方法主要有碘凝集试验等。

第六节圆环病毒科

猪圆环病毒

1.猪圆环病毒在猪肾细胞系PKl5中发现。

2.引起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3.PCV2感染还可致繁殖障碍、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呼吸道疾病等。

4.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

5.猪群,生长整齐度差,少数仔猪消瘦,皮肤苍白,眼睑水肿,腹泻,黄疸。剖检见间质性肺炎,淋巴结肿大,肾脏表面有白斑。

第七节反转录病毒科

一、禽白血病病毒

1.禽白血病病毒可引致各种传染性肿瘤,如淋巴细胞增多症、成红细胞增多症、成髓细胞增多症、髓样细胞瘤、内皮瘤、肾胚细胞瘤等,以淋巴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

2.病毒粒子近似球形,有囊膜,囊膜处有放射状突起。

3.病毒可经水平或垂直传播。

二、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

1.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是山羊最重要的病毒,某些羊群的感染率高达80%。为慢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呈基因组为单股RNA。与维士纳/梅迪病毒抗原存在强烈的交叉反应。

2.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为所致疾病有两种表现形式,2~4月龄的羔羊发生脑脊髓炎,1岁左右的山羊发生多发性关节炎,后者更为常见。

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马属动物,马最易感,骡、驴次之。

2.马传染性贫血病毒为慢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RNA。至少有8个血清型。

3.EIAV感染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及亚临诊4种类型。急性型症状最为典型,出现发热、严重贫血、黄疸等,80%患马死亡。

4.急性或亚急性耐过的马可终身持续感染。

5.病毒首先感染巨噬细胞,然后是淋巴细胞,所有感染马终身出现细胞结合的病毒血症。

6.诊断方法采用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试验。

第八节呼肠孤病毒科

一、禽正呼肠孤病毒

1.禽正呼肠孤病毒无血凝活性。

2.某些毒株可用Vero细胞培养。

3.病毒可在细胞上产生合胞体及胞浆包含体,包含体内的病毒颗粒可呈晶格样排列。

4.检测可作病毒核酸电泳。抗体检测可作琼脂扩散试验,或空斑减数中和试验。

二、蓝舌病毒

绵羊,体温41℃,口唇肿胀糜烂,舌部青紫色,跛行。取该病羊全血、经裂解后接种鸡胚分离到的病原能凝集绵羊及人O型血细胞。

三、质型多角体病毒

1.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质型多角体病毒组。

2.质型多角体常见为六角形二十面体,次为四角形,偶有三角形。

3.质型多角体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和丙酮,易溶于碱液,溶解性比核型多角体差。

4.多角体的溶解性取决于碱性溶液的量和pH,质型多角体进入家蚕中肠后,受碱性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

5.用甲醛作蚕室、蚕具消毒时,必须加入新鲜石灰配制成混合消毒液。

第九节双RNA病毒科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粒子为球形,无囊膜,单层核衣壳,20面体对称,基因组为双链双节段RNA。

2.在感染细胞内,病毒常呈晶格状排列。

3.病料接种绒毛尿囊膜,胚体皮下及肾出血,肝微绿并有坏死灶。

4鸡,3周龄,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剖检见法氏囊肿大,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法氏囊组织悬液接种鸡胚,见鸡胚绒毛尿囊膜水肿。.

第十节副黏病毒科

一、新城疫病毒

1.新城疫病毒纤突具有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及融合蛋白(F)。

2.鸡,2月龄,嗉囊积液,排黄绿色稀粪;剖检见盲肠扁桃体出血。脑组织匀浆接种鸡胚,鸡胚尿囊液可凝集鸡红细胞。

二、小反刍兽疫病毒

1.小反刍兽疫病毒对山羊及绵羊致病,类似于牛瘟,主要发生于西非。

2.是麻疹病毒属中最长的病毒。

3.与牛瘟病毒在抗原性上存在高度的交叉保护反应。

4.主要感染山羊、绵羊、长角羚等小反刍兽。

5.最常见的变化是口腔溃疡、坏死;后期伴有支气管肺炎,孕畜流产和血性腹泻,常在发病后5~10d死亡。

6.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的糜烂性损伤,回肠、盲肠、盲-结肠交界处和直肠严重出血。

7.山羊,高热稽留,口、鼻流粘液性分泌物。取该分泌物接种Vero细胞,6天后出现多核巨细胞病变。

三、犬瘟热病毒

1.双相热型,腹泻,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

2.取鼻分泌物接种Vero细胞,分离到一种具有血凝活性的RNA病毒。

3.3周后病犬出现抽搐症状。分泌物接种MDCK细胞可见合胞体病变。

第十一节弹状病毒科

一、狂犬病病毒

1.成熟的病毒粒子呈典型的子弹状。

2.脑组织出现内基氏小体(Negri)包含体。

二、牛暂时热病毒

1.牛暂时热病毒又名牛流行热病毒或三日热病毒,为暂时热病毒属成员。

2.病毒粒子呈子弹形或圆锥形,有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

3.病毒以库蠓、疟蚊等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第十二节正黏病毒科

禽流感病毒

1.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主要有H5N1和H7N7亚型的某些毒株。

2.禽流感病毒属单负股RNA,分8个节段。有囊膜,表面有两种纤突:血凝素(HA)和神

3.产蛋鸡突然发病,闭目昏睡,头面部水肿,脚部鳞片出血。剖检见皮下、黏膜及内脏广泛出血。病料悬液经0.2um滤膜过滤后,滤液接种鸡胚可致鸡胚死亡。

4.诊断禽流感的方法——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5.鸡,呼吸困难,鸡冠、脚鳞出血,肛门拭子经抗生素处理后接种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为确定该病原是否为高致病力毒株,OIE规定的试验是——雏鸡致病力试验

第十三节冠状病毒科

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1.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囊膜,囊膜表面有松散、均匀排列的花瓣样纤突,使整个病毒粒子呈皇冠状。

2.某鸡场,3周龄鸡出现水样腹泻。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脏肿大出血呈“花斑肾”,接种鸡胚可导致胚体卷缩矮小。

3.蛋鸡群产蛋量下降,病鸡气喘,微咳,剖检见输卵管发育受阻,取病料接种鸡胚,胚体蜷缩矮小,尿囊液无血凝性。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仔猪发病,病初呕吐,继而水样腹泻,粪便内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死率达90%。取病猪粪便经处理后电镜观察,可见表面具有花瓣状纤突的病毒。

第十四节动脉炎病毒科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俗称“蓝耳病”的病原,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的呼吸道疾病。

2.组织学检查可见坏死性脐带动脉炎。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造成免疫抑制。

3.感染猪表现为厌食、发热、耳发绀、流涕等。母猪则可见流产、早产、死产、木乃伊胎、产弱仔;仔猪呼吸困难,在出生一周内半数死亡。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可出现呼吸道症状。

4.分离病毒可采肺脏、脾脏、淋巴结等。

5.病毒仅在猪肺泡巨噬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MA-、MARC-细胞中生长。

6.某母猪群发热,流产,产死胎,部分仔猪耳部皮肤变蓝。同场的保育猪出现发热症状,分离病毒可使用的细胞是——D.Marc-细胞

7.怀孕母猪流产,体温41℃,耳部发绀。产房仔猪呼吸困难,剖检见间质性肺炎,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未见其他病变。

第十五节微RNA病毒科

一、口蹄疫病毒

1.电镜下可见病毒中心是紧密团集的RNA,外裹一层薄的(约5nm)衣壳。

2.非结构蛋白有前导蛋白酶、2A、2B、2C、3A、3B、3C蛋白酶和3D聚合酶(VIA)及两种以上蛋白的复合体。

3.检测非结构蛋白3ABC区别感染动物和灭活疫苗免疫动物。

4.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

5.送检样品包括水疱液、剥落的水疱皮、抗凝血或血清等。死亡动物还可采淋巴结、扁桃体及心。

6.如果样品中病毒的滴度较低,可用BHK-21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7.通过检测3ABC抗体可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免疫动物3ABC抗体阴性,感染动物则为阳性。

二、猪水疱病病毒

1.病猪,发热,蹄冠部水泡,10%病猪的嘴、唇、舌出现水泡,病料接种于牛、羊后不出现任何症状,该猪所患疾病的病原是——D.猪水疱病毒

2.病毒在猪肾细胞生长良好,早则6h就可产生CPE。也可用乳鼠脑内接种分离病毒,乳鼠感染后麻痹并死亡。

三、鸭肝炎病毒

1.鸭肝炎病毒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小鸭,病鸭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迅速死亡。

2.鸭病毒肝炎病毒1型分布遍及全世界,引致雏鸭发生急性肝炎,有的可能腹泻。死亡率可高达%。

3.分离病毒可接种10日龄鸡胚尿囊腔,鸡胚多在4d内死亡,胚液发绿。

4.1周龄鸭,全身抽搐,角弓反张,死亡。剖检见肝脏肿大、出血,病料接种9日龄鸡胚,3天后鸡胚死亡、胚液发绿。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

第十六节嵌杯病毒科

兔出血症病毒

1.兔出血症病毒俗称“兔瘟”。

2.病死兔全身出现严重出血,肺及肝病变最为重。

3.病毒能凝集人红细胞。

4.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2月龄以上兔易感。

5.急性或亚急性病例可见流鼻液,并可表现各种神经症状,发病率%,死亡率90%。剖检可见凝血块充满全身组织的血管,血管内凝血可能引发了肝坏死。

6.病死兔,全身出现严重出血,肺及肝病变最为严重,呈败血症病变,经口-粪途径传播,流鼻液,表现各种神经症状,发病率%,死亡率90%,剖检可见凝血块充满全身组织的血管,血管内凝血,可能引发肝坏死。该病的病原是——兔出血症病毒

第十七节黄病毒科

一、猪瘟病毒

1.猪瘟病毒粒子略呈圆形,直径34~50nm,病毒粒子外面有囊膜,内部有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

2.3月龄猪高热稽留,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点。剖检可见脾胀边缘梗死,肾脏有出血点,扁桃体匀浆液接种PK-15细胞,可分离到病毒,引起该病的病原可能性是——猪瘟病毒

3.3月龄猪,体温41℃,全身皮肤有出血点,死亡迅速。剖检见喉头有出血点,扁桃体有坏死灶,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肾脏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猪瘟病毒

二、牛病毒性腹泻病

1..10月龄牛,体温41℃,口腔黏膜溃烂,伴有严重腹泻,取病料接种牛胎肾细胞原,电镜观察可见其有囊膜的球形粒子。该牛感染的病原可能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2.分离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应取分泌物、全血或——流产的胎儿

三、日本脑炎病毒

1.日本脑炎病毒又名乙型脑炎病毒。

2.日本脑炎病毒为黄病毒属成员,基因组为单正股RNA。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囊膜及纤突。能凝集鸽、鹅、雏鸡和绵羊红细胞。

3.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4.猪是乙脑主要的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

5.分离病毒可采用乳鼠或仓鼠肾原代细胞。

6.某猪场一头公猪出现睾丸一侧肿大,另一侧萎缩,与该公猪交配的母猪出现流产。用乳鼠肾细胞分离到一种能凝集绵羊红细胞的病毒,该病例最可能的致病病原是——日本脑炎病毒

第十八节朊病毒

1.朊病毒(Prion)是动物与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

2.朊病毒没有核酸,是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

3.按照感染宿主不同,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分为动物的朊病毒病和人类的朊病毒病。前者主要包括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猫海绵状脑病、传染性貂脑病等;后者则主要有克雅氏病、新型克雅氏病、库鲁病等。

第十九节核型多角体病毒

1.分类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属杆状病毒科,真杆状病毒亚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

2.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呈杆状,大小为nm×80nm,外被有囊膜和衣壳。衣壳内为髓核,3.髓核由双链DNA组成。囊膜糖蛋白为出芽型病毒粒子所特有的结构蛋白。

4.多角体NPV的包含体称多角体,是在感染细胞的核或质中产生的包含和保护病毒粒子的一种蛋白质结晶,多数是比较整齐的六角形十八面体。但在丝腺细胞形成的多角体往往比其他组织的大2倍左右。

5.家蚕核型多角体有较强的折光性,易溶于碱液。多角体被家蚕食下之后,在碱性消化液的作用之下,多角体溶解,释放出游离的病毒粒子引起食下感染。

附: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前模拟测试试卷(二)答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一部分答案

1

C

2

C

3

B

4

B

5

B

6

E

7

E

8

D

9

A

10

A

11

B

12

A

13

C

14

B

15

A

16

D

17

B

18

B

19

B

20

D

21

E

22

A

23

E

24

C

25

B

26

A

27

D

28

A

29

D

30

E

31

D

32

B

33

E

34

B

35

A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部分答案

1

B

2

B

3

C

4

D

5

C

6

A

7

A

8

E

9

C

10

C

11

B

12

E

13

B

14

B

15

C

16

B

17

D

18

A

19

D

20

C

21

C

22

C

23

A

24

C

25

D

26

C

27

B

28

B

29

A

30

C

31

C

32

D

33

E

34

C

35

D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三部分答案

1

D

2

A

3

D

4

B

5

C

6

B

7

E

8

D

9

D

10

C

11

D

12

D

13

D

14

B

15

D

16

D

17

E

18

B

19

B

20

E

21

E

22

E

23

C

24

C

25

E

26

D

27

A

28

C

29

D

30

D

31

E

32

B

33

C

34

A

35

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z/8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