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长中医话众乐专栏第四期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主任杨楠老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案一则

就诊日期:年09月25日

就诊地点: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门诊

患者姓名:郭某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20岁

患者职业:无

患者婚育史:未婚未育

主诉: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严重乏力,未系统治疗。

刻诊:畏寒,恶风,乏力,手足不温,心烦,无汗出,口干不欲饮,眼干,困倦,纳可,眠可,夜尿1次,便溏。舌红,苔厚腻黄,舌体润;脉弦细数。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潜血2+,蛋白2+。

中医诊断:慢肾风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

.09.25(首诊):

刻诊:畏寒,恶风,乏力,手足不温,心烦,无汗出,口干不欲饮,眼干,困倦,纳可,眠可,夜尿1次,便溏。舌红,苔厚腻黄,舌体润;脉弦细数。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潜血2+蛋白2+。

方药:

黄芪50g附子15g干姜10g肉桂10g

黄芩15g茯苓20g白术15g栀子15g

桑螵蛸15g五倍子15g小蓟15g生地15g

黄柏15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

7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10.08(二诊)

刻诊:畏寒、恶风、手足不温好转,乏力,心烦,无汗出,口干不欲饮,眼干消失,困倦消失,纳可,眠可,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脉:舌红,少苔,舌体胖大;脉弦细数。

方药:

黄芪30g黄芩15g炙甘草20g细辛5g

木通15g桑螵蛸15g五倍子15g五味子15g

桂枝20g附子15g干姜10g鸡血藤50g

7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10.18(三诊)

刻诊:无畏寒,无恶风,手足不温好转,乏力好转,无心烦,无汗出,口干不欲饮,纳可,眠差,受凉后出现尿频,夜尿1次,下腹微凉,大便正常。舌脉:舌淡红,苔薄白;左脉弦细滑,右脉弦细。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红细胞28/ul,细菌6/ul,未分类结晶33/ul,蛋白

质1+。

方药:

黄芪80g白术15g知母15g桑螵蛸15g

五味子15g山茱萸20g桂枝20g龙骨25g

牡蛎25g炙甘草15g干姜10g

10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11.05(四诊)

刻诊:手足不温好转,乏力好转,无汗出,口干不欲饮,口苦,下腹微凉消失,纳可,眠可,小便可,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腻,舌体胖;脉弦细滑。

方药:

黄芪80g柴胡20g黄芩15g黄连3g

桑螵蛸15g五味子15g山茱萸20g茯苓25g

泽泻15g五倍子15g藕节25g

10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11.20(五诊)

刻诊:畏寒、恶风、手足不温明显好转,口干、乏力好转,纳可,眠可,小便可,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红,少苔,舌体胖大;脉弦滑。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潜血2+,蛋白—。

方药:

黄芪50g白术15g茯苓20g桑螵蛸15g

鳖甲15g龙骨25g黄连3g菟丝子15g

五味子15g生地15g山茱萸15g

10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12.24(六诊)

刻诊:畏寒、恶风、手足不温基本消失,无汗出,口干、乏力基本消失,困倦消失,纳可,眠可,小便可,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红,少苔,舌体胖大;脉弦细。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潜血1+

方药:

黄芪80g茯苓20g白术15g小蓟30g

藕节25g五倍子15g菟丝子15g桑螵蛸15g

黄芩15g黄柏25g山茱萸25g

10剂水煎取汁ml,ml日2次口服。

心得感悟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持续超过三个月。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于诊治,且复发率高。杨楠老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有专长,现将诊疗思路简述于下:

一诊:杨楠老师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根据患者心烦、口干、眼干、手足不温、乏力、夜尿、舌红、脉弦细数等症,辩其主证为心肾不交;结合便溏、苔厚腻黄、舌体润等症,辩为脾肾阳虚、湿热内盛;同时,患者伴有畏寒之症属少阴,恶风之症属表虚;结合实验室检查,见尿常规潜血2+,蛋白2+,故应在整体辩证基础上,给以益气固本之品,本证病机复杂,治当补虚泻实,调和阴阳。

在方药配伍方面,根据其心肾不交之证,予以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四逆汤温中袪寒,黄芩清上焦热,生地滋肾水,肉桂引火归元;根据其太阴脾虚证,予以苓桂术甘汤健脾袪湿;根据其湿热内盛之证,予以栀子柏皮汤清热祛湿;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应予以黄芪、桑螵蛸、五倍子、五味子等益气收涩固精之品;同时,患者伴有轻微表虚证,方中之肉桂、黄芪,既可解表,又可固表。全方药症合参,配伍严谨,证虽复杂,但施药有序,阴阳共调。

二诊:患者手足不温好转,眼干消失,困倦消失,大便正常,病情向愈。患者刻下见畏寒、手足不温、乏力、夜尿等少阴证,予以四逆汤温中袪寒;恶风属表虚,予以桂枝、黄芪、细辛,以起解表、固表、温里之功;心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热症仍在,故予黄芩;舌体胖大提示水湿内留,故予木通利水通淋;同时,为改善肾循环,故予鸡血藤舒筋活络;桑螵蛸、五倍子、五味子亦为固涩之用。全方配伍合理,以待复诊查看。

三诊:患者手足不温好转,乏力好转,无心烦,蛋白质1+,结合舌脉,提示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患者少阴证、表虚证、血尿、蛋白尿仍在,续予益气温中固表,固肾涩精止遗类药物;眠差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同时予干姜温中,白术健脾,知母滋阴;于诸温热药之中,少予滋阴之品,阳中有阴,也可改善患者因受凉所出现的尿频、夜尿、下腹微凉等症。

四诊:患者手足不温好转,乏力好转,下腹微凉消失,眠可,小便可,结合舌脉,提示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治疗在益气温中固表、固肾涩精止遗的基础上,加藕节收敛止血化瘀;舌体胖大予茯苓、泽泻健脾利湿;患者脉弦细,口干,口苦,杨楠老师诊为少阳证,故予柴胡、黄芩清泄少阳,少量黄连清胃热。

五诊:患者手足不温明显好转,口干口苦、乏力好转,尿蛋白呈阴性。但见尿常规潜血2+,治疗仍以益气温中固表、固肾涩精止遗为主;结合患者舌脉提示阴虚内热,故予生地、黄连滋阴清热,鳖甲滋阴潜阳,龙骨敛汗固精;配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后天补先天,以治肾之不足。

六诊:患者畏寒恶风消失、手足不温基本消失、无汗出、口干乏力基本消失、困倦消失,纳可、眠可、大便正常,整体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尿常规示潜血由2+降至1+,但夜尿仍1次,续予益气收涩之品,予黄芩、黄柏、小蓟、藕节、清热止血,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全方配伍严谨,潜药精准,以待下次来诊。

杨楠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复杂,中医治疗应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以调和阴阳为总纲,给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核心中药,即补气健脾药(黄芪、白术、茯苓),以及补肾涩精药(山茱萸、地黄),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思路。

投稿人:鄢明慧

班级:级中医5班

专业:针灸推拿学

指导教师:刘明军

欢迎各位读者扫码加入[长中医话交流分享群],讨论医话,与投稿人零距离交流~

长中医话

编辑:邓月明刘恬羽

阅读原文下载征稿通知、项目模板提取码:d3qq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有白癜风怎么办
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ushengd.com/sxqsyzz/317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