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李媛
蛋白尿是儿童很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它的病因通常是良性疾病,但是也可能是严重的肾病或系统性疾病,特别是合并血尿时,如何进行鉴别是开始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基础。学龄儿童体检单次随机尿检中尿蛋白阳性率可高达10%,但是复查时可降低至0.1%。发病率随年龄升高,青少年中最高,女性高于男性。
▼病因
儿童蛋白尿的病因非常多,根据发病时间和出现频率可以初步筛选鉴别范围。体位性蛋白尿和暂时性蛋白尿是常见的良性病因。持续性蛋白尿则可能存在肾脏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
▼暂时性蛋白尿
暂时性(功能性)蛋白尿仅短暂出现,刺激因素去除后就会消失。发热、抽搐、脱水、运动、精神紧张、寒冷时都可能出现暂时性蛋白尿。肾小球血流改变也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在儿童中也不少见,特别是青少年中。体位性蛋白尿是指正常休息一夜后,晨尿监测蛋白含量正常(阴性或尿蛋白/肌酐比值小于等于0.2),但是直立4~6小时候再次测量尿蛋白转阳,或尿蛋白/肌酐比值大于0.2。体位性蛋白尿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是因为左肾静脉因为解剖位置的关系受到压迫导致的。20~50年的长期随访提示体位性蛋白尿是一种良性疾病。
▼持续性蛋白尿
持续性蛋白尿分为肾小球源性或肾小管间质源性的,病因可能是肾脏疾病导致的原发性蛋白尿,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蛋白尿。合并血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时,则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肾脏疾病。
肾小球疾病比肾小管疾病更常见。尿中白蛋白和IgG提示肾小球源性,肾小球疾病分为肾病型和肾炎型,鉴别诊断首先应该区分二者。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天1g/m2或尿蛋白/肌酐比大于2.0)、水肿、低白蛋白血症(25g/L)和高脂血症。肾炎综合征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少尿,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胞管型。
肾小管疾病导致的蛋白尿一般是小分子蛋白质,而且量少。肾小管源性蛋白尿通常不难诊断,因为这类疾病一般在出现蛋白尿之前先出现其他症状。
大多数肾病进展中都会出现不同病理类型的间质性肾炎,是所有终末期肾病的共同表现。
▼尿检结果如何解读和处理
蛋白尿一般是尿检偶然发现的,没有其他症状的儿童出现蛋白尿通常是暂时性或体位性蛋白尿。
如果一次随机尿试纸检查提示痕量尿蛋白,则应第二天晨尿重复检查。如果晨尿蛋白为痕量或阴性,则可考虑一年内复查。
如果随机尿试纸检查蛋白为1+或更多,则第二天应立即取晨尿进行尿蛋白/肌酐检查和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如果尿蛋白/肌酐小于等于0.2(6~24个月婴幼儿标准为小于等于0.5),而且尿检正常,可以初步诊断为暂时性或体位性蛋白尿。一年内复查晨尿即可。
如果尿蛋白/肌酐大于0.2(6~24个月婴幼儿标准为大于0.5),或者尿检异常(血尿、脓尿、尿沉渣异常),则考虑为有临床意义的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肌酐大于0.2提示肾病综合征,需要进一步询问病史、查体和血液检查。
▼肾小球性持续性蛋白尿的鉴别线索
肾单位损害导致的适应性高滤过:患儿一般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病史或近期尿路感染史,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
Alport综合征:患儿通常伴有听力异常、视野缺损、肉眼血尿,阳性家族史。尿检可见红细胞。
血管炎相关肾病:过敏性紫癜皮肤表现为非充血性、高于皮面的紫癜,多分布于下肢及臀部,可伴有关节炎、腹痛和血尿,尿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胞管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可伴有反复发热、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血尿、生长迟缓和多系统受累。血液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阳性、全血细胞减少、补体C3和C4降低。
糖尿病:患儿多伴有多尿、烦渴、多食和体重减轻,进行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尿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明确诊断。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出生后3月以内起病,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肥厚性胎盘的胎儿、出生时或出生后1周内水肿的新生儿。羊水甲胎蛋白升高,患儿有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表现。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有HIV感染史,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蛋白尿严重程度不一。实验室检查可见肾病综合征表现,血小板升高,补体水平正常,血清HIV可阳性。
IgA肾病:多见于10岁以上儿童,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间断出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IgA升高,补体C3、C4水平正常。
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或肾病综合征,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病史,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病和肿瘤有关。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补体C3、C4降低,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
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有血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肾病综合征表现,血小板升高,补体水平正常。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表现为面部或全身水肿,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常有近期病毒感染史或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可见肾病综合征表现,血小板升高,补体水平正常。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近期咽炎或皮肤感染史,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咽拭子阳性发现,抗溶血性链球菌“O”滴度升高,补体C3、C4降低,尿沉渣可见异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管型。
恶性肿瘤:多伴有体重减轻、恶病质。
资料来源
LeungA.K.C.,MBBS,WongA.H.C.ProteinuriainChildren.AmFamPhysician.;82(6):-.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
easyhin.什么治白癜风白癜风北京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