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内科,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药物,备受医生青睐;普利/沙坦类药物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压,成为了一线药物。
其实,除了这些主力药物,还有几种药物也可以降低尿蛋白,却少为人知。
1.螺内酯
螺内酯是一种利尿剂,也属于降压药,但说明书上没写的是,它还能降低尿蛋白。
螺内酯可以降低各种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轻中度蛋白尿在用药后可能会达到临床治愈。一般使用螺内酯4周后起效,使用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可降低尿蛋白60%左右。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脂药,既能降血脂,也能降尿蛋白,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降低了尿蛋白。
临床治疗中发现,即使是血脂正常的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g,未引起血脂升高),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尿蛋白也比不服用他汀的患者更低。
3.维生素D
维生素D有调节免疫、抗炎、减轻肾脏足细胞受损的作用,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降低尿蛋白10%-20%.
肾科常用的维生素D是骨化三醇,如果肝功能正常也可以服用阿法骨化醇。随着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延长,降尿蛋白效果会更加显著。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即SGLT2抑制剂。中英文名都挺拗口,这类药物的通用名都带有“列净”,就叫列净类药物吧。
这是一类近几年非常火热的降糖新药,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降低尿蛋白、减轻体重,而且没有低血糖的副作用。还可以降低血肌酐、保护肾功能,从而使糖尿病肾病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下降47%.
5.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即GLP-1受体激动剂,比如艾塞那肽、利西拉来、利拉鲁肽、阿必鲁肽及杜拉鲁肽等,也是一类降糖药,还未正式进入我国市场。
这类药物都是蛋白质,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降低尿蛋白,具有降糖、护肾的双重作用。而且不经肾脏清除,安全性较高。
以上药物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其它病症,说明书上没写肾病和尿蛋白,肾病医生讲得也少,往往不被肾友们重视。不过咱们肾友要知道,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它们也能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