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Novartis)近日宣布,评估首创口服选择性因子B抑制剂iptacopan(LNP)治疗C3肾小球病(C3G)患者的2期临床研究(NCT)在2个患者队列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这些数据在美国肾病学会(ASN)年年会上发布。
C3G是一种极其罕见和严重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补体调节失调为特征。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1-2,在美国约有例、欧洲约有例、日本约有例、中国约有0例。C3G通常在青少年和青年成人中被诊断出来,该病预后很差,约50%的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50-70%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复发。
iptacopan是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发现的一种首创口服因子B抑制剂,因子B是补体系统替代途径的关键丝氨酸蛋白酶。iptacopan有潜力成为第一个延缓C3G透析进展的靶向疗法。在年10月,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医药联合会(SMC)联合授予了iptacopan治疗C3G的“InnovationPassport(创新护照)”资格。
此次ASN年会上公布的是一项开放标签、2个队列、非随机2期研究,旨在评估iptacopan对尚未进行肾移植的C3G患者(队列A)以及已接受肾移植且随后在移植器官中发生C3G复发的患者(队列B)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除了接受背景疗法外,患者还接受口服iptacopan(mg,每天2次)治疗12周。队列A的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治疗第12周蛋白尿的减少(通过UPCR24h测量)。队列B的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12周肾活检C3沉积评分(基于免疫荧光显微镜)的变化。研究完成后,所有患者都可以选择在长期扩展研究(NCT)中接受持续的iptacopan治疗。
最终分析显示:(1)在队列A患者(n=16)中,治疗第12周,蛋白尿相对基线显著减少45%(采用UPCR24h测量,p=0.);(2)在队列B患者(n=7)中,治疗第12周,C3蛋白沉积相对基线显著降低(采用肾活检C3评分测量,p=0.)。(注:队列B入组了11例患者,但只有7例患者有数据分析C3蛋白沉积的主要终点)
此外,2个队列在治疗12周期间均表现出强烈且持续的补体替代途径活性抑制和血清C3水平正常化。在2个队列的汇总数据中,通过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12周后肾功能保持稳定(与基线相比平均增加1.04mL/min)。先前提交的长期扩展研究(NCT)数据显示,当时共治疗了6个月的7名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维持,这表明扩展的iptacopan治疗可能延长甚至可能预防肾衰竭的发生。
在最终分析中,iptacopan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没有疑似与iptacopan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iptacopan是一款首创的(first-in-class)、口服、强效、选择性、小分子、可逆性B因子抑制剂,B因子是补体系统替代途径的关键丝氨酸蛋白酶。
目前,iptacopan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存在显著未满足医疗需求的许多由补体驱动的肾脏疾病(CDRD),包括C3G、IgA肾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膜性肾病(MN),以及罕见的血液疾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
已公布的2期数据显示:(1)iptacopan治疗IgAN降低了蛋白尿并稳定了肾功能;(2)治疗C3G降低了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并稳定了肾功能;(3)治疗PNH显著减少了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使大多数患者实现了快速和持久的无输血改善。
虽然诺华在肾移植治疗方面已有35年的历史,但iptacopan是肾脏病治疗管线中解决CDRD的第一种治疗方法。诺华的目标是通过针对这些罕见且进展性疾病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来改变治疗方法,这样做有潜力延长CDRD患者的无透析生命。
原文出处:NovartisiptacopanmeetsprimaryendpointsinPhaseIIstudyinrarekidneydiseaseC3glomerulopathy(C3G)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香港济民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