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饮食肾友蛋白质究竟该怎么吃肾病不同,

白癜风怎么引起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得了肾病蛋白质该怎么吃?”这无疑是肾友最揪心的问题,可能还没有之一。原因可能在于肾科医生生怕患者蛋白质的量吃过了,所以一再告诫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把肾友都听晕了。

需要指出的是,医生的各种告诫并不多余,毕竟管不住嘴是人的天性嘛。但现实中把医生的话当圣旨而过度理解的也不少见,难免就会有不少肾友以为蛋白质吃得越少越好,或者干脆不吃。显然这样的结果绝非医生愿意看到的。

医生让你少吃,是因为你肾脏功能受损,处理蛋白质的能力不如正常肾脏了,如果摄入超过肾脏处理极限的蛋白质,反而会加重肾脏损伤。但少吃不等于越少越好,更不等于让你不吃。因为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生命的维系,损伤组织的修复,都少不了它,少了就会影响生命质量。

所以,对于肾友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控制,但绝非越少越好。

那么肾友的蛋白质到底该怎么吃呢?其实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肾病很复杂,肾友的情况各不相同,蛋白质的摄入量当然也各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的肾病情况,划分一个大致的制蛋白质摄入量。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初期尿少、氮质潴留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推荐蛋白质摄入量0.5g/(kg.d)体重,成人每天约25~40g。病情好转后蛋白质可增至每天1g/(kg.d)体重。

2.肾病综合征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大量蛋白尿排出,机体处于低蛋白状态,应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推荐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0.8~1.0g/(kg·d)体重的蛋白饮食。

3.慢性肾衰(未透析)

为了减少含氮代谢产物的产生,延缓病情的进展,慢性肾衰患者应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据估算,慢性肾衰患者根据各自病情每日摄入蛋白的量应控制在0.4~0.8g/(kg·d)体重左右。

4.血透

血透患者因为在透析过程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蛋白分解作用加速,造成负氮平衡,所以需要比普通肾病患者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每周血透2次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0~1.2g/(kg·d体重),每周3次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2~1.5g/(kg·d)体重。

5.腹透

同理,腹透患者也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一般建议将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2~1.4g/(kg·d)体重。

6.糖尿病肾病

根据《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8g/(kg·d)体重,开始透析者可适当增加摄入量。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应遵医嘱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每日摄入0.6g/(kg·d)体重蛋白。

7.多囊肾

多囊肾早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7~1g/(kg·d)体重左右,进入慢性肾病3期的肾友每日可摄入0.6g/(kg·d)体重蛋白。

8.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患者应用的免疫抑制剂会加速蛋白质的分解,并抑制其合成,从而增加机体蛋白质的消耗,所以也应增加蛋白的摄入量,一般推荐摄入1~1.2g/(kg·d)体重。

注意,以上提到的体重,应该是理想体重,而不是患者当前过分消瘦或肥胖的体重。

此外,IgA肾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膜性肾病等也都需要注意适量的蛋白质供给,即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将摄入蛋白的量限定在不加重肾功能损害为度。

最后,蛋白质的摄入一定要遵循低优蛋白质原则,即鸡蛋、牛奶、瘦肉和鱼等优质蛋白需占总蛋白的50%以上,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多,更适合人体需要,少吃含植物蛋白较多的食物,大豆及其制品除外。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d/9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