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可同时进行,无需分先后。
许多肾病患者弄不清楚,尿蛋白和血肌酐有什么关系?先降哪个?下面我们就通过这4个问题来理清二者关系。
1尿蛋白高,推动血肌酐升高
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像是一层带有网眼的筛子,把体积较小的废物及多余水分筛出来,把有用的、体积较大的蛋白质留住。
当肾小球遭受免疫复合物的攻击时,这层筛子的网眼被破坏、变大,尿蛋白就会漏出来。
尿蛋白从肾小球漏出后,途经肾小管,会对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肾间质造成攻击,使其纤维化、萎缩。
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受损,肾脏的滤过能力便下降,发生肾衰竭,此时血肌酐升高。所以,尿蛋白高是血肌酐高的原因,血肌酐高是尿蛋白高的结果。
2在没有尿蛋白的情况下,肌酐可以单独升高
尿蛋白是肌酐异常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
大部分致病因素首先攻击肾小球,但也有部分致病因素(比如肾毒性药物、重金属、有机溶剂等等肾毒性物质),攻击肾小管和肾间质。首先是肾小管受损、丧失功能。
这种情况下,肾小球这层筛子还没来得及破损、漏蛋白,就被肾小管牵连,发生硬化,体内多余的水分、肌酐等等,都漏不出来了,肌酐就会很高。
这种情况,尿蛋白从始至终都只有少量,直到尿毒症也不会有明显的水肿。
3尿蛋白高,和血肌酐高,哪个更严重?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导致病情发展的主因是什么。
如果尿蛋白迁延不愈或反复复发,同时肌酐只有轻度升高,那么导致病情发展的主因是尿蛋白,尿蛋白高更严重。
如果尿蛋白较少,同时肌酐已经达到了μmoI/L以上,那么导致病情发展的主因是肾衰竭自身的进展以及并发症的侵袭,这时候肌酐高更严重。
有人认为尿蛋白高代表肾炎、肌酐高代表肾衰,所以肌酐高比蛋白尿更严重。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忽视了未来的病情发展趋势。诚然,肌酐高说明肾病已经进展到了较晚的阶段,但不仅要看目前所处的阶段,还要看未来病情的结局。尿蛋白没控制住的情况下,即使肌酐暂时正常,未来也很可能走向尿毒症,这比轻度肌酐升高更严重。
4尿蛋白和血肌酐,先降哪个?
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可同时进行,无需分先后。
尿蛋白是病情发展的主因之一,必须尽早控制住,才能阻断肾衰竭进程。
血肌酐升高一旦超过3个月,便会不可逆地进行转变,时间越长越难降,因此必须尽早降下来并稳定住。
而且一些药物,兼具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作用。所以尿蛋白和血肌酐都必须尽早控制,无先后之分。
本文首发:天天说肾
责任编辑:cindy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