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内科护理学简答试题泌尿系统

北京荨麻疹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内科护理学简答试题-泌尿系统

1.简述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术后护理。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术后护理包括:①穿刺点砂袋压迫,腹带包扎;②卧床休息24h,前6h必须仰卧于硬板床,不可翻身;③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腰痛,监测生命体征及尿色;④嘱病人多饮水,以免血块阻塞尿路;⑤给予5%碳酸氢钠静滴,碱化尿液。

2.简述尿细菌学培养的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细菌学培养需用无菌试管留取清晨第1次清洁中段尿,并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之后留取尿标本;②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③尿标本必须在1L内作细菌培养,否则需4℃冷藏保存。

3.简述肾病综合征病人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的原则及其临床意义。

肾病综合征病人蛋白质的摄入原则是:以病人的肾功能为参照指标,肾功能正常者,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质;若出现氮质血症,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使氮质代谢产物增加,会加重肾损害,促使病情进展或恶化。

4.简述肾源性水肿病人调整入水量的原则。(★)

液体入量视水肿程度及尿量而定。若每天尿量达ml以上,一般不需严格限水,但不可过多饮水。若每天尿量小于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重者应量出为入,每天液体入量不应超过前一天24h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约ml)。

5.简述尿路感染病人的健康指导。(★)

①保持规律生活,避免劳累,坚持体育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②多饮水、勤排尿,保证每天尿量不少于1ml。③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的清洁。教会病人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④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者,应注意性生活后立即排尿,并可预防性服用抗菌药。⑤认识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生应尽快诊治。⑥遵嘱规律用药,定期随访。

6.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休息原则。

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比较明显者需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1~2年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7.简述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肾损害因素的措施。

①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尤其上呼吸道感染。②禁用有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磺胺类等。③及时治疗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④避免预防接种。⑤避免妊娠。⑥避免劳累过度。⑦避免高蛋白饮食。

8.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营养失调的危险”护理诊断/问题的相应护理措施。

①慢性肾炎病人肾功能减退时应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控制磷的摄入;低蛋白饮食时,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负氮平衡;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②极低蛋白饮食0.3g/(kg/d),或低蛋白饮食2周后可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③密切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包括:进食情况,口唇、指甲和皮肤色泽,体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清蛋白III度。

9.简述水肿病人的皮肤护理。

①水肿较重的病人应注意衣着柔软、宽松。②长期卧床者,应嘱其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年老体弱者,可协助其翻身或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③指导或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的清洁,清洗时勿过分用力,避免损伤皮肤。④水肿病人肌注时,应先将水肿皮肤推向一侧后进针,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可采用静脉途径给药,保证准确及时地用药。

10.简述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①女性:尤其在月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和性生活后易发生感染。②尿流不畅或尿液返流:如泌尿道结石或畸形、前列腺增生等。③使用尿道插入性器械:如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术等。④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长期卧床病人等。⑤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

11.根据临床表现简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

①起始期:此期以原发病的症状体征为主要表现,历时短,仅数小时至l-2天,肾损害可逆转。②维持期:又称少尿期。典型者以少尿及继而出现的一系列尿毒症的表现为主,历时约为7-14天,是病情最危重的阶段。③恢复期:此期以尿量增加甚至显著增多为特征,历时约为1-3周,继而逐渐恢复正常。

12.简述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的标准及其主要措施。

当血钾超过6.5mmol/L,应予紧急处理,主要措施如下:①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5min)。②5%NaHC03或11.2%乳酸钠-ml静滴。③50%葡萄糖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10U缓慢静注。④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30g口服,每天3次。⑤如以上措施无效,血液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

13.如何对急性肾衰竭恢复期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适当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避免妊娠、手术、外伤等。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尿量等。

14.简述慢性肾衰竭分哪几期?

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15.简述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相关因素。

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因素有关。②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体液过多致皮肤水肿、瘙痒、凝血功能异常、抵抗力下降有关。④活动无耐力与心脏病变、贫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关。⑤有感染的危险与白细胞功能降低、透析治疗等有关。

16.简述慢性肾衰竭病人饮食指导的要点。(★)

①强调合理饮食对本病的重要性,严格遵从饮食治疗的原则。②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若接受透析治疗,适当放宽对蛋白摄入量的限制。③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铁和钙质等。⑤限制水、钠、钾的摄入。

17.简述血透使用动静脉外瘘及其优、缺点。

动—静脉外瘘是将两条硅胶管分别插入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如桡动脉和头静脉,经皮下隧道穿出皮肤,在皮肤外将两者用接管连接成“U”字型,固定于皮肤,形成动静脉体外分流。外瘘的优点是手术简单,术后能立即使用,不需穿刺,血流量大而稳定。主要缺点是外瘘导管易滑脱、出血,长期留置易发生感染和血栓形成。

18.简述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①慢性肾衰竭病人在保守治疗期间,就应有意识地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穿刺和输液,以备日后用作动静脉内瘘。②内瘘术后观察血管是否通畅,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以及吻合口远端的循环情况。③避免术肢受压,不要穿紧袖衣服,不可在术肢戴手表、测血压,不能用内瘘血管进行抽血、注射或输液。④早期功能锻炼,促进瘘管成熟。⑤术后保持术侧肢体清洁、干燥,以防伤口感染。⑥熟练掌握内瘘穿刺技术,避免因穿刺失败而损伤血管;透析结束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min以上,直至彻底止血。⑦教会病人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可用手触摸吻合口的静脉端,若扪及震颤,则提示通畅;注意保护内瘘,勿持重物,避免碰撞致伤,以延长其使用期。

19.简述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

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病人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因此要加强饮食指导,使病人合理调配饮食。①透析病人在轻度活动状态下,能量供给为-kJ/(kg/d),亦即35-40kcal/(kg/d),其中碳水化合物占60%-65%,以多糖为主;脂肪占35%-40%。②蛋白质摄入量为1.2-1.4g/(kg/d)为宜,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③控制液体摄入,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以不超过4%-5%为宜。每天饮水量一般以前1天尿量加ml水。④限制钠、钾、磷的摄入,给予低盐饮食,无尿时应控制在1-2g/d。⑤补充维生素C、叶酸、钙、锌。

20.简述血液透析病人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及其处理。

血液透析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与脱水过多、过快、血容量不足、心源性休克、过敏反应、醋酸盐对心肌及外周血管张力的抑制等有关。处理措施包括:①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协助病人平躺,抬高床尾,并给予吸氧。②在血液通路输注50%葡萄糖40~60ml或10%NaCll0ml,或输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林格液或鲜血。③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加用升压药,若血压仍不能上升,应停止透析。④对醋酸盐透析液不能耐受者改为碳酸氢盐透析液。

21.简述腹膜透析病人出现透析液引流不畅或腹膜透析管堵塞的原因及其护理原则。

原因:腹膜透析管移位、受压、扭曲、纤维蛋白堵塞、大网膜的粘连等。

处理方法:①改变病人的体位;②排空膀胱;③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使病人的肠蠕动;④腹膜透析管内注入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透析液等可使堵塞透析管的纤维块溶解;⑤可在X线透视下调整透析管的位置或重新手术置管。

22.简述腹膜透析病人出现腹膜炎的表现及其护理原则。

表现:腹痛、寒战、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透析液混浊等。

处理方法:①用ml透析液连续腹腔冲洗3-5次;②暂时改为IPD;③腹膜透析液内加入抗生素及肝素,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④若经过2-4周后感染仍无法控制,应考虑拔除透析管。

END

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学习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此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zd/8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