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瞿麦丸,历来都是一个知名度很低的方,名头远远不及它的同门肾气丸。我们先来看金匮要略对其的介绍: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瓜蒌瞿麦丸主之。
……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首先我们从原文处可知,小便不利又苦渴,是瓜蒌瞿麦丸的标准主证,但是口渴又小便不利,往往会被我们当作五苓散的主证。所以,单纯依靠这一点,是无法将二者区分开来的。不过,仔细看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比如这个“苦”字。在五苓散的条文中,没有出现过苦渴二字,多是口燥烦、渴、消渴、渴欲饮水的描述(具体的五苓散我会在以后的内容中着重分析)。小便不利这是二者都有的,也就是说瓜蒌瞿麦丸的“渴”是比五苓散要严重的,所以才以渴为苦。再者,后面的服用后效果指出,小便利和腹中温,反推即可知道,之前的症状除了苦渴、小便不利,还有一个腹中寒。这个腹中寒,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多数在下腹或小腹,除了自觉肚子里凉,外部手感上摸起来也体温偏低。因为本条的内容是相对较少的,本来就字儿少,还加衍文(有水气应该是后人加注的),所以要想更详细的挖掘内容,还需要以药测证,其中瓜蒌根和瞿麦二药,比较明确的能够对应到渴与小便不利二证上去,剩下的茯苓、薯蓣、炮附片,从脏腑病变观点来看是针对了脾肾,即脾气虚肾阳虚导致的气化不利小便不通,津液不能上达。那么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瓜蒌瞿麦丸的病因特点是上燥下寒导致的小便不利证,症型属阴证。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气化不利为啥不用桂枝?苓桂通常不是解决膀胱气化不利的吗?这个是因为上燥,上边苦渴,用桂枝会助热,所以不宜用桂。另外,相比于肾气丸来说,本方脾气虚表现的更为明显,所以如果本身脾胃消化较弱的,无力消化干地黄的,且上热上燥明显的,其实是更适合瓜蒌瞿麦丸的。
一提起糖尿病,中医人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消渴”二字,然后大部分人就会说,用肾气丸可以治消渴。虽然肾气丸是可以治到一部份的糖尿病,但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如果一个糖尿病人有肾气丸证,那当然是可以用肾气丸(具体肾气丸证是什么有兴趣的可以找找之前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