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辛苦总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二传二改!!!
每日一练:(答案见文章底部)
1.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 )
A.腹水 B.双下肢 C.胸腔积液
D.心包积液 E.眼睑及面部
2.关于肾性水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或体征之一
B.肾炎性水肿主要与水钠潴留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C.肾病性水肿主要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
D.肾炎性水胂多始于颜面部,且多伴有高血压
E.肾病性水肿多为全身性,且有明显的血压升高
概述和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红色字体和黄色阴影为重点
1.肾小球旁器:①球旁细胞:细胞内含分泌颗粒,分泌颗粒内含肾素;②致密斑:感受远曲小管内容量和钠浓度的变化,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③球外系膜细胞:有吞噬功能。
2.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浓缩和稀释功能(多选)。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①肾素:球旁细胞分泌,受交感神经、压力感受器、钠量的调节;
②前列腺素(PG):来源于肾髓质的间质细胞,主要有PGE2,PGA2,PGF2a;
③激肽释放酶:含于肾皮质内,使激肽原生成激肽,对抗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④红细胞生成激素(EPO):肾间质产生;
⑤1a羟化酶:肾皮质产生,调节钙磷代谢。
4.尿细菌学培养需用无菌试管留取清晨第一次清洁中段尿,需注意:
1)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单选)之后留取尿标本;
2)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或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
3)尿标本必须在1小时内作细菌培养,否则需冷藏保存。
5.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球管失衡造成(单选);多从颜面部(单选)开始,指压凹陷不明显。由于水纳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可升高(重者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6.肾病性水肿: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单选);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7.严重水肿的病人卧床休息,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抬高患肢。
8.肾源性水肿的饮食护理(重点):
①限制钠的摄入,每天2~3g(单选)为宜;
②若每天尿量达ml以上,一般不需严格限水(单选);若每天尿量小于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重者应“量出为入”;
③水肿因低蛋白血症引起,无氮质潴留者:0.8~1.0g/(kg·d)(单选)的优质蛋白饮食;
④有氮质血症的水肿者:限制食物中蛋白质摄入,一般0.6~0.8g/(kg·d)(单选)的优质蛋白;
⑤慢性肾衰者:根据GFR调节蛋白质摄入量;
⑥补充足够热量,避免负氮平衡(原因)(单选)。
9.尿路刺激征指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10.尿路刺激征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宜取屈曲位(单选),尽量勿站立或坐直;尽量多饮水、勤排尿;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征。
11.肾素依赖性高血压一般降压药物效果差,限制水钠或使用利尿剂后反而可使病情加重,可应用ACEI、ARB和钙通道阻滞剂。
12.夜尿增多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间尿量超过ml(单选),持续的夜尿增多,且尿比重低而固定,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
13.尿质异常:蛋白尿、血尿、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
①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mg(单选),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大量蛋白尿指每日持续超过3.5g/1.73m2或者50mg/kg。
②镜下血尿: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单选)或1h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
③白细胞尿、脓尿、菌尿:新鲜离心尿液每个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单选),1h新鲜尿液白细胞超过40万;
④菌尿:中段尿涂片镜检,若每个高倍视野均可见细菌,或培养菌落计数超过个/ml(单选)。
⑤管型尿:12h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0个,或镜检出现其他管型时,称为管型尿。
1)白细胞管型: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
2)上皮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
3)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4)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衰竭;
5)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今日答案:1.E,2.ABCD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可爱们动动手指,点点“”和“”呀~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学姐更新的动力喔~
护理考研柠檬师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