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是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肾炎综合征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和隐匿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肾炎其实指的是肾病。可能大家对肾炎有误解,肾炎只是临床的一个表现,我们可以称它为肾炎综合症。它的主要表现是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它不是一个病,它是一个临床表现,比如发烧、关节疼、水肿是对临床症状的一个描述。而且肾炎这个词也不完全正确,一般情况下叫肾炎综合症。
肾炎是指由于免疫因素、炎性反应等因素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症,诱发炎性改变,引起肾功能减退的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同时分泌多种活性物质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
肾炎分类:1、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有时会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由于链球菌感染
2、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伴有不同肾功能减退
、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变性为病理性改变的积性肾脏病,一般由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
4、慢性间质性肾炎:主要会出现肾小管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患病因素复杂,包含遗传因素、感染性、血液病、中毒等等多种因素,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损害以及慢性肾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由于感染HBV(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诱发肾小球疾病,一般表现为蛋白尿,不同程度血尿。
6、特发性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儿童,青少年、成年女性是高发人群。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医辨证里,它划分到尿浊、水肿、眩晕、血尿的范畴,它的治疗主要也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基础,进行辨证分型,然后用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风邪袭表、风热袭表、脾肾亏虚、湿热、湿热侵袭等这些证型,然后根据这些证型主要是祛风解表、清热利湿、健脾补肾等。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比较缓慢,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可以表现为其中的一项或者数项。慢性肾炎中医上属于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中医以临床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以蛋白尿为主的,可以按照尿浊来辨证治疗;以血尿为主的,以尿血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以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可以根据水肿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健脾补肾法、清热利湿法、益气活血法以及活血通络化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由于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过度食燥热荤腥动风之品或药物过敏以致风热相搏,邪毒郁而化热扰动血络,迫血妄行,外溢肌皮而形成红斑,内渗入里,迫于胃肠、中焦而腹痛频发、便血。内侵入肾,阴虚火旺,扰肾络则尿血、尿浊。气血循而不畅,淤于关节脉络致关节疼痛,极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会出现脾肾两亏,浊邪内停可致尿毒重症。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肾脏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狼疮性肾炎的早期可以无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部不适,经化验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和管型,肾功能早期正常,晚期多有改变,并且可发展成尿毒症,根据狼疮肾的表现结合全身情况中医把其分成肾阴亏虚型、脾胃两虚型、肾虚瘀滞和湿热蕴毒型。
归根结底,病根还是在于肝肾脾、气血等等的问题,整体从根去全面调理就对了,在中医的经脉学说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均起自于足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均止于足部。通过经脉在足底的交接会和,足底与全身脏腑器官密切相连。通过对足部的刺激能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经脉运行,对全身进行调节。所以说,脚部保健就能有效的延缓自身的衰老。
藏药泡脚。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能经皮肤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药力更专,且疗效确切。
一起来看看用户反馈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