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根
本品未见于历代本草,原植物名称“蝙蝠葛”来自日本,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载有蝙蝠藤”,谓:“……叶类蒲萄而小,多歧,劲厚青滑,绝似蝙蝠形,故名。治腰痛、,瘰疬。”据南京药学院编:《中草纺学》载,蝙蝠葛在浙江有“蝙蝠藤”的别名。按赵学敏为浙江钱塘人,故《本草纲目拾遗》的蝙蝠藤很叮能就是指此种植物,但浙江民间用藤茎,而本品用根茎,人药部分不同。
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南药《药材学》,马串铃、狗骨头《陕西中草药》,野豆根《河北中草药》,山豆根、黄根、黄条香《长白山植物药志》。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草质、落叶藤本,根状茎褐色,垂直生,茎自位于近顶部的侧芽生出,一年生茎纤细,有条纹,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常生于路边灌丛或疏林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野)、延寿县、伊春市铁力市;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本溪市;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野);河南南阳市内乡县(野)等。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厚片。表面淡黄色至棕褐色,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纤维性,中心有髓,白色。气微,味苦。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0.3~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以条粗、外皮黄棕色、断面浅黄色者为佳。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
杂质不得过5%(通则)。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蝙蝠葛苏林碱(C37H42N2O6)和蝙蝠葛碱(C38H44N2O6)的总量不得少于0.60%。
书籍免费领!你没有听错,真的免费领
▼更多精彩推荐,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