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赵玉庸从止血药谈治疗尿血的常用药物及特点

北京白癜风网上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治疗尿血的常用药物及特点

中医药治疗尿血,首先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舌脉进行治疗,同时选用适当的止血药物。

止血药物有多种,有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以及清热凉血药。

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等。药性多寒凉,味多甘苦,代表药物有小蓟、大蓟、地榆、槐花、槐角、侧柏叶、白茅根等。

化瘀止血药用于瘀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不循经而外溢所致的各种血证。临床以反复出血不止,色泽紫暗,挟有血块,面色黧黑,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为辨证要点。药味多属甘苦辛,性平,代表药物有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血余炭等,其特点是止血而不留瘀,在慢性肾脏病中是最为常用的药物。

收敛药物主要用于内外伤出血病证,药性多酸涩收敛,有敛血止血之功,代表药物有白及、仙鹤草、紫珠、藕节、棕榈炭等,但这类药物止血有留瘀之弊,需要与化瘀止血药配合应用。

温经止血药物主要用于脾不统血,冲任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药性多温热,代表药物有艾叶、炮姜、灶心土等,这类药物以妇科为常用。

清热凉血药多为苦寒及咸寒药物,用于营分、血分等实热证,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脉细数;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或高热,吐血衄血等。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等。

肾脏病血尿的治疗要选择止血而不留瘀的中药,这类药物中如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等都有止血消瘀的作用,虽然药物作用的部位有所偏重,但赵老师常用来治疗肾性血尿。

花蕊石

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酸、涩,平。入肝经。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临床用于咯血、呕血、衄血、外伤出血等病证,本品酸涩收敛,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故适用于吐血、衄血而内有瘀滞的证候,常与血余炭、三七等药配合应用。我们在临床上根据其止血化瘀的特点,结合肾脏病患者久病多瘀的特点,将其用于治疗血尿,可以减轻症状。一般用量为10-15g,煎服。或研细末,入丸、散剂,吞服,用量为1-3g,外用适量。

三七

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其特点是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用于各种血证。故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其在伤科为首选药物。

在肾脏病的治疗中,三七也是常选的药物,但使用上也应注意其特点,并非所有尿血都选用。从临床效果来看,三七对于肾性血尿及结石导致肾脏、尿道、膀耽损伤而出现的血证效果最好,对于药物如一些抗肿瘤药物、细胞毒类药物导致的出血性膀胧炎也有很好的作用。在使用上多研末服用,吞服每次1-1.5g,部分患者不易下咽,可装胶囊吞服。入煎剂3-5g即可,若大剂量服用,可导致恶心、呕吐等。

蒲黄

为香蒲的干燥花粉,性平味甘,具有止血化瘀、利尿通淋作用。性虽甘平,但以收敛止血为长,且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但临床上属实挟瘀者最为适宜。蒲黄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血淋患者小便热涩疼痛、色红、排出不畅者最为合拍。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血者,可选用蒲黄,同时配小蓟、茜草等。蒲黄可生用或炒用,生用时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效果显著,炒后性涩,止血作用增强。治疗肾脏病以生蒲黄为好,常用量为3--14g,包煎。

侧柏叶

记载于《名医别录》,为侧柏的枝叶,性寒味苦涩,具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的作用,并能生发乌发。因其性凉,以凉血泄热为长,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血证。尿血患者表现为热证者最为适宜,一般用量为1-15g,煎服。此为苦寒之品,不宜多服、久服,否则易伤脾胃。但证属寒者不可用,虚寒性出血可配合温里祛寒药物。慢性肾炎多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血尿早期以实热为主,可用侧柏叶治疗,后期为虚寒、脾虚不统血所致,而侧柏叶性涩能收敛止血,仍然可以应用。

小蓟

小蓟是治疗血尿的常用药物,性凉味甘苦,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的作用。临床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血证。小蓟有利尿的作用,故善治下焦有热,灼伤血络所致的尿涩刺痛、血淋尿血等,常与白茅根、车前草配合使用。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治疗中,小蓟是常用的药物。此外糖尿病肾病也常选用小蓟治疗,无论是血尿还是合并泌尿系感染均可使用。

血余炭

血余炭为人发加工而成,人发洗净晒干,焖锻成炭后入药,性平,味苦涩,入肝、肾、膀胱经。具有化瘀止血、养阴利尿的作用。主治瘀血阻滞的出血证及小便不利。慢性肾炎患者属于瘀血阻滞、小便不利者可以使用。现代药理研究其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并有利尿作用,对于慢性肾炎以及泌尿系感染尿血、血淋而体质为阴虚者最为合适。慢性肾炎病程多长,既有正气亏虚、阴血不足,又有瘀血阻络、湿热留恋,选用血余炭治疗可以兼顾。

仙鹤草

仙鹤草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性平味苦、涩,入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的作用,因其药性平和,多种血证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都可使用,且无寒热虚实之虑。其性收涩能涩肠止泻,补虚兼止血,对于血痢及久病泻痢尤为适宜。用量:煎服时10-15g,大剂量可用到30-50g。

临床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仙鹤草虽有较好的止血作用,但慢性肾炎等病用之较少,效果也不理想,并有导致血管痉挛、诱导高凝状态的不良反应,这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仙鹤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酚、仙鹤草内酯、仙鹤草醇、鞣质等,其中仙鹤草醇能收缩血管,有明显的促凝血作用,而高凝状态可导致肾脏缺血,诱导肾脏损伤而致肾脏硬化。在使用时,应结合其药理作用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应用。

以上是治疗尿血的常用药物,此外,龟甲、女贞子、早莲草因其养阴清热作用,也经常用于尿血的治疗。

龟甲

龟甲用乌龟的腹甲,野生和家养均可。性寒味咸、甘,入肾、肝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的作用。因其甘寒沉降,能滋阴降火,对于肾阴亏虚、虚火扰络所致的尿血较为合适。龟甲的作用效果与炮制方法有关,古代龟甲的炮制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生龟甲与醋龟甲两种。生龟甲长于滋阴潜阳,主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症,但腥气较重;醋制后龟甲较为酥脆,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滋阴止血的作用增强。故尿血治疗用龟甲时,以醋制龟甲效果好。

旱莲草

早莲草又称墨早莲,性寒味甘酸,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所致的尿血、血淋等。常与女贞子配合使用。

对于肾病日久,络脉瘀阻的尿血患者,单用止血药物无效者,可考虑用活血药物。常用药物如丹参、益母草、地龙、僵蚕、乌梢蛇等都可选用,这类药物可以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改善高凝状态,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加速其降解,保护肾功能,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作者/赵玉庸,编辑/黄榆媚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大头18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js/610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