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介绍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分类
肾小球肾炎诊断
肾小球肾炎护理
先天肾小球肾炎

经6个月治疗,患肾病的李先生的尿蛋白才转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这是笔者早前治疗的一位肾病患者,患者为中年男性,年龄45岁,李先生(化名)在年前已经外院诊治,肾穿刺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之前已予利尿、抗凝、沙坦类药物及对症等治疗3个月,效果不明显。笔者首次见到李先生时,患者相关检查指标显示为:尿常规之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2克、血浆白蛋白21.3g/L、血脂TG/Tch2.61/9.17mmol/L、肝肾功能正常,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明显升高,此时患者仍有双下肢水肿,服用利尿药后尿量基本正常。医院后,我们对其制定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方案:激素先予静脉滴注甲强龙,一周后改为口服使用醋酸泼尼松:6-8周内足量使用醋酸泼尼松,之后逐渐减量,当减至每天20mg时维持3个月不减量,之后再缓慢减量。环磷酰胺先按照隔日静脉注射小剂量(0.2克)的使用方法,使用到5.0克后改为门诊每2—4周到2—3个月静脉滴注0.6克,直至环磷酰胺使用总用量达8.0克以上。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以及沙坦类药物、钙剂及胃保护剂,并给予利尿对症治疗。同时还配合中药治疗,刚开始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激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改用滋阴活血为主,激素减到小剂量后,中药改为养阴益气活血为主。经如上治疗4周后,李先生的尿蛋白开始下降,血浆白蛋白有所上升,水肿消退。继续治疗8周后,李先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至2.33克,血浆白蛋白恢复到30.1g/L。继续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李先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至1.07克,血浆白蛋白恢复到33.6g/L。当治疗到了6个月时,李先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至0.22克(正常范围),尿常规之尿蛋白转为阴性(尿PRO-),血浆白蛋白恢复到36.8g/L。尿蛋白转阴后,患者仍然继续使用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及中药与其它一般治疗。笔者微评: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通常会有“三高一低”,即高度水肿、尿蛋白高、高脂血症与低血浆白蛋白)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三分之一。它是通过肾穿刺活检作出的病理诊断,现如今也可以通过抽血检查得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即做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测定,目前这一方法也广泛用于这一肾脏疾病的排查及疗效的评估等。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中“急性子”的微小病变不同的是,膜性肾病则是“慢性子”,它完全是一种“你急它不急的慢性格”。不管是用了激素与细胞毒药物等治疗者,还是未采取特殊治疗(仅使用沙坦类药物及利尿剂等一般治疗)者,膜性肾病治后缓解或自发缓解的过程都比较慢。一般来说,患者无需担心的是,即使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一年以上,尿蛋白较高且正在好转的膜性肾病,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完全缓解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3克以下)就更不会影响肾功能。经半年时间的积极治疗,李先生的膜性肾病获得了完全缓解,相对于其它患者来说已经算作是“好得快”的膜性肾病。我们发现,有些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转阴的总时间会更长,好起来更慢,经治疗有的需要一年以上,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才完全缓解的膜性肾病并不少见。但是,仍有少数未获得缓解的膜性肾病最终进展为尿毒症,因此积极治疗力求缓解病情仍然是其治疗目标。治疗膜性肾病,我们对李先生选择的治疗方案是以“激素+环磷酰胺”为主的药物,效果不错。若治疗效果差或无效,还可以重新制定以“小剂量激素+他克莫司(或环孢素)”为主的治疗方案,也可以单用以“他克莫司”为主的治疗方案,以及利妥昔单抗(或贝利优单抗)等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仅经6个月时间的治疗,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就能转阴,病情获得完全缓解,李先生的治疗效果算是非常不错的。猜你喜欢下面的文章(点击标题进入阅读)1.慢性肾病2期,可以不发展成尿毒症?取决于原发病与3大基础治疗2.小于“脚痛”多年不当回事,一检查竟发现已患肾衰竭,怎么回事?3.能否以尿蛋白的“+”多少判断病情轻重?不能,应该看这4个方面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com/sxqsyhl/8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