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李青来源:李青科普
今天网络接诊了几例患者,其中有两例很有代表意义,我分别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例是妈妈替21岁的儿子咨询。
年12岁检查蛋白尿++,肌酐63.6;年14岁检查蛋白尿+,24小时定量0.15;
年16岁检查尿蛋白+,蛋白定量0.34,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8;
年17岁检查尿蛋白++,蛋白定量0.17,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0,这期间晨尿都是没有蛋白的;
年18岁尿蛋白++,肌酐.8;
年19岁检查尿蛋白++,肌酐.6,肾小球滤过率76.9,蛋白定量0.34,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5;
年20岁检查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97.4,蛋白定量0.27,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
年1月16号检查蛋白质+,肌酐.6,胱仰素C0.95,肾小球滤过率83.5,蛋白定量0.25,24小时0.19;
其中年4月反复多次口服感冒药物,肌酐,住院治疗检查肾穿刺,结果是肾小球轻微病变。
原来怀疑是直立性尿蛋白,后来否认了。从年7月-年9月一直吃的中药,后来就一直没有吃药。请问,现在这个病情要不要吃药?谢谢!
我的回复是:感谢您的信任,病情资料我已详细阅读。根据您现有的资料,建议:病非常轻,尿蛋白定量基本上都是0.3以下,0.3以下就非常轻了,你的病理结果也很轻。肾功能受损,我怀疑是用药的问题,用药太乱了,你可能是过度治疗。
我告诉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发生,这个病基本上不会肾衰,更不会尿毒症,建议他用沙坦类降压药治疗。
她又追问:李主任,您好!请问沙坦每天吃多少量?要吃多久:然后每年要体检几次:另外,金水宝要不要吃?谢谢!
我回复:只用沙坦类就可以,长期吃甚至终身吃,每天一片,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
她最后回复:好的李主任谢谢您!我就是上次看您抖音直播留言说是打开心结的那个妈妈。由于对这个病情不甚了解,所以治疗很盲目,并且对这个病情的最终结果也很恐惧。
自从上次看了您的直播,我现在已经不怎么抑郁了,觉得孩子的身体还是有希望的。同时我的坏心情已经影响到孩子了,想到孩子今后结婚生子都成为问题我就担心。自从遇到您!我感觉我看到了光明,有了希望。李主任遇到您是我最大的福气!再次感谢您!我已经是您的粉丝啦!
从这位患者妈妈咨询的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与担忧,做了那么多检查,耗费的财力和精力也不会少。
尿蛋白定量长期低于0.3g/d以下,称为微量尿蛋白,没有高血压,说明她孩子的肾病很轻,形象一点说就相当于肾脏的“感冒”,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肾穿病理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见图。
这种情况,只是服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就OK了。这两类药物,除了降压之外,还具有降尿蛋白和肾脏保护作用,是慢性肾炎的基础用药。如果有尿蛋白,即使血压不高也可以使用,剂量掌握在只要血压不低就行。根据指南,不用合并使用其他的药物。
根据她提供的资料,她儿子还长期服用其他两种药物,而且反复多次口服感冒药物后出现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应该说,这可能是药物性肾损害。
其实,真正损害她儿子肾脏的不是肾病,而是她对肾病的焦虑,以及过度治疗!
如果是这个病例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我再介绍下一个病例。
这个病例是女儿替56岁的妈妈
一、病情描述
a.患者19年12月初发病,腿部出现个别花纹状皮肤斑状(图一),不痛不痒,未加重视
b.20年2.7-2.13期间,症状最为严重,双腿大部呈红斑状,腰部有轻微点状红斑(图二、三)因疫情原因,医院检查
c.2.18-3.11期间,红斑症状逐渐减轻(图四)d.3.11医院检查,判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开药金水宝片,维生素C片
二、用药情况
a.患者13年高血压病史,用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控制良好。多年服用睡眠药物艾司唑仑片和劳拉西泮片(服用多年,但不是每天服用,是偶尔服用)。偶有胃部不适自行服用奥美拉唑胶囊
b.有长期自行购药习惯,稍有身体不适就自行服用中草药,丸药(现有肾炎是否与该习惯有关?)平时不爱喝水
c.经常在家使用一种远红外线养生桶蒸发出汗,这种桶是通过远红外线照射发热排汗的原理进行所谓的排毒,她使用已有两年之久。使用期间,大量喝水,大量排汗
三、
a.根据化验判断是否确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否需要再做其他检查化验?化验指标是否有其他异常?
b.患者目前属于轻微?中等?还是严重?是否会发展为肾炎或者尿毒症?
c.饮食需要注意什么?是否对高血压有影响?是否有并发症?
d.金水宝片和维C是否对症患者?有无更有效药物?
e.该病主要是什么原因引发?
我的回复是:谢谢你的咨询。你这是过敏性红斑,而不是紫癜,有血尿,但没有蛋白尿,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不能确立。而且,这种肾病也不用治疗,更不会发展到尿毒症。除了降压药和镇静药之外,我建议你停掉所有的药物,也许过敏跟这些乱七八糟的药物有关。
我明确告诉她,停其他的药。但她几次追我:金水宝片和维C用不用吃?我只能说,可吃可不吃。
这个病例,无论是患者,还是她的女儿,都表现的很焦虑,甚至比上一例还要焦虑。
1、从皮疹看,是过敏性斑疹而不是紫癜。当然,请过路的皮肤科医生指正!
2、有血尿,而且是肾性血尿,但没有蛋白尿。说明肾脏有问题,但问题很轻,单纯肾性血尿可以不用任何治疗。
3、没有证据证明肾性血尿与过敏有关系。
4、退一步说,就算是紫癜性肾炎,治疗方案和IgA肾病也是一样的,单纯的肾性血尿不用治疗。更不会发展到尿毒症。
5、她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足矣。当然,肾脏有问题,最好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她用的地平类也没有原则错误,如果血压控制平稳,可以继续服用。失眠服用的药物也没有问题,也许可以适当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焦虑,这也需要心理科医生指正。
6、但无论如何,用那么多草药、丸药没有任何道理(依据),而且不排除反复的过敏与乱用药物有关。
其实,第二例患者的肾病比第一例还轻,但焦虑比第一例还要严重。在这种过多担忧下,不理性的服用药物,短期可能没有问题,长期服用往往导致肾损害,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有类似的误区。
比如有个别乙肝携带者,本来肝功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携带病毒,而且病毒还没有复制,但患者“心理”容不下这个病毒,大量服用无用的药物力求“转阴”,结果病毒没清除,反而损伤了肝脏。
一些肿瘤患者也是如此。体检发现了肿瘤,身体还没有“容不下”,心理却“容不下了”,大量的使用药物,结果肿瘤没被消灭,自己先被自己“消灭”了。
大约年的时候,针对癌症过度治疗的问题,日本学者近藤诚写过一本书叫《患者,请不要硬和癌症作斗争》,讲述的癌症过度治疗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承认身体的现状,要理性的对待所患的疾病,要学会和疾病“共生存”。
虽然肾病与癌症是不同的疾病,但理念是相通的。
有肾病不可怕,接受现实,理性对待,听正规医生的建议,遵从指南进行治疗。
因为指南是该专业全世界智慧的结晶,不一定是完美的,但肯定是佳选择。
不遵从指南乱用药,伤害你肾脏的不是你的肾病,而是你的焦虑和过度治疗。
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不错?
底部请随手点个“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