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了、站久了、熬夜、哭过都会出现水肿。这些水肿现象常出现在健康人群中都是暂时现象,活动一会儿,休息睡觉后水肿就能自然消失。但如果某些部位突然肿起来,且长时间、连续出现水肿,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号。
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
根据分布范围,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粘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
(1)心脏疾病: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
(3)肝脏性疾病: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4)营养性因素:①原发性食物摄入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神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妊娠因素: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6)内分泌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7)特发性因素: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8)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2.局部性水肿
(1)淋巴性: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如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如肿瘤、感染、外科手术、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2)静脉阻塞性: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3)炎症性: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等。
(4)变态反应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等的过敏反应等。
(5)血管神经性: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环境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水肿的部位透露健康状况
1、眼睛肿晨起眼皮、面部水肿严重,或是肾性水肿。
早上起来,总是与肿泡眼相伴,而且前一晚并没有多喝水,要注意肾脏健康。肾性水肿常出现在面部和下肢,而脸部的水肿多以眼睛肿开始。
2、脸肿
多种原因可引起脸部水肿,例如肾病、甲亢以及内分泌等。如果是更年期妇女由内分泌引起的暂时水肿,对健康影响不是太大;如果是甲亢或甲低,小心会引起粘液性水肿,需要引起重视。
3、下肢肿
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活动后更明显,伴有心慌、胸闷、气促等症状,要警惕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医院就诊。
特定体位、活动后双下肢水肿,警惕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伴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袜套样感觉减弱等症状的“糖友”,要及时做神经检查。
单侧下肢水肿,可能是下肢血管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下肢静脉病变时,静脉回流会受到阻碍,引发静脉高压,导致下肢水肿的出现,而且经常是单侧下肢水肿。
肝脏疾病患者可能引起腹部或下肢的水肿。
4、脚肿
长期脚肿要引起注意,要是还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可能预兆心脏问题。心源性水肿可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水肿,往全身其他部位延展开来,发展成全身性水肿。
5、粘液性水肿
水肿的部位没有凹陷性改变,要查甲状腺功能。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出现下肢或脸面黏液性水肿,同时伴有倦怠无力、嗜睡、面色苍白、厌食、怕冷、心动过缓等症状。
有些水肿不用担心
1、吃盐太多
如果吃太多盐,人会因为觉得咸感到口渴,于是会多喝水。这些水分子很快进入血液,被血液里的盐吸引。高盐食物会引起组织水肿,经期前容易水肿的女性,尤其应注意主动控盐,吃清淡食物。
2、长时间站立、久坐
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容易出现静脉曲张,导致腿部出现早晨较轻、晚上较重的水肿。经常在办公室坐着的人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
建议这类人在工作间隙抬高双腿,让下肢血液充分回流,舒缓静脉血管的压力。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应注意每1~2个小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
3、服用某些药物
某些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水肿。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水肿、头痛、面部潮红。
服这类药应定期复查,如果水肿不太严重,可遵医嘱加服小剂量利尿剂。如果长时间水肿,或加利尿剂后不能有效缓解,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并观察水肿是否缓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