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及低蛋白血症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其中又以脾、肾而脏为要,缘由脾虚不能制水,肾虚气化无权皆为引起水肿的关键因素,因此治疗当健脾渗湿、温肾利水,多选用制附子、肉桂、大腹皮、葫芦、金钱草、玉米须、萹蓄、车前子、车前草、泽泻、商陆、瞿麦、猪苓、茯苓等,这些药物能促进水液代谢废物的排出,具有明显的利尿消肿作用。
蛋白尿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是脾肾俱虚,脾虚固摄无权,肾虚精关不固,皆可精气外泄而发,故治疗当健脾益气、温肾固涩,多选用黄芪、淮山药、党参、金樱子、芡实、补骨脂、巴戟天等药物。也可加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生蒲黄、川芎、赤芍、水蛭、茜草、益母草、马鞭草等,药理研究证实,上述活血化瘀药可以扩张肾脏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纤维蛋白的活性、减少血小板凝聚、清除免疫复合物、抑制增殖性病变,从而减少蛋白尿。
血尿主要有阴虚火旺,脾气亏虚及血热瘀结所致,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对症的止血药,入泻热瘀结者,加白芨、藕节、茜草、大小蓟、槐花、地榆、白茅根等;脾气亏虚者,加三七粉、艾叶等,阴虚火旺者,加阿胶、血余炭、旱莲草等药物。
低蛋白血症本证的形成主要于脾胃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可使白蛋白形成减少,治疗当健脾和胃、益气固摄,多选用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陈皮、生黄芪、淫羊藿、补骨脂、阿胶、紫河车等药物,可使脾胃强健,摄纳有序,运化正常,从而提高血中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肾脏病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联系-(病区);-(血液净化中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