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范围及鉴定标准
1、高血压Ⅱ期(限50周岁以上人群)
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并具备下列四项中之一者。1、脑血管意外(包括腔隙性脑梗塞)或高血压脑病;2、左心衰竭(具体表现为:心衰Ⅱ度,心功能Ⅲ级);3、肾功能衰竭;4、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
2、高血压Ⅲ期(限50周岁以上人群)
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并有脑出血(有CT报告)。
3、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
(1)有糖尿病三年以上病史;(2)有慢性并发症(心、脑、肾、眼、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既往史)的临床表现及相应慢性并发症检查资料;(3)近1—2月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检测结果,非同一天检测两次以上;(4)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必须附肌电图、感应阈值检查报告,显示阳性。
4、视神经萎缩
(1)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2)眼底镜检查可见改变者;(3)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检查、眼底照相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中心视野定量阈值检查、头颅或眼部CT、MRI检查有异常者。
5、风湿性心脏病
(1)有或不确知风湿病病史,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头晕、胸痛等症状,双颧绀红,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舒张期反流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2)超声心动:有瓣膜病变包括主动脉病变、二尖瓣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
6、多耐药肺结核
(1)具有肺结核常见临床表现(进行性消瘦,午后低热等);(2)X线符合结核病改变;(3)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且痰药敏试验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一线抗痨药具耐药性的结核杆菌菌株。
7、扩张性心肌病
(1)有心力衰竭等心肌病的相关临床症状;(2)辅助检查:X线提示心脏改变,心影常明显增大,心胸比>50%,肺淤血;心电图可见多种心电异常如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脏普遍扩大、运动减弱、心功能减退等扩张性心肌病特有改变。
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1)相关骨髓增生异常临床症状如:进行性贫血症状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有病态造血或原始细胞增多;骨髓活组织:发现ALIP现象;染色体检查等异常:发现5q-或7q-等染色体异常;(3)排除其他血液学疾病;经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9、巨趾症
(1)一个或几个手指或足趾明显增大;(2)病历有明确诊断。
10、紫癜性肾炎
(1)有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呈对称性分布的出血性紫癜;(2)血、尿蛋白五项、免疫学检查,有血尿和蛋白尿;(3)肾穿刺功能检查。
11、癫痫
(1)提供相关病史资料;(2)反复发作性抽搐、意识障碍;(3)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可见癫痫波型,棘波、尖波、慢波或棘慢波综合;(4)抗癫痫药物尚在治疗。
1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有甲亢的症状和体征: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查体: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甲状腺上、下极可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心率增快,心率失常,脉压增大;(2)辅助检查①TSH↓;TT4↑;FT4↑;②B超检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化验支持甲亢:FTpmol/L,FTpmol/L,TSH。
1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临床表现;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痉挛,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查体:颜面和(或)眼睑水肿,唇厚舌大,常有齿痕,手脚掌皮肤呈姜黄色,毛发稀疏干燥,脉率缓慢,胫前粘液性水肿;(2)化验:TSH↑FT4↓,FT33、甲状腺功能化验检查指标低于正常,支持甲减诊断。
14、硬皮症
(1)主要标准:掌指关节近端的硬皮变化,可累及整个肢体、面部、全身及驱干。(2)次要标准:①手指硬皮病: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②手指尖有凹陷性瘢痕和指垫消失;③双肺基底纤维化。凡是第1项主要标准或第2项次要标准可诊断,其他有助于诊断的表现:雷诺现象,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食管蠕动异常,皮肤病理学胶原纤维肿胀和纤维化,免疫检查ANA,抗Scl-70抗体、和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综合征。
15、慢性活动性肝炎
(1)有一年以上肝炎病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肝区痛等;(2)体征:肝脏肿大,质地中度硬度以上,可有黄疸、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3)实验室检查:近二年肝功能具有以下异常项目之一者:①ALT﹥50IU/LAST﹥50IU/L;②BIL-T﹥25μmol/L;③A/G<1.5-1.3;④蛋白电泳γ球蛋白>20%;⑤HBV-M:阳性;(4)肝外器官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或干燥综合症。
16、肝硬化失代偿期
(1)有慢性肝脏病史及脾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形成、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2)血浆蛋白≤35g/L,ALF>2倍正常值,总胆红素>34.2、umol/L;(3)B超、CT等影像学证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7、慢性肾小球肾炎
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肾炎综合症临床表现;检测尿蛋白≥1.0g/24h及尿蛋白≥++,两次以上;持续血尿:尿红细胞≥5个或红细胞计数≥个/ml;有半年以上病史及肾活检病理报告。
18、肾病综合症
(1)大量蛋白尿(>3.5g/24小时尿);(2)明显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此两项为诊断必需;伴有明显水肿,高血脂症。
19、强直性脊柱炎
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并具双侧2-4级X线骶髂关节炎或单侧3-4级X线骶髂关节炎,同时以下三项中任一项(1)下腰痛、僵硬三个月以上,腰椎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2)腰椎前屈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3)第四肋间隙测量胸廓活动度小于2.5cm。
20、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不少于6周);(2)三个或三个以上关节肿(不少于6周);(3)对称性关节肿(不少于6周);(4)腕、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肿(不少于6周);(5)皮下结节;(6)手X光片改变;(7)类风湿因子阳性。具备以上标准之中4条可确诊。
21、帕金森综合症
(1)发病年龄65岁以上;(2)CT有侧脑室旁白质损害;(3)有震颤舞蹈动作,智能减退者。
22、系统性红斑狼疮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ARA)诊断标准,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脏器损害的中、重度病人,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提供二年以上门诊诊断或住院治疗病史、病历、检验化验单。
2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具有冠心病引起的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或猝死;(2)心图检查有心肌梗塞表现;(3)冠状造影提示有≥50%狭窄。三项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24、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1)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2)有相应的X线表现:两肺纹理增粗、紊乱,或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肺透亮度增加,肺气肿显著;(3)呼吸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低于预计值的80%)。
2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多次化验血小板小于×/L;(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成熟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3)脾不大或轻度大;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26、肝豆状核变性
(1)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音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症状;(2)裂隙灯下证实有特异的角膜色素环;(3)血清铜蓝蛋白mg/L或铜氧化酶0.2活力单位或血清铜水平下降(男11.0umol/L,女12.6umol/L,儿童12.6umol/L);(4)24h尿铜>ug;(5)肝铜含量>ug/g(干重)。
27、脑血管病恢复期
(1)既往有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临床表现有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颅神经障碍、失语等;(2)颅CT检查阳性结果。
28、精神疾病
(1)应有市级以上卫生系统医院住院治疗两次以上(二至三个月疗程)诊断治疗记录;(2)应有市级以上卫生系统医院门诊治疗记录(需二年以上);(3)出示相关精神疾病检查的检测量表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
29、阿尔兹海默症
临床检查确认痴呆,神经心理测试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必须有2种或2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及其他智能障碍;无意识障碍,可伴精神和行为异常;排除其他可导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
30、慢性肾功衰竭
(1)有慢性肾脏疾病史。(2)有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机能减退。(3)血PH及HCO3-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4)肾功能:血尿素氮>20mmol/L,血肌酐>mmol/L,肌酐清除率<50ml/min。
3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史;(2)有咳嗽、咳痰、喘息、尿少、下肢浮肿等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体征;(3)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胸部X线现:一是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经≥15mm,右下肺动脉横经与气管横经比值≥1.07;二是右心室增大。心电图:一是右心室肥厚;二是肺型P波:Ⅱ、Ⅲ、aVF导联中p>0.25mv。(4)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32、血友病
(1)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索性遗传规律;(2)有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活动过久、用力、创伤或手术后异常出血史;(3)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4)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症状:如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为Ⅷ因子活性检测<25%、Ⅸ因子活性检查<25%;(5)有严重并发症:如关节畸形、假性肿瘤等。必须同时具备1、2、3、4项或1、2、3、5项。
33、恶性肿瘤晚期
近五年内各类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报告。
34、白血病
(1)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骨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2)末梢血涂片发现有原幼细胞;(3)骨髓相象符合白血病诊断条件;(4)化验室检查幼稚细胞大于20%;(5)医院确诊过急性白血病。
35、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有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发热等;(2)血常规呈全血细胞减少;(3)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下限、血红蛋白男性<g/L、女性<g/L,血小板<×/L;(4)典型再障的骨髓象或骨髓活检诊断;(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36、器官移植术后
肾脏、骨髓等异体器官移植术后需长期抗排异反应药品治疗者。
37、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期
(1)有明显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胃肠道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表现;皮肤粘膜表现;肾脏形态学检查:肾脏体积缩小。(2)有肾功能异常:尿素氮、血肌酐值符合失代偿期诊断标准,且必须透析治疗。
赞赏